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8 14:53:4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像这样写,比较简便。 3、完成“试一试”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学生板演。讲评。 三、巩固提高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指名说说得数。 2、第3题。

学生独立分组口算。算完后指名交流每组算的时候有什么特点?四、布臵作业:

第教学反思:2、4题。

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2)

教学内容:教材第5、6页,想想做做第5~10题 教学目标:

同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规范末尾有0和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简便笔算方法。

探索乘数、积的变化规律,进一步明白末尾有0乘法的口算依据。

教学重点: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教学过程:

一、举例昨天学生作业中的几种典型错误:(竖式略) 1、34×560 结合竖式提问:列竖式的时候要注意0的位臵,乘的时候第一步算6乘34,积的末尾对齐6,第二步算5乘34,积的末尾要对齐5。

如果是三位数乘三位数(在原式前依次加上一位)谁能说说分几步算?每一次的积怎么写?

小结:乘到哪一位,积的末尾对齐那一位。

2、500×34 竖式写的时候没有把2个0都写在后面,老师在批改作业的时候画了一条曲线,可以问:书上是怎么画线的?这题有什么问题?应该怎么改?

3、填空说理:两个乘数的末尾一共有2个0,积的末尾( )个0,为什么? 二、完成书上的练习: 1、做第5题:

学生独立填写得数。填完后问:把后面四栏同第一栏比较,分别看看乘数有什么变化,积有什么变化? (估计学生都会说“多0”、“少0”之类的。)规范学生的说法:2→20,2乘10等于20,乘10可以说成是“扩大10倍”,学生模仿说一说。

把第一栏和第二栏的比较:一个乘数没变,另一个乘数扩大10倍,积也扩大10倍。

类似的变化还有吗?(比如说第4栏)也指名学生说一说。 再让学生比一比第2栏和第4栏,你有什么发现?(一个乘数扩大10倍,另一个乘数缩小10倍,积不变。) …… 2、算一算,比一比

先请学生观察题组,说说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再独立完成这些题,做完后交流得数。

3、完成口算第7题,老师看好时间,从时间角度了解学生的完成情况。

做完后,全班校对得数。 4、完成第10题:你能在□里填合适的数字,使等式成立吗? □□×□□=1600 □□×□□=2400

指名说说你在做题时先怎么想?结果是多少?还有别的结果吗?

如果没规定是两位数乘两位数,你还会有别的结果吗? 这么多种结果,它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呢? 5、讨论第9题:

(1)先读题,问:这里一共给了几个信息?

再读问题,问:这个问题和什么有关?哪些信息暂时还用不上?

指出:当信息比较多的时候,我们要正确选择能解决问题的信息。

学生列式解答。

(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一般学生还会提“这些废纸能节约……多少?” 问:“这些废纸”指的是哪些废纸? 学生解答自己提出的问题,再交流。 三、布臵作业:p.6第8题 教学反思:

练习一(1)

教学内容:教材第7—9页练习一中关于计算部分的练习 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是本单元的综合练习,练习的重点是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关于计算的知识,包括:(1)口算,要在正确的前提下,有一定的速度;(2)简便算法,要利用数的特点,进行适当调整,使计算更简便;(3)笔算,使学生更熟练地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

“铺地锦”介绍,使学生了解古代的计算方法,产生对计算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上课准备:和同学一起浏览整个练习一的内容,指出:这么多的内容我们将分两课进行练习,怎么分比较合适? 相信学生会很自然地分为:计算一课和解决实际问题一课 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计算 一、口算:(完成书上的第1题)

老师看好时间,学生统一完成。再校对。

(这里一共有12题,一般的学生应该能在1分钟内完成。) 二、简便计算:

上学期我们认识了25×4=100,利用这个算式,我们可以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一起来找一找,125×( )=1000

指出:125×8=1000,25×4=100,这两个算式对我们的乘法简便计算帮助是非常大的。

观察第6题,以125×16位例:谁能直接算出这题的积?这题可以怎么算?

板书完整的过程:=(125×8)×2 =1000×2 =2000

也就是说,上面的题经过拆分,可以变成下面的题,计算就比较容易。

学生继续完成另外两组题。

501×20为什么可以变成500×20+20呢? (可请学生从乘法意义的角度来说一说,为乘法分配律做准备。)

三、思考题:用1、2、3、4、5这五个数字组成一个两位数和一个三位数,要使乘积最大,应该是哪两个数?要使乘积最小呢?换五个数字再试一试。

集体商量积最大问题:你有什么大致的思路呢?

(要使积最大,最高位上肯定分别应该是最大的两个数字4和5,低位上的数字应尽可能小。)

学生尝试找一找,老师依次把找到的算式板书,要求学生看板书继续找积更大的,一直到大家一直认可为止。最后答案是431×52

找一找这个算式有什么特点?

类似的方法找到积最小的算式:245×13 四、介绍“铺地锦”,先大家一起看书上的解答,交流是否

搜索更多关于: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的文档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xxfu8fowk6x2111f557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