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5 16:58:5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生物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细胞呼吸原理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松土的目的是保证根的有氧呼吸,有利于无机盐的吸收 B. 给含有酵母菌的发酵液连续通气,可提高产酒量 C. 零下温度和低氧浓度,有利于果蔬的储藏保鲜

D. 伤口要包扎是因为破伤风杆菌是需氧型生物,不利于其生长繁殖 2. 利用酵母菌酿制啤酒,需要先通气,后密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微生物

B. 先通气酵母菌大量繁殖,其种群的增长曲线为“S”型 C. 密封后酵母菌可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D. 密封的时间越长,产生的酒精越多

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以樱桃番茄为材料进行果酒、果醋发酵实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适当加大接种量可以提高发酵速率、抑制杂菌生长繁殖 B. 与果醋发酵相比,果酒发酵所需的最适温度较高 C. 先供氧进行果醋发酵,然后隔绝空气进行果酒发酵 D. 与人工接种的发酵相比,自然发酵获得的产品品质更好 4. 下列评价果酒和果醋制作是否成功的方法中,不合理的是( ) A. 通过观察相关微生物的存在或数量变化进行鉴定 B. 通过向果酒发酵液中加入重铬酸钾试剂进行鉴定 C. 通过检测果醋发酵前后发酵液的pH变化进行鉴定 D. 通过检测果酒发酵前后发酵液的温度变化进行鉴定

5.如图表示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过程①和②都发生在细胞质基质,过程③和④都发生在线粒体中 B. 只有过程①能产生还原氢,过程②③能消耗还原氢 C. 过程③和④都需要氧气的参与

D. 过程①~④所需的最适温度基本相同

6.腐乳味道鲜美,易于消化、吸收,是因为其内主要含有的营养成分是( ) A. 无机盐、水、维生素 C. 多肽、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

7.对制作腐乳实验操作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温度控制在15℃~18℃,适于毛霉生长 C. 卤汤中的酒精含量应控制在12%左右

B. 含水量高的豆腐更适合用来制作腐乳 D. 封瓶时, 最好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火焰 B. NaCl、水、蛋白质 D. 蛋白质、脂肪、NaCl、

8.下列与传统发酵有关的微生物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选项 微生物 生物学分类 代谢类型 适宜温度 主要用途 A. A

B. B

C. C

D. D

A 酵母菌 原核生物 异养兼性厌氧 20 ℃左右 酿酒 B 醋酸菌 原核生物 异养厌氧 30~35 ℃ 酿醋 C 毛霉 真核生物 异养需氧 30℃左右 制作腐乳 D 乳酸菌 原核生物 异养厌氧 室温 制作泡菜 9.根据以下腐乳制作的流程图,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

A. 毛霉为好氧菌,为避免其无氧呼吸,码放豆腐时要注意留出一定的缝隙 B. 加盐腌制可以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之变硬,同时也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C. 加卤汤、密封腌制过程中,毛霉不断增殖,并产生大量的酶,分解蛋白质 D. 用胶条密封瓶口时,最好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防止瓶口被污染 10.关于腐乳的制作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A. 有多种微生物参与,发酵过程需要隔绝氧气 B. 酒精、香辛料都具有防腐杀菌的作用 C. 含水量较高的豆腐制作腐乳时更容易成形

D. 豆腐腌制过程中会脱水形成腐乳表面的“皮”

11.制作四川泡菜时要用特殊的坛子,坛子需加水密封,密封坛口的目的是( ) A. 隔绝空气,抑制细菌繁殖 C. 造成缺氧环境,利于乳酸菌发酵

B. 阻止尘埃,防止污染 D. 防止污染,利于醋酸菌发酵

12.下列关于测定亚硝酸盐含量原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显色反应后亚硝酸盐的理化性质没有发生改变 B. 亚硝酸盐经一定方式显色反应后呈玫瑰红色

C. 制备样品处理液时,加入氢氧化铝乳液的目的是除去色素等杂质,得到澄清溶液 D. 样品液显色后,通过与己知浓度的标准液比色,可大致估算出样品液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13.如图是泡菜的制作及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实验流程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制作泡菜宜选用新鲜的蔬菜,原因是它们所含亚硝酸盐的含量低 B. 泡菜风味形成的关键在于调味料的加入 C. 制备泡菜的盐水中清水与盐的质量比为4:1

D. 泡菜发酵的微生物主要是乳酸菌,其代谢类型是异养兼性厌氧。 14.以下关于泡菜制作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乳酸菌在无氧环境下大量繁殖并发酵产生乳酸和CO2 B. 发酵过程中要注意经常向泡菜坛盖边沿水槽中补充水 C. 泡菜腌制的时间、温度高低和食盐用量都会影响亚酸盐含量 D. 泡菜制作过程产生的亚硝酸盐可能转变成致癌物——亚硝胺

15.在制作泡菜时,乳酸菌产生的乳酸可以抑制异种微生物的生长,但乳酸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又会抑制乳酸菌自身的增殖.这些现象中包括 ( ) A. 竞争和种内斗争 C. 竞争和寄生

B. 捕食、竞争 D. 互利共生和竞争

16.下图表示小萌同学在实验室培养大肠杆菌过程中的部分操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①②③步骤需要在酒精火焰旁操作 B. 培养基中必须含碳源、氮源、无机盐和水 C. ③步骤接种环多方向划线便于估计细菌数量 D. 接种结束后,将④倒置后放入培养箱中培养

17.下列有关使用高压蒸汽灭菌锅的操作,错误的是( ) A. 加水时,水面应与三角搁架平齐

B. 加盖时,将排气软管插入内层灭菌桶的排气槽内 C. 加热时,待冷空气完全排尽后关上排气阀 D. 切断电源后,打开排气阀使压力表降到零后开盖

18.甲、乙、丙是三种微生物,下表I、Ⅱ、Ⅲ是用来培养微生物的三种培养基。甲、乙、丙都能在Ⅲ中正常生长繁殖;甲能在I中正常生长繁殖,而乙和丙都不能;乙能在Ⅱ中正常生长繁殖,甲、丙都不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粉状硫 10g I Ⅱ Ⅲ

A. 甲、乙、丙都是异养微生物

B. 甲、乙都是自养微生物、丙是异养微生物

C. 甲是异养微生物、乙是固氮微生物、丙是自养微生物 D. 甲是固氮微生物、乙是自养微生物、丙是异养微生物

19.细菌培养过程中分别采用了高压蒸汽、酒精、火焰灼烧等几种不同的处理,这些方法依次用于杀灭哪些

+ + + 4g + + + 0.5g + + + 10g + + 0.4g + + 100ml + + + 9.25g + + + 0.5g + + + K2HPO4 FeS04 蔗糖 (NH4)2SO4 H20 MgS04 CaCl2

部位的杂菌( ) A. 接种针、手、培养基 C. 培养基、手、接种针

B. 高压锅、手、接种针 D. 接种针、手、高压锅

20.分离土壤中尿素分解菌的实验操作中,无法分离得到尿素分解菌的原因最可能是 A. 制备浸出液的土壤取自土壤的表层 B. 涂布前涂布器未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灭菌 C.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添加尿素作为氮源 D. 接种操作者的双手未用酒精棉进行消毒 21.下列有关微生物筛选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分解尿素的细菌在分解尿素时,可以将尿素转化为氨,使得培养基的酸碱度降低 B. 只有能合成脲酶的微生物才能分解尿素

C. 纤维素酶只包括三种组分: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 D. 刚果红染色法只能在培养微生物的时候加入刚果红 22.下列有关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因为土壤中各类微生物的数量不同,所以,为获得不同类型的微生物要按不同的稀释倍数进行分离 B. 测定土壤中细菌的总量和测定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数量,选用的稀释范围不同

C. 如果得到了3个或3个以上菌落数目在30~300的平板,则说明稀释操作比较成功,并能够进行菌落的计数

D.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菌落数目明显小于选择培养基的数目,说明选择培养基已筛选出一些细菌菌落 23.以下有关生物技术实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某土壤浸出液中活菌数目时,测定值可能比实际值大 B. 以尿素为唯一氮源并加入酚红指示剂的培养基可分离并鉴定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 C. 制作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时操作顺序为计算、称量、溶化、灭菌、调pH D. 制备果酒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拧松瓶盖,目的是向瓶中通气保证发酵顺利 24.下列属于菌落特征的是

①菌落的形状 ②菌落的大小 ③有无鞭毛 ④隆起程度 ⑤菌落颜色 ⑥有无荚膜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⑤

C. ②③④⑥

D. ①②③④⑤⑥

25.下列有关培养基和菌种鉴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根据培养基的状态可将其分为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

B. 可利用固体培养基上菌落的特征来判断和鉴别细菌的类型 C. 利用刚果红培养基上是否形成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D. 在无氮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鉴定尿素分解菌

26.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会在培养基中出现一些透明圈,这些透明圈是 A. 是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形成的 C. 是由纤维素酶聚集在一起形成的

27. 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过程中操作有误的是

A. 经选择培养后即可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 B. 选择培养这一步可省略,但纤维素分解菌少 C. 经稀释培养后,用刚果红染色 D. 此实验中需设置对照组

28.利用农作物秸秆等纤维质原料生产的乙醇,经加工可制成燃料乙醇,从而减少了对石油资源的依赖,下图为生产燃料乙醇的简要流程,据图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 要得到微生物A,最好选择富含纤维素的土壤采集土样 B. 图中②过程常用的微生物B是酵母菌 C. 微生物A和微生物B可利用的碳源相同 D. 可用纤维素酶制剂代替微生物A起作用

29.使用液体选择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的目的是( ) ①用液体选择培养基可获得大量纤维素分解菌 ②用液体培养基便于稀释涂布平板 ③纤维素分解菌只能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 ④用液体培养基可鉴别纤维素分解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B. 是纤维素分解后的葡萄糖 D. 是刚果红与纤维素形成的复合物

30.为了验证土壤中的微生物可以分解淀粉,取两只烧杯甲和乙,都放入等量的淀粉溶液20mL,甲中加入30mL制备好的土壤浸出液,乙中放入等量的蒸馏水,在适宜的温度下放罝7天。然后从甲中取出等量的溶液放入A1、A2试管,从乙中也取出等量的溶液放入试管B1、B2,在A1、B1中加入碘液,在A2和B2中加入斐林试剂并加热。下列对该实验结果的预测正确的是( ) A. A1和B1都会有蓝色出现,而且颜色深浅一致

B. A2有砖红色沉淀出现,B2无砖红色沉淀出现 C. B2有砖红色沉淀出现,A2无砖红色沉淀出现 D. A2和B2都有砖红色沉淀出现

二、非选择题

31.《舌尖上的中国》栏目介绍了我国各地利用发酵技术制作的特色食品,展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上酿制苹果醋通常有两条途径,一条途径是向捣碎的苹果汁中直接接种___________(填微生物名称),经过一次发酵制成,在发酵过程中需要经常向发酵液中通入___________;另一条途径需经过先后

两次发酵获得,即先发酵产生___________, 再在发酵装置中接种有关菌种进一步获得果醋。 (2)桂林腐乳发酵过程中,豆腐中有机物的种类________(填“增多”或“减少”)。

(3)在我国,东北酸菜和四川泡菜都非常有名,它们的制作过程基本类似,都是利用_________(填微生物名称)发酵。泡菜需要用盐水腌制,盐和水的比例是________。泡菜中的亚硝酸盐过多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制作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 “地沟油,城市下水道里悄悄流淌的垃圾”。地沟油最大的来源为城市饭店下水道的隔油池。对地沟油的处理是一个难题,用脂肪酶处理地沟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为获得高产脂肪酶的菌株,并将之用于产业化,某研究小组进行了一些实验。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欲分离筛选出能分泌脂肪酶的细菌,应配制________碳源的培养基,这种培养基从功能上看属于_____________培养基。

(2)经过稀释,在平板上接入0.1 mL稀释液并涂布,经适当时间培养后,在平板上计数菌落,据此可计算出每毫升培养液中的活菌数。这种计数方法得到的结果一般比实际值偏小,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两点4分)。

(3)经上述实验得到如下表所示的结果,为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________稀释倍数的平板进行统计。有同学认为稀释操作时,可以将1 mL培养液加适量无菌水直接稀释至上述稀释倍数,这样可以简化步骤,省去梯度稀释的麻烦。你认为这种方法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 稀释倍数 培养 结果 计数(平均值) 难以计数 难以计数 难以计数 159 17 2 10 110 210 310 410 510 6

33.某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欲调查某冷饮店的冰块中大肠杆菌的含量。具体实验步骤如下: 第一步:配置培养基(成分:蛋白胨、氯化钠、乳糖、水、X和琼脂); 第二步:制作无菌平板;

第三步:设置空白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种①,实验组接种②。

第四步:将各组平板置于37℃恒温箱中培养一段时间,统计各组平板上菌落的平均数。 回答下列问题:

(1)培养基中的乳糖可以为大肠杆菌提供________。为了方便大肠杆菌的鉴定,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成分X _______________,在该培养基表面,大肠杆菌的菌落呈现 ______(填颜色)。

(2)完善步骤三,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若该小组在空白对照组的平板上检测到少许菌落,请分析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将1mL冰块水样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0.1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39、38和37,据此可得出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 ___________________ 。 ..

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yl2f9l3j39uewu2s0h44x67j2pwcn01ebv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