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早上好,我是熊家岩初级中学的吴良秋,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
“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原料的实验”, 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五章。
使用仪器:
导管、止水夹、集气瓶,气球,25%的氢氧化钠溶液,菠萝块,打气枪,天竺葵 实验改进要点:
1、原实验没有补充空气,本实验气球鼓起,及时补充空气;
2、原实验用清水培养天竺兰,本实验用菠萝块,排除水对二氧化碳的吸收,确保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3、氢氧化钠单独装入集气瓶,避免对植物的生理作用产生影响;
4、原实验氢氧化钠装在培养皿,本实验单独装入集气瓶,浓氢氧化钠有腐蚀性,排除对学生的安全隐患。
实验原理:
绿色植物在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实验教学目标:
1、认识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2、掌握控制实验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的方法;
3、培养学生爱护绿色植物,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美好感情; 4、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实验教学内容:
1、暗处理2-3天,使淀粉消耗和运转。
2、如图甲,将用鲜菠萝块固定的天竺葵放入广口瓶中,并在瓶口涂凡士林,防止气体出入,瓶口插入两根导管,分别连有止水夹,其中深入平底的导管另一端连接装有空气的气球;
气球空气压完时,关闭两个止水夹,用气枪向气球打入空气,充满后,同时打开两个止水夹;
3、如图乙,与甲形成对照。在连接气球和广口瓶的导管中间添加一个盛有20%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封玻璃瓶,用于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其它条件与甲一样;
4、移到光照下2小时后,摘下实验组甲的叶片与实验组乙的叶片;
5、脱色处理:用酒精隔水加热,是叶绿素溶解于酒精中,叶片变为黄白色; 6、用清水漂洗叶片,使用碘液滴加在两个叶片上。 7、片刻后,用清水冲掉碘液,观察情况。
结论:
甲实验装置中叶片变为蓝色; 乙实验装置中叶片不变色。 实验教学过程:
第一步、课前指导,分组活动
课前发放“预习导学”,请同学们认真预习,搜集资料,小组共同合作”。
任务:剪取天竺葵5-6片叶枝条,插入盛有清水的小烧杯中,放置在暗处2-3天。
第二步、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要求同学们各组设计实验方案,引入单一变量设置检验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完成后,各组对比,同时老师提出改进实验方案,并根据方案分组准备实验。
第三步、合作探究,设计实验
按照实验内容分组实验,并得出实验结论。 甲实验装置中叶片变为蓝色; 乙实验装置中叶片不变色。 第四步、评价小组实验
实验完成后,让小组进行汇报交流实验成果,并提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让全体学生一起思考、解决。
实验效果评价:
1、气球鼓起及时补充空气、菠萝块代替水,都是为了确保实验环境二氧化碳浓度; 2、浓氢氧化钠对植物的生理作用产生影响,本实验排除它的干扰作用,实验更加准确;
3、浓氢氧化钠有腐蚀性,装入集气瓶,排除对学生的安全隐患,可操作性强; 4、变量唯一(二氧化碳)现象明显;
5、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的学习目的最终不仅仅是为了学会知识,而是会学知识,注重能力的培养和创新精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