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表格式导学案全册【完整版】
(1)指导学生数一数第1小节共有几句话。 (2)指导学生联系上下2.齐读课文。 3.学生读第1小节。 好习惯。 2.关于学生活动第3个(1)思考:这个小节一共有环节:要注意强调问号也是一句话结束的标志。 文理解“四海为家”“旅几句话?分别讲了什行”的意思。 (3)指导学生读好疑问句。 么? (2)联系上下文,说说“四海为家”“旅行”指的是什么。 (3)在教师指导下读好疑问句。 四、总结回顾,拓展延伸(用时:5分钟) 1.交流自己在本节课学到1.总结本课学习内容。 的知识。 2.巩固生字。 2.继续描红写字,抄写词语,进一步巩固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1.指名认读课文中的一、复习检查,明确目标(用时:3分钟) 词语,复习生字词掌握情况。 2.指导学生齐读第1小节。 3.指名朗读本课学习目标。 学生活动 1.认读生字新词,做到声音响亮,认读准确。 2.齐读第1小节。 3.学生认真倾听学习目标。 可以鼓励学生把自己写得最漂亮的字展示给自己的朋友,以此激发学生学写漂亮字的兴趣。 教学提示 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如:认真倾听老师讲课,认真倾听同学发言等,教给学生倾听方法。这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3
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表格式导学案全册【完整版】
(1)小组合作,细读课文。 (2)图文对照,了解课文里的植物妈妈是用什么好办法让自己的孩子旅行的。 1.指导学生分组合作1.自由读第2~4小节,1.关于了解植物传播种学习,通过阅读第2~边读边思考:课文中的三子的方法:(1)培养学生4小节,圈画出重点词位植物妈妈是怎样让自语,了解植物妈妈是怎己的孩子旅行的?圈画样传播种子的。 2.指导学生在小组内二、自主探究,深化感悟(用时:20分钟) 交流自己最欣赏的植物妈妈的办法。 出重点词语。 抓住重点词语读书的能力,要注重对学习方法的指导。(2)要通过图片帮2.小组讨论交流:自己最助学生了解真正的降落欣赏哪一位植物妈妈的办法?为什么? 伞,知道课文中的降落伞指的是蒲公英的种子。同时播放视频动漫帮助学3.指导集体交流感悟。 3.班内交流: (1)指导分享蒲公英妈(1)“蒲公英妈妈”通过风生了解蒲公英靠风传播种子的过程,更好地帮助妈的好办法。相机指导把种子吹到四面八方。 理解“纷纷出发”。 (2)出示“铠甲”的图①观察图片,说出这里的学生理解“乘着风纷纷出“降落伞”指的是什么。发”。(3)可以将苍耳粘在学生衣服上,使学生理解苍耳是靠挂住动物皮片。实物演示苍耳挂住②想象蒲公英的种子在动物皮毛,理解“带刺风的吹拂下纷纷飞走的的铠甲”。 (3)动漫演示豆荚在太阳底下裂开后四处滚样子。③看动漫,理解“纷毛的方式传播种子的。纷出发”。 (2)看图片并抓住重点词(4)借助图片或者演示说出豌豆娃娃是怎样离开14
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表格式导学案全册【完整版】
动的过程。理解豌豆妈语,组内交流理解第4小妈妈的。 妈的好办法。 4.归纳出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节的内容。 2.关于有感情朗读:在教(3)用手势进行表演,边表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演边朗读第4小节。 朗读兴趣,要引导学生进4.一起归纳三种植物传播行充分朗读,在读中感悟种子的方法。 课文的韵律美,了解课文告诉我们的知识。 1.引导学生交流:大自1.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然中的植物,除了课文大自然中植物传播种子中介绍的这三种传播的方式。 1.有关拓展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教师可通过图片演示结合学生搜集的有关资料,引导学生交流说出自己熟知的植物是怎么传播种子的。 2.在学生说出“AABB”式的词后,教师要让学生尝试用这样的词语说话,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运用词语的能力。 3.关于有感情地朗读第5小节:可指导学生合作读、全班读,在读中感受、理解,并且把多元评价贯穿于读的全过程。 种子的方法,还有哪些2.比较朗读“很多很多”传播方式?课件出示资料。 三、拓展延伸,激发兴趣和“很多”、“许许多多”和“许多”,说说表达效2.通过比较词语,引导果是否一样。体会叠词的学生了解ABAB式的妙处。 叠词“很多很多”和“许3.说几个“AABB”式的词语。 4.默读第5小节,思考:什么样的小朋友才能了(用时:10许多多”的作用。 分钟) 3.指导学生再说出几个相同形式的叠词。 4.引导学生默读第5小解这些知识?(走进自然,节,说说怎样的小朋友仔细观察。) 才能了解这些知识。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5小节。 5.有感情地朗读第5小节。 15
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表格式导学案全册【完整版】
四、总结全文,背诵积累(用时:7分钟) 1.引导学生回顾课文讲了什么。 2.师生合作朗读课文。 3.指导学生背诵。 4.拓展运用:完成小练笔。 1.回顾课文讲了什么。 2.和老师合作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背诵全文。 4.完成小练笔。
在进行小练笔之前,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地说,激发学生的思维,在此基础上进行练笔。 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