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总结
建筑专业
项目前期电气专业对相关专业的大体要求如下(住宅为例): 一、 方案提资
1、整个项目各建筑的定性,住宅、商住楼、综合楼等。 2、建筑面积指标,做负荷估算,确定供电方案。
3、项目的分期情况做交代,这对电气方案是颠覆性的影响。 二、地下室:
1、开闭所,高、低压配电房,柴油发电机房或室外高压电缆分支箱、室外箱变。 1) 设备用房位置:
低压配电房深入负荷中心,即整个项目相对居中的位置,设多个配电房的项目分区域相对居中。柴油发电机房尽量靠近低压配电房,且应结合水泵房的位置、进排风井、烟道的位置综合考虑。 项目有多层地下室,优先考虑设在地下一层,不应设在最底层。柴油发电机由于重量大,噪音污染等原因,可设在最底层。 无地下室时或甲方特别要求,设室外箱变,设备位置大概分区域居中,具体不定位,结合景观设在隐蔽的位置。 2)设备用房数量(配套商业面积5000平米以下):
建筑面积小等于10万平米, 低压配电房一般设一座,柴油机房一座且宜与低压配电房毗邻。
建筑面积等于10~20万平米,低压配电房一般设两座,柴油机房
一座且宜与低压配电房毗邻。
建筑面积等于20~30万平米,低压配电房一般设三座,柴油机房两座且宜与低压配电房毗邻。
建筑面积等于30~40万平米,低压配电房一般设四座,柴油机房两座且宜与低压配电房毗邻。
建筑面积40万平米以上,变化较大,具体配合确定。
以上情况需设高压配电房一座,建筑面积50万平米以上,需设高压配电房两座;若甲方不能明确,还应预留高压开闭所一座。 3)设备用房面积及净高要求:
开闭所: 40~50平米,梁下净高3.4米左右 高压配电房: 70~90平米,梁下净高3.4米左右 低压配电房: 100~120平米,梁下净高3.4米左右 柴油发电机房:50~80平米,梁下净高4~5米左右
空间利用率高(非主楼下方,内无剪力墙,无局部层高限制)取下限,空间利用率低取上限。
2、消防、安防控制中心,弱电机房 1)设备用房位置:
设在整个项目相对居中的位置,弱电机房还需靠近市政进线一侧。 消防控制室(有人值班)结合物业管理、优先考虑设在地上首层位置,若无条件可设在地下一层,但需设直通室外的出入口,距离不超过20m。
弱电机房(无人值班)地上首层、地下一层均可,若设在地下一
层,尽量靠近市政进线侧地下室外墙。 2)设备用房面积:
消防、安防控制室:30~50平米 弱电机房: 25~35平米 3、对兄弟专业的要求
1)设备吊装、运输方便(建筑要考虑设备运输通道,有条件最好设永久通道)。
2)不应设在厕所、浴室、厨房或其它经常积水场所的正下方,且不宜与上述场所贴邻,如贴邻,相邻隔墙应做无渗漏、无结露等防水处理(此处进一步介绍)。
3)当地下只有一层时,应采取预防洪水、消防水或积水从其他渠道淹渍配电房的措施(如抬高配电房,使高于车库地坪标高,或设门槛等)
4)所有电气设备用房门均往外开,高压配电房开向低压配电房。 5)若设备用房层高不够,结构专业可将设备用房整体降板,也可只降电缆沟部分,由结构专业结合基础形式自定。
6)与上述设备用房无关的设备管线(包括本专业)均不能从该房间内穿越。 三、地上住宅: 1、电井 1) 位置:
核心筒公共区域,井道尽量上下对齐,有地下室时,电井落到地
下室,无地下室时,要考虑进出线的方便;若在一层需转换,避开私人区域或者门厅(影响到门厅净高、门厅两层通高)。 2)数量:
强弱电分设,强电井、弱电井各一个,本专业角度考虑,分设更为合理。
强弱电井合用一个电井,由于核心筒空间紧张,通常做一个电井。 3)面积: 合用电井:
多层住宅: 约0.6平米,无条件也可不设电井。 二类高层: 约1.6~1.8平米,进深不小于0.7m。 一类高层: 约1.8~2.2平米,进深不小于0.7m。 超高层: 约2.2~2.5平米,进深不小于0.7m。 分设电井,单个电井大小:
多层住宅: 约0.4平米,无条件也可不设电井。 二类高层: 约1.0~1.2平米,进深不小于0.7m。 一类高层: 约1.2~1.5平米,进深不小于0.7m。 超高层: 约1.5~2.0平米,进深不小于0.7m。 2、户内配电箱、多媒体箱 1) 位置:
按照规范的规定,配电箱应设在使用安全、操作方便的场所(避开卫生间、厨房操作台那一面墙、避开烟道等)。
按照美观要求,配电箱应设在相对隐蔽的地方(如门厅、餐厅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