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授课班级: 年级 班 课题名称: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 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选自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文体属于一则消息。介绍了诺贝尔奖设立的宗旨、首届获奖者的基本情况及主要成就,诺贝尔的颁奖机构、时间、地点及将近来源等。 【学情分析】 对于刚学过《消息两则》的八年级学生来说,阅读消息已经没有障碍了,但是分析消息,掌握消息的结构,概括主要内容以及品析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及表达效果仍有难度,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目标 1、准确把握新闻的六要素,进一步掌握消息文体特点。 2、培养学生朗读技巧,体会新闻语言的真实性、准确性。 3、了解伦琴等人所作出巨大贡献,体会诺贝尔宽广胸怀。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把握新闻六要素,掌握新闻文体特点。 难点:培养学生朗读技巧,体会新闻语言的真实性、准确性。 教法、学法分析 合作探究 读书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1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第一课时 2012年,中国文学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2015年,中国医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成为第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二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那些人才可以获得诺贝尔奖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这则消息。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 (3100万瑞典克朗)作为基金在1900年创立的,于1901年首次颁发。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五个奖项,以基金每年的利息或投资收益授予世界上在这些领域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人,于1901年首次颁发。在诺贝尔奖颁发史上,发生了一些有趣的事,让我们看看课外阅读材料。 二、 链接材料 补充材料:▲错过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 2001年,老舍先生的儿子、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舒乙向外界披露了“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几乎被老舍得到”的内幕。舒乙透露,在入围者到了最后5名时还有老舍,最终,秘密投票结果的第一名就是老舍。那年,瑞典方面通过调查得知老舍已经去世,于是日本的川端康成获奖。 1987、1988年诺贝尔文学奖终审名单之中,沈从文均入选,而且沈从文是1988年中最有机会获奖的候选人。当时学院中有强大力量支持沈从文的候选人资格。但可惜的是,沈从文于1988年5月10日去世,因此与诺贝尔文学奖失之交臂。 倾听 设置情境,激发兴趣 了解诺贝尔及诺贝尔奖 积淀文学素养 2
教学环节
(一)预习内容
教师活动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学生活动 展示预习成果
设计意图
颁发( )挪威( )遗嘱( ) 渗透( )
炸药( )仲裁( ) 卓有成就( )
2、词语解释:
【遗嘱】
【渗透】
【建树】
【仲裁】
【卓有成就】
(二)、整体感知
三、整体 1.默读课文,把握消息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学生通读课文
感知 时间:1901年12月10日;
勾画圈点
地点:瑞典的斯德哥尔摩;
思考回答问题
人物: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
事件:首次颁发诺贝尔奖。
2.导语都讲了哪些内容?主体部分讲了哪些内容?
思考并回答问
导语部分讲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和诺贝尔的遗嘱。 题
主体部分讲了首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及其贡献,诺贝
尔奖颁发的机构、时间及地点,诺贝尔奖的奖金来
源及评审权等消息背景。
思考回答
3.你认为这则消息的背景部分可以删去吗?
不可以。背景部分交代了诺贝尔奖资金的来源以及
思考回答
诺贝尔奖评议权归属,可以显示诺贝尔奖评审的公
平公正。 四、课文小结 五、布置作业
这节课我们了解首届诺贝尔及诺贝尔奖设置、
颁发的过程,也感受到了诺贝尔激励后来科学研究倾听思考 的高尚品德。
1、整理课后“读读写写”中的词语,写在生字本上。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3
发挥多维互动的学习优势,促进阅读,促进交流,促进读书能力。培养学生整体感知的能力。
在思考中提升
课后完成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展示
设计意图 温故知新
这一环节以学生为主体,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完成对课文的感悟理解。
一、导入 检查字词注音,温故知新
二、赏析课文
(一)品读课文:
读课文
1.反复研读诺贝尔遗嘱,体会诺贝尔的伟大襟怀。
诺贝尔的遗嘱里面说:“诺贝尔奖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 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诺贝
尔把奖金颁发给在人类发展历史上有广泛影响的学生思考回答 五大领域,特别是设定文学奖及和平奖,表现诺贝 尔对人类发展及人类和平的美好愿望,展现了诺贝
尔作为一代科学巨匠的伟大襟怀——爱科学,爱人
类,爱和平。
2.首届诺贝尔奖得主都有那些人,他们在各自的领
域内做出怎样的贡献?你认为他们配得上诺贝尔阅读课文
思考回答 奖吗?
我觉得完全配得上,比如伦琴,他发现了X射线,
不仅在物理学上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在医学上也有 广泛应用,促进了医学的发展,解除了成千上万人
的病痛,至今医院里的透视、拍片还在使用X射线。
3.作者为什么要补充诺贝尔奖基金管理和评议权
归属等内容?
作者这样写,意在表明诺贝尔奖评审的公平公正, 表达作者对诺贝尔的敬意,期待诺贝尔奖在人类进 步中发挥重要作用。 思考回答 (二)、精读课文 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简单概括了新闻所报道的主要内容及诺贝尔奖的由来。 第一部分:第2-4自然段 报道了当年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以及有关诺贝尔奖的知识。
分析第一部分 1、“路透社斯德哥尔摩1901年12月10日电”属于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答案】这是新闻的电头,交代了通讯社名称、发电 地点、时间,表明消息材料真实可靠,报道及时。
4
探讨
2. 文章开头一段交代了哪些信息?有什么作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