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齿轮传动机构的装配与调整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4 14:11:3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3.齿轮传动机构的装配与调整

齿轮传动是各种机械中最常用的传动方式之一。齿轮传动可用来传递运动和转矩,改变转速的大小和方向,还可把转动变为移动。

齿轮传动在机床、汽车、拖拉机和其他机械中应用如此广泛,是因为它具有以下一些特点:保证一定的瞬时传动比,传动准确可靠;传递的功率和速度范围大;传动效率高;使用寿命长及结构紧凑、体积小等。但是,它也有一些缺点,如齿轮传动噪声大、传动不如带传动平稳、不宜用于大距离传动、制造装配要求高等。 (1) 齿轮传动的种类。齿轮传动有渐开线圆柱齿轮传动、锥齿轮及准双曲面齿

轮传动、圆弧齿轮传动、圆柱齿轮传动等。齿轮传动的种类如图2-95、2-96所示。其中直齿轮(见图2-95a、2-95b、2-95c)、斜齿(见图2-95d)和人字齿圆柱齿轮(见图2-95e),用于两平行轴的传动;直齿(见图2-96a)、斜齿(见图2-96b)和弧齿锥齿轮(见图2-96c),用于两相交轴之间的传动;交错轴写齿轮(见图2-96d)和准双曲面齿轮(见图2-96e),用于相错轴之间的传动。此外还有可将旋转运动变为直线运动的齿轮齿条传动(见图2-95c);轴间距离小时,可采用更为紧凑的内啮合齿轮传动(见图2-95b)等。

(2) 齿轮传动机构的精度要求

1)齿轮的加工精度。齿轮加工时,由于种种原因,使加工出来的齿轮总是存

在不同程度的误差。制造误差大了,精度就低,它将直接影响齿轮传动的运转质量和承载能力;而精度要求过高,将给加工带来困难。根据齿轮使用的要求,对齿轮制造精度提出下面四方面的要求:

① 运动精度。运动精度决定齿轮在转动一周范围内转角的全部误差数值,

要求齿轮在一转范围内,最大转角误差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规定齿轮的运动精度是为了保证齿轮传动时有正确的传动比。

② 工作平稳性。工作平稳性决定齿轮在转动一周内转角误差值中多次重复

的数值。齿轮在转过一个很小的角度时(例如一个齿),它的转速也是忽快忽慢的,即也存在着理论转角和实际转角之差。这种转角差,在齿轮旋转一周中,变化的次数非常频繁,多次周期性的出现,因而引起冲击、振动和噪声,使齿轮传动不平稳。简言之,运动精度是指齿轮在转

动一周中的最大转角误差,而工作平稳性则是指瞬时的传动变化,两者是有区别的。

③ 接触精度。接触精度决定齿轮传动中啮合齿面接触半点的比例大小。齿

面接触是否良好直接影响齿轮的承载能力和齿轮工作的寿命。 ④ 齿侧间隙。在齿轮传动中,相互啮合的一对齿轮在非工作齿面留出的一

定间隙称为尺侧间隙。齿侧间隙不是一项精度指标,而是需要按齿轮工作条件的不同,确定不同的齿侧间隙。齿侧间隙的作用是使润滑油流通、补偿齿轮制造和装配误差、防止因受热膨胀或受力变形而使齿轮运转时咬住。对于侧隙的要求按使用场合的不同来区分:仪器中读数齿轮的侧隙一般为零值;经常正反转、转数不高的齿轮侧隙可小些;一般传动齿轮采用标准侧隙;高速高温传动齿轮的侧隙可较大些。

2)齿轮的精度等级。根据GB/T10095.1-2001和GB/T10095.2-2001国家标准,

对齿轮及齿轮副规定13个精度等级,其中0级精度最高,其余各级精度依次降低,12级精度最低。齿轮副中两个齿轮的精度等级一般相同。若齿轮副中两个齿轮的精度等级不同,则按其精度较低者确定齿轮副的精度等级。3~5级属于精密级;6~8级属于中精度级,常用于机床中;9~12级为低精度等级。

齿轮的传动精度,按照要限制的各项公差和极限偏差,可分为三个公差组。第Ⅰ组为运动精度,影响传递运动的准确性,用限制齿圈径向圆跳动公差、公法线长度变动公差等来保证;第Ⅱ组为工作平稳性精度,影响传递运动的平稳性、噪声和振动,一般用限制齿距和基节极限偏差以及切向和径向综合公差来保证;第Ⅲ组为接触精度,影响齿面载荷分布的均匀性,一般用限制齿向公差、接触线公差等来保证。这三个组的精度标准指标,按使用要求的不同,允许采用相同的精度等级,也允许采用不同的精度等级。

3)齿轮副的接触精度。它是用齿轮副的接触斑点和接触位置来评定的,见表

2-9。所谓接触斑点就是装配好的齿轮副,在轻微的制动下运转后齿面上分布的接触擦亮痕迹。接触痕迹的大小是在齿面展开图上用百分表来计算的,见表2-10。接触斑点的分布位置应趋近齿面中部,齿顶和两端部棱边处不允许接触。

4)齿轮副的侧隙。装配好的齿轮副,若固定其中一个齿轮,另一个齿轮能转

过的节圆弧长的最大值,称为圆周侧隙。齿轮副的侧隙要求应根据工作条件,用最大极限侧隙与最小极限侧隙来规定。侧隙要求是通过选择适当的中心距偏差、齿厚极限偏差(或公法线平均长度偏差)等来保证。标准中规定了14种齿厚(或公法线长度)极限偏差,代号分别为C、D、E、F、G、H、J、K、L、M、N、P、R、S,其极限偏差值依次递增,如图2-97所示。

(3)齿轮传动机构的装配和检修 1)技术要求

①齿轮孔与轴配合要适当,不得有偏心或外协现象。

②保证齿轮油准确的安装中心距和适当的齿侧间隙。间隙过小,齿轮转动不灵活,甚至卡齿,会加剧齿面的磨损;间隙过大,换向空程大,而且会产生冲击。 ③ 保证齿面有一定的接触面积和正确的接触部位。接触部位与接触面积是

互相联系的,接触部位不正确也反映了两啮合齿轮的相互位置误差。 ④ 滑动齿轮不应有卡住和阻滞现象。变换机构应保证准确的定位,齿轮的

错位量不得超过规定值。

⑤ 对转速高的大齿轮,装配在轴上后还应做平衡检查,以避免过大振动。 装配的技术要求主要决定于传动装置的用途和精度,并非对所有齿轮传动装置都要求一样。如分度机构中的齿轮传动主要是保证运动精度,而低速重载的齿轮传动主要要求是传动平稳等。

2)圆柱齿轮传动机构的装配。装配圆柱齿轮传动机构,一般可按下述顺序进行:把齿轮装在轴上;把齿轮轴部件装入箱体中。

①齿轮与轴的装配。齿轮是装在轴上工作的,轴安装齿轮的部位应光洁并符合图样要求。齿轮在轴上可以空转、滑移或固定连接。常见的几种结合方法如图2-98所示。

在轴上空转或滑移的齿轮,与轴为间隙配合,装配后的精度主要取决于零件本身的加工精度。这类齿轮的装配比较方便,装配后,齿轮在轴上不得有晃动现象。

在轴上固定的齿轮,通常与轴为过渡配合或少量过盈配合,装配时需加一定

外力。压装时,要避免齿轮歪斜和产生变形等。若配合的过盈量较小,可用手工工具敲击压装,过盈量较大的,可用压力机压装或采用热装法进行装配。

将齿轮安装在轴上,常见的误差是齿轮的偏心、歪斜和丢安眠未贴紧轴肩(见图2-99)。精度要求高的齿轮传动机构,在压装后需要检查。检查其径向圆跳动和端面圆跳动误差。径向圆跳动误差的检查方法如图2-100所示。将齿轮轴支持在V形架或两顶尖上,使轴与平板平行,把圆柱规放在齿轮的轮齿间,将百分表测量头抵在圆柱规上,从百分表上得出一个读数。然后转动齿轮,每隔3~4个齿重复进行测量,测得百分表最大读数与最小读数之差,就是齿轮分度圆上的径向圆跳动误差。

端面圆跳动误差的检查方法(见图2-101)。用顶尖将轴颈在中间,使百分表测量头抵在齿轮端面上,在齿轮轴旋转一周范围内,百分表的最大读数与最小读书之差即为齿轮端面圆跳动误差。

这里还要指出,安装在非剖分式箱体内的传动齿轮,将齿轮先装在轴上后,不能安装进箱体中时,齿轮与轴的装配是在装入箱体的过程中同时进行的。齿轮与轴为锥面配合时(见图2-102),常用语定心精度较高的场合。装配前,用涂色法检查内外锥面的接触情况,贴合面不良的可用三角刮刀进行修正,装配后,轴端与齿轮端面应有一定的间隙?。

②将齿轮轴部件装入箱体。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工序,装配方法应根据轴在箱体中的结构特点而定。为了保证质量,装配前应检验箱体的主要部件是否达到规定的技术要求。检验内容主要有:孔和平面的尺寸精度及几何形状精度;孔和平面的表面粗糙度及外观质量;孔和平面的表面粗糙度及外观质量;孔和平面的相互位置精度。前两项检验比较简单,这里就孔和平面的相互位置精度检验方法介绍如下:

同轴线孔的同轴度误差的检验。在成批生产中,用专用检验心轴检验,若心轴能自由地推入几个孔中,表明孔的同轴度误差在规定范围之内。对精度要求不高的孔,为减少专用检验心轴数量,可用几副不同外径的检验套配合检验(见图2-103)。

若要确定同轴度误差值,可用检验心轴及百分表,如图2-104所示,在两孔中装入专用套,将心轴插入套中,再将百分表固定在心轴上,转动心轴

搜索更多关于: 齿轮传动机构的装配与调整 的文档
齿轮传动机构的装配与调整.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yy3e9xvwz4n25q6n29e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