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组织流水施工的要求,完善路面部分的施工网络图.
2,计算完善后的网络计划工期,和按此计划项目部可能得到的提前完工奖或因误期的罚款额.
3.将桥梁基础施工时间定为70天是否可行?说明理由.
4.指出桥梁基础施工中机具窝工时可索赔的机械费用组成.项目部是否可以直接向监理公司提出索赔?说明理由.
2、某公司承接了某城市道路的改扩建工程。工程中包含一段长240m的新增路线(含下水道200m)和一段长220m的路面改造(含下水道200m),另需拆除一座旧人行天桥,新建一座立交桥。工程位于城市繁华地带,建筑物多,地下管网密集,交通量大。
新增线路部分地下水位位于-4.0m处(原地面高程为±0.0m),下水道基坑设计底高程为-5.5m,立交桥上部结构为预应力箱梁,采用预制吊装施工。
项目部组织有关人员编写了施工组织设计(其中进度计划见下图),并绘制了一张总平面布置图,要求工程从开工到完工严格按该图进行平面布置。
施工中,发生了如下导致施工暂停的事件:
第 9 页 共 17 页
事件1:在新增路线管网基坑开挖施工中,原有地下管网资料标注的城市主供水管和光电缆位于-3.0m处,但由于标识的高程和平面位置的偏差,导致供水管和光电缆被挖断,使开挖施工暂停14天。
事件2:在改造路面施工中,由于摊铺机设备故障,导致施工中断7天。
项目部针对施工中发生的情况,积极收集进度资料,并向上级公司提交了月度进度报告,报告中综合描述了进度执行情况。 问题:
1.根据背景所述,按《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本施工项目中危险性较大的工程有哪些?
2.背景中关于施工平面布置图的使用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3.计算工程总工期,并指出关键线路1指出节点顺序即可)。
4.分析施工中先后发生的两次事件对工期产生的影响。如果项目部提出工期索赔,应获得几天延期?说明理由。
5.补充项目部向企业提供月度施工进度报告的内容。
3、某污水管道工程主于线长1.5km,采用l000 mm的混凝土平口管,管外底标高为一5m;支管长200 mm,采用400mm混凝土平口管,管外底标高为~2.5m.管道接口采用水泥砂浆抹带。工程地质条件为无地下水粉质黏土。 本工程采用开槽施工,主干线在穿越道路交叉口路段交通繁忙,在征得设计同意后,改为人工掘进顶管施工。 在支管K0-20m处确DN200自来水管垂直相交,两管净距为0.7m.施工中对交叉的自来水管采用砌筑管廊的保护措施。 问题:
1.管道基础施工要求包括哪些?
2.矩形管廊施工中,管廊内壁与上水管外径净距应为多少? 3.顶进作业需要停止,可能出现的情况有?
第 10 页 共 17 页
4、一级建造师教材中某公司承接一项供热管线工程,全长1800m,直径DN400mm,采用高密度聚乙烯外护管,聚氨酯泡沫塑料预制保温管,其结构如图3所示;其中340m管段依次下穿城市主干道、机械加工厂,穿越段地层主要为粉土和粉质黏土,有地下水,设计采用浅埋暗挖法施工隧道(套管)内敷设,其余管段采用开槽法直理设。
项目部进场调研后,建议将浅埋暗挖隧道法变更为水平定向钻(拉管)法施工,获得建设单位的批准,并办理了相关手续。
施工前,施工单位编制了水平定向钻专项施工方案,并针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地面开裂、冒浆、卡钻、管线回拖受阻等风险,制定了应急预案。 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当地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例行检查时,发现该工程既未在规定时限内开工,也未办理延期手续,违反了相关法规的规定,要求建设单位改正。
事件二:预制保温管出厂前,在施工单位质检人员的见证下,厂家从待出厂的管上取样,并送至厂试验室进行保温层性能指标检测,以此作为见证取样试验。监理工程师发现后,认定其见证取样和送检程序错误,且检测项目不全,与相关标准的要求不符,及时予以制止。 事件三:钻进期间,机械加工厂车间地面隆起、开裂,并冒出黄色泥浆,导致工厂停产。项目部立即组织人员按应急预案对事故进行处理,包括停止注浆;在冒浆点周围围挡,控制泥浆外溢面积等,直至最终回填夯实地面开裂区。
事件四:由于和机械加工厂就索赔一事未能达成一致,穿越工程停工两天,施工单位在
第 11 页 共 17 页
规定的时限内通过监理单位向建设单位申请工期顺延。 问题:
1.与水平定向钻法相比,原浅埋暗挖隧道施工有哪些劣势?
2.根据相关规定,施工单位应当自建设单位领取施工许可证之日起多长时间内开工(以月表示)?延期以几次为限?
3.给出事件二中见证取样和送检的正确做法,并根据《城镇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28-2014规定,补充预制保温管检测项目。
4.事件三中冒浆事故的应急处理还应采取哪些必要措施? 5.事件四中,施工单位申请工期顺延是否行符合规定?说明理由。
5、某公司承建城市主干道改造工程,其结构为二灰土底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和沥青混凝土面层,工期要求当年5 月份完成拆迁,11 月底完成施工。
由于城市道路施工干扰因素多,有较大的技术难度,项目部提前进行了施工技术准备工作。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时,项目部在城市外设置了拌合站;为避开交通高峰时段,夜间运输,白天施工。检查发现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表面出现松散、强度值偏低的质量问题。 项目部依据冬其施工方案,选择在全天最高温度时段进行沥青混凝土摊铺碾压施工。经现场实测,试验段的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压实度、厚度、平整度均符合设计要求,自检的检验结论为合格。
为确何按期完工,项目部编制了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实施中进行动态调整;完工后依据进度计划、调整资料对施工进行总结。 问题:
1.本项目的施工技术准备工作应包括哪些内容? 2.分析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出现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
第 12 页 共 17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