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9年电大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期末考试复习题库及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4 2:41:5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4. 行政监督的主体是(C.国家行政机关)。

5. 下列不属于行政主体的是(D.某市某区某镇工商所)。

6. 以下属于国务院职权的是(D.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授予的其他职权)。

7. 有效成立的行政行为非依法律规定不得随意变更或撤销,体现了行政行为的(B. 确定力)。

8. 胡某生产假酒并进行销售,致使多人饮后中毒、少数人死亡,受害人亲属向当地县工商局举报。县工商局调查后认为,胡某的行为已经构成了犯罪,那么工商局应该如何处理?(C. 不予行政处理,但应移送司法机关,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胡某的刑事责任)

9. 关于行政立法监督认识错误的是(C. 地方人大常委会有权改变或撤销本级人民政府不适当的规章)。 10. 行政法制监督的不同主体中,(A.国家权力机关)对行政主体监督是最全面、最具有权威性的。 11. 行政职责的核心是(C.依法行政)。

12. 关于行政的涵义,提出“国家意志执行说”的是(D.古德诺)。

13. 行政主体作出的行政行为,不论合法还是违法,都推定为合法有效,这体现了行政行为具有(C.公定力)。

14. 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违法事实确凿且有法定依据的,对公民处以(C. 50元)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的决定。

15. 以下并非行政合同特征的是(D. 完全适用契约自由原则)。

16. 以行政法调整对象的范围为标准来划分,行政法可以分为(B. 一般行政法与特别行政法)。 17. 适用简易程序的行政处罚案件必须符合的条件,不包括(A. 对个人处以50元以上的罚款)。 18. 下列属于对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的是(C. 遣送出境)。 19. 有权制定政府行政规章的是(D. 杭州市人民政府)。

20. 行政诉讼制度是由(D. 国家司法机关)来追究行政主体的行政责任。 21. 行政法律关系产生的事实前提是(D. 行政法律事实)。 22.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属于(A. 法律)。 23. 部门规章有权设定警告和(C. 一定数额的罚款)。

2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规定,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

25. 以下说法不属于行政程序合法内容的是(C. 行政行为内容应当合情合理)。 26. 以下不属于行政处罚法定原则内容的的是:(B. 对象法定)。 27. 行政法治原则的核心内容是(A. 行政合法性原则)。

28. 行政合同与其他行政行为相比较,有下列特征(B. 以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为成立要件)。 29. 以下不属于行政相对方义务的是(C. 参与听证)。

多选题(共8题,共16分) 1. 行政优先权包括(ABD) A 先行处置权 B 获得社会协助权 C 行政处罚权 D 推定有效权

2. 听证程序包括如下内容(BD)。

A 适用于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执照、较大数额罚款、治安拘留等 B 当事人要求听证的, 应当在行政机关告知后三日内提出

C 行政机关应当在听证的15日前, 通知当事人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 D 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个人隐私外、听证公开进行 3. 关于行政相对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D)。 A 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与行政机关相对 B 可以分为直接相对方与间接相对方 C 听证是相对方重要的义务

D 相对方有协助行政主体执行公务的义务 4. 以下内容属于行政程序合法的是(ABD)。 A 任何人不能成为审理自己案件的法官 B 行政机关在裁决时不能偏听偏信 C 行政行为内容应当合情合理

D 决定对当事人不利的事务时,应当预先通知当事人并给其发表意见的机会

5. 对违法行为人做出(ABD)的行政处罚决定前,行政机关应当告知当事人有权要求举行听证。 A 责令停产停业 B 吊销许可证或执照 C 行政拘留

D 较大数额的罚款

6. 在我国,行政职务关系的变更,有(BCD)几种情况。 A 调任 B 罢免 C 撤职 D 免职

7. 依据行政行为实施时所形成的法律关系的不同,可以将行政行为分为(AC)等。 A 行政立法行为 B 单方行政行为 C 行政执法行为 D 双方行政行为

8. 关于行政主体,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C)。 A 享有国家行政权力,实施行政活动 B 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

C 能够独立对外承担其行为产生法律后果 D 行政机关一定是行政主体

9. 我国法律规定的公务员的权利包括(ABC)。 A 非因法定事由、法定程序不被免职 B 获得劳动报酬和享受保险福利待遇 C 提出申诉和控告

D 公正廉洁、克己奉公

10. 关于行政法的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CD)。 A 保障行政权有效行使 B 促进行政主体依法行政

C 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合法权益 D 促进经济文化建设

11. 关于行政立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C)。 A 主体是特定的行政机关

B 制定的法律规范性质为行政法规和规章 C 目的是为实施和执行国家权力机关的立法 D 是具体行政行为

12. 以下属于国务院行政职权的是(AD)。 A 制定行政法规 B 领导各级国家机关

C 领导和管理国家各项工作

D 国家权力机关授予的其他职权

13. 下列属于行政法特点的是(BCD)。 A 行政法具有统一完整的法典 B 行政法规范的数量多,内容广泛 C 行政法规范具有明显的易变性

D 行政法规是以多种多样的法律形式表现出来的 14. 以下属于行政行为特征的是(ABCD)。 A 从属法律性 B 一定裁量性 C 单方意志性

D 强制性

15. 行政法律关系的特点包括(ABCD)。

A 在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中,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 B 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由行政法律规范预先规定 C 行政法律关系具有不对等性

D 行政法律关系中的行政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具有统一性 16. 以下法律规范属于行政法法源的是(ABC)。 A 宪法 B 法律 C 部门规章

D 其他规范性文件

17. 被委托组织与被授权组织的区别体现在(BCD)。 A 形式不同 B 性质不同

C 产生的依据不同 D 行为的后果不同

18. 根据我国《国家公务员法》的规定,下列属于行政处分的是(ABD)。 A 警告 B 记过 C 罚款

D 降级、撤职

19. 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BCD)。 A 事实 B 物 C 行为

D 精神财富

20. 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包括(ACD)。 A 主体合法 B 客体合法 C 内容合法 D 程序合法

21. 关于行政合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CD)。 A 当事人必有一方是行政相对人 B 目的是为了实现国家行政管理目标 C 当事人双方必须意思表示一致 D 是双方行政行为

22. 下列哪些是行政机关的设置原则(ABCD)。 A 适应需要原则 B 精简原则 C 高效率原则 D 依法设置原则

23. 以下主体属于我国行政立法的主体的是(BD)。 A 天津市东丽区人民政府 B 国家教育部

C 山东省梁山县人民政府 D 重庆市人民政府

填空题(共7题,共14分)

1. 申诫罚的具体形式主要有警告和通报批评。

2. 行政行为通常具有的法律效力包括公定力、确定力、拘束力和执行力。

3. 行政法律关系是指为行政法所调整和规定的,具有行政法上权利和义务内容的各种社会关系。 4. 行政处罚的种类包括人身罚、行为罚、财产罚和申诫罚。 5. 公务员的双重身份是指个人身份和公务身份。

6. 国家行政机关按照行政机关所辖的区域范围不同,可分为中央行政机关和地方行政机关。

7. 行政委托是国家行政机关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将某项行政职权委托给某一个机关、机构、企事业组织、其他社会组织行使的行为。

8. 以许可享有的程度为标准,行政许可可分为排他性许可和非排他性许可。

9. 行政合同缔结的基本原则是依法原则。也就是说,在何种情况下需要采用行政合同的方式必须有法律法规上的依据. 10. 国家行政机关体系之内的监督主要包括行政监察机关、国家审计机关和上级行政机关的监督。 11. 行政合法性原则主要解决行政合法与非法问题,而行政合理性原则则解决行政是否适当的问题。

12. 行政行为无效即自始自终不发生法律效力;行政行为被撤销,法律效力丧失时间的起点是被撤销之日。 13. 行政相对方针对特定的事项向行政主体提出申请,是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许可行为的前提条件。 14. 行政法律事实可分为行政法律事件和行政法律行为。 15.行政强制执行的性质包括行政性、强制性和执行性。

16. 根据行政行为实施的对象及适用力的不同,可以将行政行为分为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

17. 行政主体是享有国家行政权力、能够以自己名义从事行政管理活动,并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 18. 行政法律关系构成要素包括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客体和内容。 19. 行政责任产生的前提条件是行政违法或行政不当。 20. 我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分为省、市、县和乡四级。

21. 行政立法权是指行政机关制定和发布法规、规章的权力。 22. 行政合法性原则包括实体合法和程序合法两方面的内容。

23. 以行政法规范的性质为标准,行政法可以分为实体行政法与程序行政法。 24. 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物、行为和精神财富。

25.以行政法调整对象的范围为标准,对行政法进行分类,可分为一般行政法和特别行政法。

论述题(共1题,共10分)

1.某乡政府发布公告,规定:在途经本镇的220国道决定设置关卡,检查来往车辆,对超载货运车辆一经发现罚款5000元。问题:该乡政府行政处罚设置合法吗?试述我国《行政处罚法》对行政处罚设定权限划分的界定。 答:不合法。1.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可以设定任何种类行政处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来设定。2.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可以依法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处罚,法律已经设定行政处罚的,行政法规不得超越法律规定的行政处罚行为、种类和幅度来规定行政处罚。3.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销企业营业执照以外的行政处罚;法律、行政法规对违法行为已经作出行政处罚规定的,地方性法规不得超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来规定行政处罚。4.国务院各部门的规章可以在法律、行政法规关于行政处罚规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内作出具体规定;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的,可以设定警告或者一定数额的罚款的行政处罚。5.地方政府规章可以在法律、行政法规或地方性法规关于行政处罚规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内作出具体规定;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或地方性法规的,可以设定警告或一定数额的罚款的行政处罚。除上述规定外,其他任何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任何形式的行政处罚。

2.2009年1月,云龙省人民政府颁布的《云龙省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明确规定:“不得公开他人信息资料,不得攻击他人系统,网吧实行实名登记……”并且详细规定了有关罚则。有人认为该条例有关内容违法。问题:该条例属于何种类别的行政行为?按照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如何实现对其监督?

答:该条例属于行政许可的行政行为。按照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对行政立法的监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权力机关对行政立法的监督;2.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行政立法的监督;3.人民法院对行政立法的监督。 3.试述对行政立法的监督。

答:对行政立法的监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权力机关对行政立法的监督;(2) 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行政立法的监督;(3) 人民法院对行政立法的监督。

简答题(共3题,共24分)

1.简述行政机关组织法的基本内容。

答:行政机关组织法所包含的内容有:(1)法律依据。首先应明确本法是依据什么法律制定的。(2)隶属关系;(3)职责权限;(4)任职期限;(5)机构设置;(6)人员编制;(7)其他事项。 2.简述行政合理性原则的具体要求。

答:(1)行政行为的动因应当符合法律目的;(2)行政行为应当建立在正当考虑基础之上,要有正当的动机;(3)行政行为的内容应合乎情理。 3.简述行政法的作用。

答:(1)保障行政权有效行使,促进行政主体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率;(2)贯彻实施宪法,推动民主进程,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3)促进经济文化建设,保护社会经济、文化秩序,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4.简述行政相对方的权利。

答:(1)提出申请权利(2)参与行政管理的权利(3)听证的权利(4)理解情况的权利(5)申请行政法上的救济的权利 5.简述可以作为行政主体的行政机关的种类。

(1)国务院;(2)国务院的组成部门;(3)国务院的直属机构;(4)国务院各部委管理的国家局;(5)地方各级人民政府;(6)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7)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 6.简述行政法律关系的特点。

答:(1)在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中,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2)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由行政法律规范预先规定。(3)行政法律关系具有不对等性。(4)行政法律关系中的行政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具有统一性。(5)行政法律关系引起的行政争议,在解决方式及程序上有其特殊性。 7.简述行政法的法源。

答:(1)宪法(2)法律(3)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4)地方性法规、地方行政规章、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5)与行政法有关的法律解释(6)我国政府签订、加入或承认的国际条约 8.简述行政合同的特征。

答:(1)行政合同的当事人一方必须是行政主体。(2)行政合同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国家行政管理目标。(3)行政合同的双方意思表示必须一致。(4)在行政合同的履行、变更或解除中,行政主体享有行政优益权。 9.简述行政处罚与刑罚的区别。

答:(1)制裁的性质不同;(2)适用的违法行为不同;(3)惩罚的程度及适用的程序不同;(4)制裁的机关不同;(5) 做出处罚的形式不同。

10.简述行政强制执行与行政处罚的区别。

答:(1)性质不同;(2) 目的不同;(3) 原则不同。 11.简述行政立法的程序。

答:行政立法的程序大致包括:(1)起草;(2)征求意见;(3)审查;(4)通过;(5)签署;(6)发布与备案。 案例分析题(共1题,共16分)

1.2008年9月,中原省罗河市燕城区裴庄镇要求收割玉米的农户先办理“砍伐证”、“准运证”。裴政[2008]37号文《裴庄镇关于加强秋季秸秆禁烧工作的紧急通知》明确规定,“严禁焚烧秸秆,实施秸秆还田。秋作物秸秆禁烧率必须达到100%”、“谁砍罚谁,谁烧罚谁”、“农户承包地砍伐或焚烧秸秆1亩以下的对该农户罚款300元,超过1亩的每亩罚款500元。”文件的颁布日期是2008年9月3日。文件说,对确因养殖、青贮等需要,农户要求砍伐的应先报镇“三秋”秸秆禁烧指挥部同意,按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经批准方可砍伐,“否则按违反秸秆禁烧规定,依法进行严肃处理。”文件说,对确因养殖、青贮等需要,农户要求砍伐的应先报镇“三秋”秸秆禁烧指挥部同意,按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经批准方可砍伐,“否则按违反秸秆禁烧规定,依法进行严肃处理”。 农民李某因未经批准砍伐玉米秸秆回家喂猪被镇政府罚款三百元。问题: (1)《裴庄镇关于加强秋季秸秆禁烧工作的紧急通知》属于抽象行政行为还是具体行政行为? (2)《裴庄镇关于加强秋季秸秆禁烧工作的紧急通知》是否合法?为什么? (3)镇政府对李某的处罚是否合法?为什么? (4)李某不服镇政府处罚决定,如何寻求行政法上的救济?

答:(1)属于抽象行政行为(2)不合法,违法设定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3)不合法,处罚依据违法(4)或者申请行政复议,或者申请行政诉讼

2.卞某生于1993年5月,自幼父母离异,跟随父亲一起生活。其父忙于工作,放松了对他的管教和关心。2008年 7月,卞某离家出走,流浪街头,结识刑满释放人员马某。同年10月17日,在马某教唆下,卞某去公共汽车上扒窃乘客钱包。正当卞某偷窃一乘客钱包准备逃跑时,被人抓并扭送到公安机关。卞某坦白交待了行窃的事实,并协助公安机关将马某抓获。公安机关拟对卞某进行行政处罚。 问题: 1.本案中卞某有哪些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情节? 2.体现了行政处罚的什么原则?

答:1.根据《行政处罚法》的有关规定,本案当事人卞某具有下列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情节:①卞某已满14周岁未满18周岁。卞某出生于1993年5月,至行政机关对他处以行政处罚的 2008年 10月时,卞某才15周岁,符合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的规定。②卞某是受他人胁迫才有违法行为的,因此也应从轻或减轻对他的行政处罚。③卞某有立功表现。卞某协助公安机关将违法人员马某抓获,配合了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的活动,也是 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的情况之一。

2019年电大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期末考试复习题库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ydew6tnst5uqa87qzsz8c83h0epna01678_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