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关注区域游戏材料,解读幼儿游戏行为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0 10:42:2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关注区域游戏材料,解读幼儿游戏行为

【摘要】

游戏材料和儿童发展之间存在一种双向关系。也就是说,材料会影响幼儿的行为方式,而幼儿也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决定对材料的操作方式。因此,关注区域游戏材料投放的适宜性,解读幼儿的游戏行为,对幼儿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本文将运用理论解读——实践研训——反思总结的模式,围绕游戏材料与幼儿游戏行为的相互作用展开阐述。

【关键词】

区域活动 幼儿 游戏材料 游戏行为 【正文】

区域游戏对幼儿来说就是一种学习,它包括已有经验的练习和新经验的获得。游戏是一种“重过程轻结果”的活动。这种自发的无意性学习,主要是通过操作游戏材料在实现其娱乐功能的同时实现它的教育功能。幼儿无论是与陌生的玩伴在一起还是与熟悉的玩伴在一起,无论是进入新活动室还是进入熟悉的活动室,都会先寻找可玩或想玩的物品,包括专门为幼儿游戏而制作的玩具,以及任何日常物品或自然物,幼儿作用于游戏材料的行为平均96%以上。

因此,关注区域游戏材料投放的适宜性,解读幼儿的游戏行为,对幼儿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游戏材料与幼儿游戏行为相互作用的双向关系

研究表明,“游戏材料和儿童发展之间存在一种双向关系”。也就是说,材料会影响幼儿的行为方式,而幼儿也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决定对材料的操作方式。 1.区域材料的特点

与材料的特征相关的指标有两个:一是形象性,是指材料与实物之间的逼真性。二是结构性,是指材料使用方法的规定性。

(1)形象性材料。越是逼真的形象性材料就越具有玩法的规定性,因此它同时属于高结构性材料,其作用是诱发儿童进行想象性游戏;而非形象性材料在想象性游戏的情景下可以被用作实物的替代物,由于它在不同的情景中具有多种替代的可能性,所以又属于低结构性材料或非结构性材料。

(2)结构性材料。主要是指教师为某一特定发展目标而预设玩法的材料,

1

只有一种玩法的为高结构性材料,如用数字卡设计成“7的组成和分解”规则游戏;有多种玩法的为低结构性材料,如积木,在设计时就有意识的考虑了等分、倍数、比例等元素,虽然没有规定积木的玩法,但幼儿在玩任何一种搭积木游戏时,都会获得相关的数学经验;无玩法限制的为非结构性材料,如教师投放了一个废旧纸板箱,没设定目标,也没设定玩法,幼儿有时可以把它当做小房子,有时可用来躲猫猫,有时用来当坦克??

可见,玩法取决于材料的特征,材料的形象性特征和结构性特征可以引发幼儿特定的游戏行为,这些游戏行为又有助于实现某些特定的发展目标。正因为材料特征具有这一价值,所以教师才能通过在如娃娃家、小医院等区域投放不同种类的形象性材料和赋予不同学习要求(如发展分类、感知、手眼协调等能力)的结构性材料,用材料的预设玩法引导幼儿从事某一特定的活动,以便实现材料对幼儿发展的显性功能。 2.幼儿的游戏行为

我们发现,如果得到教师允许,幼儿常常会改变游戏材料的通常玩法和教师的预设玩法,甚至不同的幼儿对同一种材料可以玩出不同的花样。比如,幼儿会用娃娃家的盘子玩“转陀螺”,会用听诊器替代淋浴用的莲蓬头,会用一根木棒当马、当剑、当老爷爷的拐杖,会将原用于分类的小木棒与橡皮泥组合在一起进行手工造型等等。

其实只要仔细观察幼儿的每一种自创玩法,我们就能解读其中的发展价值,幼儿在原有玩法基础上形成的自创玩法往往最能体现他的最近发展区。因此,允许幼儿在教师规定的玩法以外按自己的方式游戏,是实现游戏材料价值最大化的体现。可以说,幼儿的个体特征激活了材料对幼儿行为及发展的潜在功能。

二、游戏材料与幼儿游戏行为相互作用的实践与研讨

认识到材料投放对幼儿游戏行为的促进作用,本学期,我们着眼于区域游戏,重点围绕游戏材料的适宜性对幼儿游戏行为的影响进行了研讨,进一步梳理材料与幼儿角色游戏发展之间的关系,促进各年龄段幼儿游戏水平的提高。

1.小班区域活动观摩——甜蜜之家

场景:然然围着妈妈的围裙,将一根胡萝卜、一根香蕉、一支大白菜、一个洋葱洗完后,放在砧板上切了切,然后把锅拿到餐桌上炒起来,一边炒,一边菜

2

不停的掉在桌子上、地上,她把菜捡起来放回锅里,再用铲子把菜盛进盆子里,放到餐桌上。炒了六盆蔬菜水果混合菜后,她开始大叫起来:“吃饭啦!”,爸爸抱着娃娃过来吃饭。

研讨主题:娃娃家材料投放与幼儿游戏行为的关系 教师a:围裙的投放,让妈妈的角色意识明显增强了。

教师b:为什么妈妈炒菜时总会把菜炒到锅外,看这些蔬菜、水果明显较大,投放的锅比较小,材料不够匹配。

教师c:妈妈没有使用煤气灶,而是直接放到餐桌上炒菜,会不会是没有生活经验呢?

教师d:蔬菜和水果混合着炒,违背我们的生活经验,厨房里放置了水果,对小班幼儿来说,干扰比较大。

主持人:大家分析的有道理,一是材料的匹配度需要我们考虑,煤气灶、锅、菜,三者是炒菜必用品,要注意大小适度又便于幼儿翻炒;二是材料摆放的地点也会影响到幼儿的角色行为,厨房放水果,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只有干扰,没有益处;三是煤气灶建议贴上显眼的灶具图标,暗示幼儿炒菜地点,深化游戏行为。

2.中班区域活动观摩——靓宝贝发型屋 场景:

教师在发型屋投放了浴帽、废弃磁带、彩色纸、吹风机、卷发筒等,悠悠用笔拉卷彩色纸,粘贴在浴帽上便成了五彩的卷发,乐乐在用磁带粘贴一个乌黑的直发,她们把制作的发型套在画有五官的奶粉桶上。。

在没有客人光临的时候,乐乐就拿小梳子和吹风机边照镜子边摆弄自己的发型,直到客人多多光临,她的目光才从那圆镜里离开,问:“你想干什么?要不要烫个头发呀?我这里很便宜的!”。多多打量了一遍柜子上摆满的各式发模,最后跟“发型师”说:“我要那个,就是最卷的那个,我妈妈就是那样的。”接着,“理发师”便开始为“客人”忙开了,边说便坐着,“先给你洗个头,给你吹干,马上就给你烫头发了……”多多则是着急等待着发型的出炉,于是不断的问着:“好了没有?漂亮吗?我要漂亮一点的!”……“真漂亮,哈哈”,“欢迎下次再来哦!”在两个人一问一答的对话中,卷发发型终于出炉了。

研讨主题:材料投放与角色行为的促进作用。

3

教师a:以前单一缺乏新意的理发工具的投放,让幼儿在反复操作的过程中渐渐丧失了兴趣,变得无所事事,这些材料的投放,使发型屋的工作变得富有趣味性。

教师b:发型屋以前只是单纯的等待顾客上门,有了新发型,顾客的眼睛亮了,被吸引了,上门积极性提高了,促进了幼儿游戏交往行为的发展。

教师c:在发型制作的过程中,丰富的材料为幼儿提供了广阔的创意想象空间。并且简单的制作手法,既引发了所有幼儿的兴趣,又为角色区之间的互动做了良好的铺垫。

主持人:是的,之前“靓宝贝发型屋”游戏中,因为角色情节的贫乏和角色区材料单调,导致了扮演理发师和客人的幼儿之间缺少角色交往的情节和语言,更多的是对于理发工具的反复操作,逐渐的幼儿对于理发店的参与兴趣越来越淡。而新发型的制作与投放,既让发型屋的幼儿愿意参与角色扮演中,又增加了许多的交往语言。形象的材料让幼儿开始关注理发、造型的过程,享受角色游戏的快乐,有利于游戏的积极推进。

3.中班区域活动观摩——爱心医院

场景:爱心医院分发体检单,要求角色区“上班”之前都要先体检,医院一下子热闹起来。“食品店”店员成成正拿着体检表看先去检查什么科,最后,她还是根据体检表画的次序开始参与体检。每个科室坐了一位“医生”,他旁边放了相对应的检查工具,有检查牙齿的,有听心跳的,有检查视力的,成成的体检就在不同科室的进出中进行着。当轮到拿着听诊器的医生给成成听心跳时,“医生”拿着工具很认真的听了一会儿,突然着急的说道:“心不会动了,不会动了!!!”把旁边的“院长”急得马上拿着空盐水瓶说:“快,挂盐水,挂盐水!”

研讨主题:如何把简单的材料有机组合激发幼儿游戏兴趣。

教师a:把医院分成几个科室,细化医疗工具,准备了医生的白大褂,让幼儿都有明确的角色任务意识。

教师b:教师设计了一张“体检单”,合格的在自己负责的科目后面印红印,反之不做记录。在完善医院情节的同时,也让幼儿初步的尝试了简单的表格的记录。

教师c:通过“体检单”的设计,把这个主题辐射到了班级的其它角色游戏

4

关注区域游戏材料,解读幼儿游戏行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ys8q59xcc79ew80p2we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