附一:(第一小组)历史短剧:“探索”
地点:中南海会客厅 时间:1952年 人物:毛泽东、周恩来 道具:桌子、椅子、茶壶、茶碗
毛泽东:恩来啊,还记得49年七届二中全会结束后我们离开西柏坡时说的话吗? 周恩来:主席,当然记得了,当初您说咱们是要进京赶考去,我说我们应当都能考试
及格,不要退回来啊!
毛泽东:对呀,当时我就说我们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现在看来这个
成绩还是不错的嘛。你说对不对?
周恩来:当然了,新中国已经成立了,我国已经独立自主。抗美援朝的战局趋于稳定,和谈在主要问题上已经达成协议,这场保家卫国的战争不久可望结束;但是美帝国主义仍对我政权虎视眈眈;经过这三年的经济恢复,我国的国民经济也得到了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
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毛泽东:是呀,建国后我国的确取得了一些成绩,然而我国这个农业国已经跟不上世
界的发展喽,你看过这份报告吧?
幻灯片出示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的比较:
中国(1952年产量) 2.37公斤 2.76千瓦时 印度(1950年产量) 4公斤 10.9千瓦时 美国(1950年产量) 538.3公斤 2949千瓦时 钢产量(人均) 发电量(人均) 毛泽东:你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周恩来:主席,我明白您的担忧,我和陈云同志从去年起就着手一五计划的制定,现
在已经差不多了,预计从明年起,我国就可以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附二:(第三小组)小品:《“一汽”的昨天和今天》
人物:主持人、爷爷、爸爸、儿子
主持人:大家好,这里是校园新闻专访栏目,今天我们来采访一下见证“一汽”发展
的三代人。老爷爷,您今年高寿啊?
爷爷:我是1935年生人,典型的生在旧社会,却赶上好年代的人。
主持人:您能给我们讲讲您的经历吗?
爷爷:我呀,五岁家破人亡,成了孤儿,四处流浪,后来在日本占领的孤儿院待了两年,后来日本战败,又被别人收养,新中国成立后,15岁才上小学一年级,因为太穷初中
都没读完。22岁时,正赶上“一汽”招工,我就成了一名工人。
主持人:您22岁入厂,那就是1956年了。我记得第一辆汽车就诞生在那一年。您能带我们回顾一下“一汽”的昨天,给我们讲讲这辆汽车诞生时的情景吗? 爷爷:那个情景啊,我一生都难忘!那是1956年7月13日上午8点半,汽车总装配工作开始,参与的工人、技术员和干部走上总装配线两旁自己的工作岗位。当时,我们每个人都很兴奋,也很紧张。只见那150米长的总装配线,很缓慢的向前转,我们则按顺序将汽车的部件一一进行安装。当装配线转到终端时,一辆崭新的深绿色解放牌汽车出现了。等在那里的司机,立即跨进驾驶室,把它徐徐开出了装配车间,当时有万余名工人在场,人们都在欢呼,有些人甚至喜极而泣。我们当时太激动了。中国人终于扬眉吐气了。你们要知道,在旧中国,公路上跑的汽车没有一辆是我国自己制造的,就连修理汽车的零件,也是从外国进口的。如果你走在大街上,你会发现130多种车牌的汽车,但其中没有一辆是中国制造的。
主持人:大家想不想看看那激动人心的一幕?(播放资料片)真的很激动、很幸福。我们知道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是中国第一个大型汽车制造厂,被誉为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
它的建成投产,揭开了中国汽车制造工业的第一页。
主持人:下面我们再来听听叔叔对于“一汽”今天的发展有什么感言? 爸爸:我和爸爸就不一样了,我是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一代。从小受爸爸的熏染,尤其是住在厂区里,几乎是见证了这里的一切变化,所以大学毕业后我就回到了厂里,一直工作到现在。“一汽”公司自建厂的50多年以来,肩负着中国汽车工业发展重任,经历了四次创业,产品生产由单一卡车向轻型车和轿车方面发展。目前,产品结构已形成以轿车为主的新格局。同时,产品的生产规模和质量也不断扩大和提高。它不仅为国家生产了大批汽车,而且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培养了大批人材。现在“一汽”拥有员工12.6万人,我和爸爸像许多“一汽”职工一样,非常热爱这个厂,这个给中国带来
希望的工业家园。
主持人:谢谢爷爷和叔叔的介绍,接下来,我们要采访一下见证“一汽”发展的第三代人,XX同学听说你是个汽车通啊,今天以什么样的方式给我们大家展示一下呢? 孙子:那我就给大家介绍几款汽车吧。(拿着车模进行讲解)解放、红旗、捷达。 主持人:按照我们节目的惯例,最后请三位分别用一句话来做个总结。谁先来?
孙子:我十分崇拜周总理,可以和他握握手吗?
爸爸:真不懂事,怎能忘了主席呢,“一汽”的厂名还是毛主席给提的呢,我要见主
席。扮演者也行啊!
爷爷:你们俩真不懂事,就不能说点儿关键的?主席一贯提倡勤俭节约。我听主席的。
我想问问,来参加节目时我们开车来的油钱谁给报了?
主持人:这个好说,将来咱们可以努力生产个更环保、节能的汽车,票子一会儿去找制片报销。好的,看得出你们全家对于汽车工业的喜爱。也谢谢你们接受采访,欢迎大家的
收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