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中医体质食疗养生实用手册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8 22:22:0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中医体质 食疗养生手册

2012年1月

济南比心比力食品有限公司

食疗养生必须讲究科学,本手册以中医体质分类与判断标准和子午流注为根本指导,集结千百年来古代名家以及现代食疗养生权威专家的食疗养生思想编写而成。具有非常高的参考和使用价值。

第一章 气虚质食疗养生

第一节 气虚质-肺气虚食疗养生

一、【定义】:

肺气虚(Deficiency of Lung Qi)是指肺气虚损,临床以咳嗽乏力、畏风自汗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多见于咳嗽、哮喘、自汗,以及西医的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气肿、肺心病等疾病。 二、【病因】:

《内经》论述了肺气虚的病因病机。隋代《诸病源候论》 阐述了汗出病候与肺气虚损,卫阳不固的关系。

宋代杨仁斋(即杨士瀛)的《仁斋直指方论》认为肺气虚进一步发展即为肺阳虚证。明代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指出肺气虚的主要症状是虚喘。清代《医学心悟》指出肺气虚有因“脾虚不能生肺”而成者。

肺气虚可由劳伤、久咳、暑热及重病之后,或脾虚不能上升清气于肺,而致肺气亏少,功能活动减弱,形成肺气虚证。 三、【表现】肺气虚多见五种表现:

(1)多少气乏力,稍有劳作则气喘吁吁,呼吸气促;

(2)使人体抗病能力低下,容易感染外邪,易于感冒,多有畏寒、流清涕之证;

(3)遇寒冷易发作鼻窦炎;

(4)常见皮肤干燥、皱缩、瘙痒,秋冬气候干燥时尤其突出;

(5)常可导致肾阳不足,使水液运行不利,出现尿频数,余沥不尽。 肺气虚又可发展为肺阳虚,前述症状更加严重,且有背寒怕冷,反复感冒等阳虚表现。如肺气虚与脾虚或肾虚同时存在,可出现浮肿,小便不利。 四、【食疗调节】:中医体质食疗养生套餐1号

适用于对本脏虚损、肺气不足。症见气短喘促,或咳嗽,声音低微,神疲乏力,血压偏低,面色淡白或自汗,舌淡苔白、脉虚无力者,当补益肺气。 五、【原方出处】:《景岳全书》

《景岳全书》六十四卷 为明代张景岳所著。《景岳全书》是记录了张景岳毕生治病经验和中医学术成果的综合性著作。共64卷,100多万字。全书包括传忠录、脉神章、伤寒典、杂证谟、脉神章、杂证谟、妇人规、小儿则、本草正、外科钤和古方八阵、新方八阵等部分,将中医基本理论、诊断辨证、内外妇儿各科临床、治法方剂、本草药性等内容囊括无遗,全面而精详。书中更首创 “补、和、攻、散、寒、热、固、因”的方药八阵分类新法。其自创的《新方八阵》载方186首,是景岳将一生之临床心得,处方体会、用药特长融于一炉。诚如其所言“此其中有心得焉,有经验焉,有补古之未备焉。” 六、【养生护理方法】:

病室应保持清静,空气流通,阳光充足,病室内避免烟尘,要注意避免哮喘的各种诱发因素。加强锻炼,多作呼吸保健操,气功锻炼。注意保护阳气,做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第二节 气虚质-脾气虚食疗养生

一、【定义】:

脾气虚证是指脾气不足,失其健运所表现的证候。 二、【成因】:

多因饮食不节,劳累过度,久病耗伤脾气所致。“脾气虚”一词出于《内经》,如《灵枢·天年》篇中有“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的论述。其后历代医家对脾气虚证进行深入研究及发挥,指出脾主运化,是气血生化之源,为后天之本。若先天禀赋不足,或素体脾胃虚弱;或后天失于调养,或饮食不节,饥饱失常,或劳倦过度,忧思日久,损伤脾胃;或年老体衰,或大病,久病之后,元气未复,失于调养,均可使脾气亏虚,运化功能失常,导致气血生化乏源,形成脾气虚证。 三、【表现】:

⑴有饮食失调、劳倦、思虑伤神,久病体虚之病理基础。

⑵有脾失健运的证候:食少、腹胀、便溏。

⑶有气虚证候: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舌淡、脉无力。 ⑷可有水湿积聚证候:浮肿、形体肥胖。 四、【食疗调节】:中医体质食疗养生套餐2号

适用于脾虚诸症:脾胃虚寒,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或口舌生疮,腹泻,

面黄肌瘦,腹胀等 五、【护理】

⑴保持精神愉快,避免过度疲劳、忧愁、悲伤.恐怖、紧张情绪和其他

因素引起的精神上的创伤。

⑵饭前少用脑,吃饭要专心,饭后稍休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⑶注意保暖,尤其是腹部的保暖,必要时经常在腹部戴一块棉肚兜。夏

季亦不可贪凉露宿。

搜索更多关于: 中医体质食疗养生实用手册 的文档
中医体质食疗养生实用手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yssm0m7yq20sz532alg3gznb0gsy200bpy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