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名称: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悲怆》-----第一乐章的演奏分析
一、研究背景 1)、选题的依据:
理论意义:贝多芬创作的32首钢琴奏鸣曲在西方音乐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钢琴艺术史的高峰,通常被钢琴家们奉为“圣经” 。它所具有的价值和魅力在于均衡地反映了贝多芬整个音乐创作生涯的各个时期,体现了他一生所经历的漫长的音乐和精神之旅,并将一个时期的社会的潇洒和优雅,完美地展示了一种特定的音乐形式在天才作曲家手中所能达到的高超的技巧和丰富的变化。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具有自传性质,学习它们有利于我们认识贝多芬各个时期的思想并对我们具有指导意义。我们只有广泛地了解了贝多芬琴奏鸣曲的风格特征,才能更好地演奏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也更好地诠释贝多芬作品的灵魂。
《悲怆》奏鸣曲是作为贝多芬第一阶段创作期的必须提及的重要的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代表作品。
实际意义:继巴赫之后,贝多芬的32首钢琴奏鸣曲是钢琴艺术的高峰,对后世影响深远。贝多芬的32首钢琴奏鸣曲已经成为每一个钢琴演奏者的必弹曲目。他的32首钢
琴奏鸣曲为奏鸣曲这种体裁做出了历史性的重要贡献,标志着奏鸣曲进入成熟的发展时期。它的巨大价值在于发展和提高了现代钢琴音乐的表现力,使作品超越了时代,成为人类宝贵文化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
《悲怆》第一乐章。C小调,快板。主要以奏鸣为主,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以雄浑的重板和断奏,给人以深邃、凝重,热血沸腾的感觉。第二部分则富于流动感。该乐章已经做为钢琴演奏考试(10级)的弹奏曲目,用于判断演奏者对乐曲和创作者本身的理解。
2)、国内外有关本选题的研究动态
迄今为止,国内外关于贝多芬奏鸣曲的研究动态有很多。其中大多数都是研究贝多芬的演奏技术及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中的许多创作性的技巧,结构等等。例如1994年厦门大学的郑兴三撰写的《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研究》就从曲式结构,演奏技术等方面对贝多芬的32首钢琴奏鸣曲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像John N. Burk原著,梁友梅翻译的的《贝多芬的命运与创作》里面就有讲到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只不过没有特别详细,只是将每首奏鸣曲的背景讲述了下。讲述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最为详细的应该就是1989年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克里姆辽夫写的《论析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了。书中对贝多芬的32首奏鸣曲每首都进行了特别详细的解析,从奏鸣曲的曲式结构到旋律、和声及技术等等各方面都有着极
为详细的解读。而《悲怆》作为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中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一首奏鸣曲,也是有许多人对其进行研究的。例如1999年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罗曼罗兰写的《贝多芬传》就有写到过《悲怆》。不过书中主要写的并不是他的技术而是他的大无畏精神。许许多多的前辈都曾研究过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有的还著成了书,这些研究资料给我的启示非常大。使我研究这个课题顺利许多。
自己的见解:虽然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的研究已经很多了,但是大多数研究中心都放在了他的中后阶段时期的作品。当然,研究《悲怆》的作品也不少。但大多数是期刊,或是在书籍中粗略带过,在本课题研究中经着重分析《悲怆》的第一乐章。我将通过作者的创作背景:社会背景,生活环境及技术专业环境方面的分析来阐述贝多芬的演奏理论基础。并且系统的、清晰地分析悲怆第一乐章的演奏技巧分析。当然,详细地分析一首钢琴曲他的音乐表达分析也是不可少的。 二、研究内容
一、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演奏理论基础 (一)、贝多芬作品创作的社会背景分析。 (二)、贝多芬作品创作的生活环境分析。 (三)、贝多芬作品创作技术的专业环境分析。 二、《悲怆》第一乐章的演奏技巧分析
(一)、《悲怆》第一乐章中的力度变化的控制分析。
(二)、《悲怆》第一乐章中的速度变化的控制分析。 (三)、《悲怆》第一乐章中各种奏法的演奏分析。 三、《悲怆》第一乐章的音乐表达分析 (一)、《悲怆》第一乐章的音响效果分析。 (二)、《悲怆》第一乐章的主题的表达分析 (三)、《悲怆》第一乐章的结构的表达分析。 三、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研究方法:
收集各位前辈撰写的有关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以及《悲怆》的论述或者书籍,以期了解贝多芬的演奏技术及音乐表达等。 技术路线:
收集整理资料→分析资料→论文写作 实验方案:
根据论文的题目搜索相关的文献资料。根据以上研究方法及指导老师的分析和自己的理解,通过实践与理论统一完成本论文的写作。 可行性研究
1. 具备进行该项研究的理论基础与能力:本人在大学期间师从外教老师以及王卉老师下主修钢琴,大学期间修习了《和声学》、《音乐作品分析》、《复调》以及《西方音乐史》等能有效帮助我了解贝多芬奏鸣曲的课程。而且我自己也搜索和浏览了大量有关贝多芬音乐作品分析的论文。对贝多芬
奏鸣曲有一定的了解。
2. 具备进行该项研究的客观条件:可以向导师请教、汲取前辈的研究心得;可以向学科老师请教,完善相关领域的知识;现已从学校图书馆和中国知网收集到较多与论题相关的资料。
四、进程安排和采取的主要措施 进度安排:
1 依据论文参考选题,作好论文先期搜集工作; 2 选题,写开题报告;
3 开题报告定稿,接受毕业论文任务书; 4 论文写作阶段完成初稿并接受论文中期检查; 5 修改论文阶段; 6论文答辩。 措施:
1、在图书馆和上网查阅相关资料文献; 2、真理原有资料;
3、请教知道老师,与同学交流探讨本论题 五、主要参考文献(不少于10篇)
John N. Burk著 梁友梅 译:《贝多芬的命运与创作》 天同出版社
郑兴三.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研究.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1994.
克里姆辽夫.浅析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丁逢辰,译.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1989.
邵义强.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剖析.台北:全音乐谱出版社, 1983.
魏廷格.钢琴学习指南.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 罗曼罗兰 贝多芬传.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霍夫曼著 李素心译 论钢琴演奏.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XX
于润洋 西方音乐通史.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XX 唯民 贝多芬论.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