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下(附七上)文言文虚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分册完全归纳(耗尽心血)
1.七下所有虚词汇总
之
一、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格式:名词性短语+之+名词定语+者。如:夫君子之行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格式:主语+谓语+名词+之 如:两狼之并驱如故 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如: 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格式:名词+之+谓语动词/介词。如:何陋之有 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格式:名词+之+形容词。如: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 二、作动词,可译为“到”、“往”。格式:之+地点名词。“(某人)去某地”。 如:送孟浩然之广陵 三、作代词
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格式:动词+之。“之”作为前面动词的宾语。如:曲肱而枕之 2.代事,可译作“这件事”。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念天地之悠悠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 他(射箭) 但微颔之 他(射箭) 康肃笑而遣之 他
徐以杓酌油沥之 它,指葫芦
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它,指石兽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它,指石兽 当求之于上流 它,指石兽 求之下流,固颠 它,指石兽 以上都作人称代词
以我酌油知之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 一老河兵闻之,
以上作指示代词。这个道理,这件事
附:七上课本所有“之”
水陆草木之花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其反激之力 渐激渐深,至石之半 然则天下之事 结构助词,的
孔子云:何陋之有? 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求闻之若此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有闻而传之者曰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代事,可译作“这件事”。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 夫君子之行 得一人之使 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格式:名词性短语+之+名词定语+者。 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 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格式:名词+之+形容词。 因往晓之, 晓之者曰 复投之 又数刀毙之 亦毙之 下车引之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曲肱而枕之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 左将军王凝之 人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音节助词。用来凑足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
于
尝射于家圃 在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在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 到 求石兽于水中在 沙性松浮,湮于沙上在 当求之于上流在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在 果得于数里外在
附:七上课本所有“于”
闻之于宋君 向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向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对于 少时,一狼径,其一犬坐于前 在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在 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在 【则】 (一)连词
1.连词,表示因果。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就”“便”“那么”“于是” 2.可是、却(表转折)
3.连词,表示假设,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假若”,“如果,那么”(表假设) (二)副词,
表示肯定,相当于 “是”“就是”。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就,那么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那么
附:七上课本所有“则”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如果…… 就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就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如果……就
而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一、顺接连词
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然后”或不译。如:学而时习之 4.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如: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5.因果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家无井而出溉汲
二.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如: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表承接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表承接 睨之5,久而不去 表修饰 康肃笑而遣之17。表修饰 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表转折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表转折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表转折
附:七上课本所有“而” 家无井而出溉汲 表因果 有闻而传之者 表承接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表转折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表转折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 表转折 俄而雪骤 表时间短 人期行,相委而去 表承接 学而时习之 表承接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表转折 为人谋而不忠乎 表转折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表修饰 温故而知新 表承接 学而不思则罔 表转折 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表承接 不义而富且贵 表并列 择其善者而从之 表承接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表并列
【以】 (一)介词
1.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 可以为师矣
2.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 屠惧,投以骨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 (二)连词
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如: 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
蒙辞以军中多务。用,拿。介词
自以为大有所益。 认为。动词 公亦以此自矜 凭,介词 以我酌油知之 凭,介词
以钱覆其口14,徐以杓酌油沥之 用,介词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用来,介词 以为顺流下矣 认为。动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