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大家好,我今天讲的专题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我参考的书目有:
1,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2,张耀灿,郑永廷等著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 3,陈秉公著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4,苏振芳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 5,仓道来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
这里我不想把这五本书的所有观点, 治教育目标的集中论述部分进行讲解。
举个列子,比如说这五本书都讲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含义” 义”只有一本书提到。那我就讲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
,而“目标确立的意
一一罗列,逐一讲解。我想根据这五本书对思想政
而目标确立的意义就不做详细阐述。
为了方便一目了然的找到 5本书的集中讲解部分(3本以上),我列了一个表格。 参考书目 教育部 涉及目标问题 ①目标确立的意义②目标的含义与确立依据③目标的类型与特性④目标的内 容和实施 ①目标的含义②目标确立的依据③目标层次结构 时间的分类) 陈秉公 苏振芳 张耀灿 (内容)④目标发展结构(按 ①目标的含义②设计依据③设计原则④目标的内容 ①目标的含义②确定原则③确定方法④实施过程 ①目标的含义②确定依据③目标类型④目标德尔内容 仓道来 一、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含义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部: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指教育者根据社会的要求与人的发展要求, 活动使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在一定时期内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一定时期内实施思想政治教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陈秉公: ------------------ ,就是教育者在一定时期内,进行各项思想政治工作,在受教 育者思想品德,心理素质,人格及行为实践等方面所要达到的预想结果。
苏振芳: ------------------- ,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者通过在一定时期内一定条件下所进行的 有目的的活动,预期在教育对象的思想和行动上要达到的状态。
仓道来: ------------------- ,指教育主体期望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教育客体的思想品 德,政治素养,心理素质以及行为人格等方面所要达到的境界, 施的思想政治教育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即一定时期,一定阶段所实
评述:通过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5位教授都把“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理解为“一段时期内,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所要达成的预期结果”
。但是在具体的目标内容上有些区别,如教育部强
调“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而陈秉公,仓道来,苏振芳等在强调“思想政治品德”的 同时,还强调受教育者的“心理素质和人格行为”等。
二.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确立依据
5本参考书中都是从“社会”和“个体”两个方面来考虑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确立依据的。
教育部:
1,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
1
2,教育对象的思想政治品德现状和发展需要 3,历史实践的依据
4,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外部环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内部环境包括
和实现目标中,单位或部门的人力,物力,形象力的条件 位领导和群众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基础)
1,在制定
2,前期目标的完成情况 3,本单
1,3,4 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中的前两点都是从“社会”角度来考虑的。 2和 4的内部环境中得第三点是从“个体”角度来考虑的。 张耀灿
1, 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根本依据) 始终服从和服务于党和国家的总的奋斗目标和根本任务
2, 适应人的发展需要 人的发展不仅包括体力和智力的发展,而且包括社会化所必需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发展。
既要考虑受教育者思想道德品质发展的现实状况, 又要考虑受教育者思想道德品质发展的未 陈秉公
1, 社会依据 2, 文化依据 3, 时代依据 4, 身心依据 5, 理论依据
1 是从“社会”角度考虑的。陈教授在阐述“文化依据”和“时代依据”时是强调文化 和时代在塑造人格
中的作用,是适应人的发展需要的。所以 2,3,4,5 点都可以归为从“个体” 角度考虑的。 仓道来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确立要适应和满足教育对象和社会发展的双重客观需要。
适应和满足教育对象的需要的理论依据就是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依赖于人的综合素 质的不断提高, 人的综合素质有包括 1,思想道德素质 2,科学文化素质 3,心里身体素质 4, 审美素质。正好对应德智体美。
适应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的现实依据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看出教授们都是从“社会”和“个体”两个角度来考虑目标确立 依据的。虽然表达上有所区别,但本质上是一致的。 三、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内容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内容, 5 位教授明显有两种不同的倾向。一个是以张耀灿,仓 道来位代表的把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内容分为“社会目标”和“个体目标”两个层面;一个 是着重阐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内容的“个体目标”层面,如教育部,陈秉公。
张耀灿
张教授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层次结构, 我对这个目标层次结构的理解就是思想政治教育 目标的内容。
1, 个体目标 培养“四有”新人是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目标的总的要求,它包含着不同层次的个体目标。
①
思想素质②政治素质③道德素质④心理素质 这里不想把内容展开来讲,这样即费时又费力,大家可以自己借书看。
2, 社会目标
① 经济目标。
大家都知道, 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 通过提高生产力中人的因素的素质, 促进生 产力的发展, ② 政治目标。
维护社会制度和政治稳定, 巩固国家政权, 促进国家政治生活的发展与进步, 在我国还 要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加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③ 文化目标。
促进社会的文化发展, 建设与社会经济, 政治发展相适应的精神文明, 提高全民族的思 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 仓道来
2
1, 个体目标
社会主义公民人格,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2, 社会目标
着重讲的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教育部
1, 总的目标内容。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 (又具体分了 6 个方面) 2, 细化的目标
内容。 10 个方面
具体内容就不展开了, 太多。 我想说的是不管是 “总的目标内容” 的 6 个方面, 还是“细 化的目标内容” 的 10个方面,都是从满足人的发展的方面阐述的, 也就是只是 “个体目标” 。 陈秉公
1, 培养社会主义思想品德 2, 塑造社会主义理想人格
3, 引导积极正确的行为实践 以上三点,也是着重阐述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人的发展方面的目标。
评述: 为什么会出现两种不同倾向的状况呢?我个人以为,
这可能是教授们在思考思想政治
教育目标内容时, 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了。 比如说, 从狭义上把思想政治 教育活动理解成学校思想政治教育, 强调对受教育者的培养, 于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内 容就着重的阐述其 “个体目标” 层面。 而把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从广义上理解, 不仅突出思想 政治教育活动对受教育者的作用, 而且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社会作用, 这就会产生 “社 会目标”和“个体目标”两个层面。
但是,我认为, 既然我们在讨论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确立依据时,
都是从“社会” 和“个
人”两个方面来阐述的, 那么在阐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内容时, 就应该对 “社会” 和“个人” 两个层面都要有所反映。 所以, 我支持张耀灿和仓道来的观点,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内容应分 为“社会目标”和“个人目标”两的方面。
四、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类型 一句话,标准不同,划分的类型也就不同。
教育部 : 1,按时间划分,近期目标,中期目标,远期目标, 2,按重要程度划分,主要目标,次要目标 等等,书上共说了 5 种,这里不多说了。
张耀灿: 目标发展结构,我把它理解成按时间标准分的类。近期目标,中期目标,远期目标。 仓道来 :
1, 依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人数多寡分为:社会目标,群体目标,个体目标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