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7 11:06:3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精选文档-----------------

尽管观察密度高,数据很丰富,但在有些情况下,仍旧难以分清被试已具备的能力和变化后的能力。

九、发展心理学收集研究资料各种方法 观察法

优点:常常可以描述自然、真实的行为,生态效度较高;被观察对象处于自然状态时,可以在现场观察记录行为,比口头报告或问卷调查客观、全面、准确

缺点:研究者想要观察的行为可能很少出现;有观察者偏差或“观察者效应”,即由于儿童意识到观察者的存在,而感到不自在,从而使行为发生变化; 访谈法

研究者通过与研究对象口头交谈,来收集访谈对象的心理特征与行为方面的数据资料,考察心理活动的规律。

特点:1.访谈者可以就被试生活的某些方面访谈,与儿童互动;2.提问可能是高度结构化或灵活的,具有研究目的和设计、实施计划。

经典研究:皮亚杰(J.Piaget)运用访谈法,考察了儿童思维的发展。

优点:1.较灵活,谈话双方可以随时改变方式,有利于寻找更多更有价值、更深层次的资料。 使用面广,对儿童、成人甚至文盲都可使用。2.能有效地收集人们的态度、知觉、意见等心理活动的资料,还可以观察访谈对象在访谈过程中的表现,可以了解访谈对象的动机和情绪。 缺点:1.对访谈结果的分析和处理较复杂,不易量化,需要专业人士来处理;2.访谈者的观点、素质容易影响访谈结果;3.访谈工作效率低,费时费力;4.对于敏感性、隐私性的问题,不易获得真实的信息。

十、胎儿期心理卫生的种类。P127 音乐胎教、抚摸胎教、言语胎教、光照胎教

可编辑

-------------精选文档-----------------

十一、动作发展对心理发展的重要意义

个体心理的起源与动作密切相关。2、从个体心理的发展历程上看,个体的心理发展是游玩逐步内化的,而动作在心里内化的过程中则起着关键的作用。3、从个体发展的生理基础以及心理各个具体方面的早期发展来看,动作作为主动能动性的基本表现形式,它使个体能够积极地构建和参与自身的发展。

婴儿的动作发展遵循的原则:头尾。远近、大小 十二、婴儿言语的发展: 各理论的基本观点、阶段(3) 1.强化说 代表人物:斯金纳

言语的获得是条件反射的建立,对言语的强化(强化依随)具有决定性作用 2.转换生成说 代表人物:乔姆斯基

语言是利用规则理解和创造的;语法规则是生成的,婴儿先天具有某种语言获得装置(LAD),它可以将普遍语法转化为个别语法;每个句子都有其深层结构(语义)和表层结构(语音等),前者通过转换规则转为后者 3.模仿说 代表人物:班杜拉

婴儿主要是通过观察学习(模仿学习)各种社会言语模式而获得言语的 4.认知说 代表人物:皮亚杰 言语发展,认知发展是基础和前提

儿童言语起源于智力,并随着认知结构的发展而发展,起源于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言语是逻辑和认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 5、相互作用论 语法发展的3个阶段

可编辑

-------------精选文档-----------------

三个阶段:单词句阶段(1~1.5岁)电报句(1.5~2岁)完整句(2岁后) 19~21个月时“词语爆炸”现象,20~30个月是婴儿基本掌握语法的关键期。 十三、托马斯、切斯气质三类型学说

容易型:约占40%,生理活动规律,有节奏;情绪愉快;容易适应新环境,讨人喜欢 困难型:约占10%,难于抚养,烦躁不安,大声哭闹,爱发脾气,不容易安抚;生理活动没规律,不容易接受和适应新环境;

迟缓型:约占15%,反应缓慢,强度小;情绪低落、安静,愉快情绪少;对外界环境和事物适应较慢,慢慢活跃起来。

另外的35%属于中间型,往往具有上述两种或三种气质类型的混合特点 十四、拟合优度模式

描述气质和环境因素是怎样共同作用,对儿童发展产生良好结果的,即气质类型的形成,关键在于父母的教养方式是否与儿童的气质特点相符合。

气质与父母教养方式的拟合优度模型启示:每一个婴儿都是带着独一无二的气质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气质无好坏之分。父母所要做的就是提供适合儿童发展的成长环境,给他们成长的力量,帮助他们迎接成长的挑战。

十五、依恋的概念及其阶段(4)及基本类型

依恋:婴儿与抚养者之间建立的相对稳定而强烈的情感联系,是儿童情感社会化的标志。 (一)依恋的发展阶段

1.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0~3个月):对所有的人作出相同的反应,无区分、无差别,没有表现出对任何人的偏爱

2.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3~6个月):对人的反应有了区别和选择性,对母亲偏爱,在母亲面前表现出更多的亲近反应,对陌生人反应较少,不怯生

可编辑

-------------精选文档-----------------

3.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6个月~2岁):对母亲更为偏爱,母亲在身边时高兴,离开时哭闹;怯生,对陌生人感到紧张、恐惧甚至哭泣

4.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阶段(2岁以后):根据特定的目的,与依恋对象形成协调的伙伴关系。

(二)依恋的类型

根据婴儿在陌生情境中的反应,可以把依恋分为三种类型:安全型、回避型、反抗型 (回避型与反抗型又称为不安全型依恋) 1.安全型依恋(约占65~70%)

母亲在场时,以母亲为安全基地,进行自由的探索和操作,对陌生人的反应积极;母亲离开时,感到焦虑、不安;当母亲回来时,寻求与母亲亲近,容易抚慰 2.回避型依恋(约占20%)

对母亲在场与否不关注,母亲离开时不反抗和紧张,母亲回来时,也不理会 3.反抗型依恋(约占10~15%)

母亲离开时,警惕、极度苦恼和反抗,短暂的分离会引起极度的反抗。当母亲回来时,既寻求与母亲接触,又反抗与母亲的接触。也称为矛盾型依恋

不同类型的依恋会产生相对持久的影响,安全型依恋的儿童个性社会性的发展通常更为健康,而不安全型依恋的儿童相对消极 十六、幼儿记忆发展的基本特点 1、记忆的范围进一步扩大

2、记忆,尤其是短时记忆的容量不断增加(短时记忆约持续30秒,在这个时间内,一个人能从长时记忆中提取的信息越多,他同时可利用的新旧信息的量也越大) 3、无意识记忆占优势,有意识记忆逐渐发展

可编辑

-------------精选文档-----------------

4、形象记忆为主,语词逻辑记忆逐渐发展

5、记忆的意识性和记忆策略逐渐发展(记忆策略和元记忆) 10~11岁的儿童基本上是自发应用归类策略以提高记忆效果的

十七、幼儿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1.具体形象性思维为主;2.具有初步的抽象概括性;3.言语的作用日益增强。 十八、幼儿游戏的分类

1、皮亚杰根据认知发展阶段把游戏分为: (1)练习游戏阶段(0-2岁) (2)象征性游戏阶段(2-7岁) (3)规则游戏阶段(7-11、12岁)

2、帕腾按照儿童社会性发展把游戏分为六种 : (1)无所用心的行为 ; (2)旁观者行为 (3)独自游戏 ; (5)结伴游戏 ;

(4)平行游戏 (6)合作游戏

十九、幼儿自我评价的特点

1、从轻信成人的评价到自己独立评价2、从对外部行为的评价到对内 心品质的评价3、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到比较细致的评价4、从带有极大 情绪的自我评价到初步客观地评价5、开始以道德行为的准则进行评 价。

自我控制的发展

自我控制能力在3~4岁儿童中还不明显。从

缺乏自我控制到有自我控制的转折年龄是4~5岁。5~6岁儿童

可编辑

搜索更多关于: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的文档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整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yx618w3wd5uqa87qzsz8c83h0epg601699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