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8 14:26:3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拔火罐法

拔罐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热力,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穴位上,造成局部淤血现象,达到温通经络、祛风散寒、消肿止痛、吸毒排脓为目的的一种技术操作。 【评估】

1. 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2. 患者体质及实施拔罐处的皮肤情况。 3. 心理状况。 【目标】

1. 缓解风寒湿痹所致的腰背酸软、虚寒性咳喘等症状。 2. 用于疮疡及蛇毒咬伤的急救排毒等。

【禁忌症】

1. 高热抽搐及凝血机制障碍者。 2. 皮肤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处。 3. 孕妇腹部、腰骶部均不宜拔罐。

【告知】

1. 治疗过程中局部可能出现水疱。

2. 由于罐内空气负压吸引的作用,局部皮肤会出现与罐口相当大小的紫红

色瘀斑,数日后自然消失。

3. 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水疱或烫伤。

【用物准备】

治疗盘,火罐(玻璃罐、竹罐、陶罐),止血钳、95%酒精棉球,打火机,小口瓶等。 【操作程序】

1. 核对医嘱,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向病人解释并取得合作。 2. 取合适体位,暴露拔罐部位,注意保暖。 3. 遵医嘱选择拔罐部位。

4. 点燃的火焰在火罐内转动,使其罐内形成负压后并迅速扣至已经选择的拔罐部位上,待火罐稳定后方可离开,防止火罐脱落,适时留罐。 5. 拔罐过程中要随时观察火罐吸附情况和皮肤颜色。 6. 操作完毕,协助患者衣着,整理床单位,安排舒适体位。 7. 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 【护理及注意事项】

1. 拔罐时应采取合理体位,选择肌肉较厚的部位。骨骼凹凸不平和毛发较

多处不宜拔罐。

2. 操作前一定要检查罐口周围是否光滑,有无裂痕。 3. 防止烫伤,拔罐时动作要稳、准、快,起罐时切勿强拉。 4. 起罐后,如局部出现小水泡,可不必处理,可自行吸收。

5. 如水泡较大,消毒局部皮肤后,用注射器吸出液体,覆盖消毒敷料。 6. 使用过的火罐,应消毒后备用。

湿敷法

湿敷法是将无菌纱布用药液浸透,敷与局部,以达到疏通腠理、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等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 【评估】

1. 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 2. 患者体质及湿敷部位的皮肤情况。 3. 心理状况。

【目的】

搜索更多关于: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 的文档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yz6o2uioa4qfr01784a35m4y31es80159m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