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乘法运算定律课堂实录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9 3:23:4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一、回顾自学 1.揭题思考

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想到了什么? 生1:乘法运算定律难吗?

生2:乘法运算定律和加法运算定律一样吗?有什么不同吗? 生3:乘法运算定律有几种呢? 生4:乘法运算定律我能学会吗?

师:同学们特别会提问题,你们都是和之前学习的加法运算定律进行比较,学完这节课后请你来解答这几个问题。

【设计意图:“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这是爱因斯坦从事科学研究的宝贵经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学生学习知识,获取知识的基本能力,设计问题的情景,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兴趣。及时鼓励、肯定学生提出的问题,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提出问题的兴趣。】

2.自学交流

师: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开始今天的学习。请你将书轻轻的翻到第33页,仔细看33页、34页、35页的内容,看明白了,并且回想昨天在家的预习情况,想清楚了之后与小组的同学说说你是怎样来学习的,在预习时遇到了哪些不懂的问题,还有哪些收获。之后请几名同学为大家讲解学习的内容。学生分小组交流,老师巡视,并与学生交流。

【设计意图:明确学习内容,指导学生预习。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二、展示交流

1.学习乘法交换律。

师:同学们讨论的特别激烈,说明了预习的收获很多啊。下面请一组的同学来为大家讲解。有请小纪小组。

生1:我们组来为大家讲解乘法交换律。请看这幅图,图上画的是植树节就要到了,育才小学开展了一年一度的植树活动,组织同学们在郊外的小山坡上植树,同学们有的挖坑,有的浇水,还有的培土,干得热火朝天。从这幅上我收集到的数学信息是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里4人负责挖坑、种树,2人负责抬水、浇树。根据收集的数学信息我提出的问题是“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多少人?”我讲完了,同学们听懂了吗?还有什么补充吗?

全体学生:听懂了,没有补充。

生2:我来解答上一名同学提出的问题。我用4×25=100(人) 也可以用25×4=100(人)因为有25个小组。每个小组中有4人负责挖坑、种树,求一共有多少人负责挖坑、种树,也就是求25个4是多少?所以用乘法来计算。我讲完了大家听懂了吗?还有补充吗?

其他学生:我认为4×25和25×4都可以,我们以前学习乘法的意义时就学习了。

生2:谢谢你的补充。请下一个同学为大家讲解。

生3:因为刚才的同学强调了4×25和25×4的积是相等的,就可以写成4×25=25×4、形式。那么在乘法中是不是所有的算式都可以交换因数的位置呢?

1

我举例来说明,如5×6=30 6×5=30 所以5×6=6×5 12×4=48 4×12=48 所以12×4=4×12。同学们你们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

其他学生1:100×56=5600 56×100=5600 所以100×56=56×100。 其他学生2:7×8=56 8×7=56 所以7×8=8×7。 生3:例子举得很好。我就讲到这。

生4:请同学们仔细的看看这些例子,具备共同之处是: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可以用字母表示a×b=b×a 。同学们我们组讲完了,你们听懂了吗?还有什么补充吗?

其他学生:我给你们组补充一点,在乘法中两个数相乘可以交换因数位置,三个数,四个数??连乘的都可以交换因数的位置。

其他同学:在计算的时候,一般是把相乘之后能凑整的数交换位置先算,这样比较方便。

生4:谢谢同学们的补充。

师:感谢四名小老师精彩的讲解。再次给予掌声。我们以前学习乘法时就知道乘法中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通过今天的学习知道了这是乘法运算定律,叫乘法交换律。乘法交换律对我们的学习有什么作用呢?

生1: 可以使计算简单。

生2:可以进行乘法的验算,使得计算更加准确。

师:哦,可以进行验算啊,那么请你看书上第35页的做一做第一小题,先计算,再运用乘法交换律进行验算。在书上做,然后汇报。

【设计意图:学生在自己预习的基础上为同学们讲解,对讲解的同学进行鼓励,激励他们对学习的热情。对其他补充、质疑的同学也给与肯定。把学习的热情推上高潮。让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把主体地位交给学生,老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合作者。】

2.学习乘法分配律。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自学和同学讲解学习了乘法交换律,学习的特别清楚、明白。接下来我们来学习例2乘法分配律,有请雨涵小组的四名小老师来为大家讲解。

生1:请同学们来看主题图,同学们在植树的场面。图上给出的信息: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要种5棵树,每棵树要浇2桶水,根据这些信息我提出的数学问题是:一共要浇多少桶水?请我们组的同学来解答。

生2:我用两种方法来解答的,一种是我先求一共种了多少棵树。用25×5=125(棵)每棵树要浇两桶水,125棵树就要用125×2=250(桶)列综合算式就是(25×5)×2。另一种方法是每组要种5棵树,每棵树要浇两桶水,先求每组5棵树要浇多少桶水,用5×2=10(桶),再求25组种的树要浇多少桶水。用25×10=250(桶)。列综合算式应该是25×(5×2)。我讲的大家听明白了吗?还有什么补充吗?

其他学生:你用了两种方法来解答的,解答之后应该进行观察、分析。哪种方法更好一些。我认为第二种方法好一些,因为先算的是5×2=10非常的简单。

生2:我接受你的补充,我明白了,下次一定注意,谢谢你。有请我们组下一位同学讲解,

生3:刚才这名同学补充的很好,我请同学们再看看这两种解答的方法,都是用乘法来解答的,只是乘的顺序不同,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他

2

们相乘的结果是一样的,就像这样的算式我再举两个例子:(7×8)×5=7×(8×5), (12×4)×5=12×(4×5),同学们再举两个这样的例子好吗?

其他学生:(7×25)×2=7×(25×2)。 其他学生:(9×6)×5=9×(6×5)。

生3:通过观察这些例子我们发现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就叫乘法结合律。可以用字母表示:(a×b)×c=a×(b×c)。我讲完了,同学们有什么补充吗?还有什么问题吗?

其他学生:我有个问题,乘法结合律的字母表示(a×b)×c=a×(b×c)中,(a×b)×c为什么要用括号呢?也没有改变运算顺序啊?

生3:这个问题我不会解答,同学们谁能帮助解答一下!请张泽奇来解答。 其他学生:(a×b)×c中加上括号了,但并没有改变运算顺序,加上了就是为了让我们更加清楚知道先把前两个数先乘,就是起到强调的作用。

生3:谢谢你,同学们听明白了吗? 其他学生:明白了。

生3:谢谢大家,请我们组最后一个同学讲解。 3.加法、乘法运算定律对比。

生4:今天我们学习了乘法的两个运算定律----乘法结合律、乘法结合律。前几天我们学习了加法运算定律-----加法结合律、加法结合律。那么他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加法结合律、加法结合律都是加法的,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都是乘法的,他们在计算顺序上都一样。我们组讲完了。谢谢大家!

师:这四个小老师很称职啊,讲解的清楚、明白。同学们你们听懂了吗? 生:明白了。

师:这组同学讲解了乘法结合律,并进行了加法运算定律与乘法运算定律的对比,得到了加法结合律和乘法结合律,加法结合律和乘法结合律很相似,计算的顺序是一样的,就是运算符号不同。我们在做题时就要更认真,看清楚运算符号,仔细检查。(老师一边讲解一边放映课件,演示说明)同学们你们记住了吗?

【设计意图: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很相似。学生的今后做习题时会大量的接触到,有很多的时候易混淆,分辨不清。在这里应放在重点内容进行强调。避免今后的错误。教师的总结应该是重点内容,或是学生们易错的知识。学生通过预习就弄懂的,简单的教师就不要讲了。把握住教师要讲解的尺度。】

三、及时巩固 1.实践运用

师:就请同学们用我们刚才学习的知识来解答书上35页做一做的第二题。 学生在书上做,一人汇报答案。 2.反馈强化

书上37页 1、2题

师:找五名同学来汇报第二题的答案。 生汇报答案。 师:这些题中请你仔细看第二题和第四题,为什么要把4交换位置和25乘,为什么把125和8先乘呢?

生:那是因为25×4=100 125×8=1000 把他们先算很方便。

师:同学们你记住了吗?以后再算题的过程中遇到25就找4,遇到125就找8,因为他们能凑整。

3

3.当堂反馈

师:同学们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掌握的怎么样呢?让我们来检测一下。 全班同学完成检测试卷

【意图: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有困难的同学要进行跟进辅导,也为“作业激励”提供依据。】

师:这节课同学们通过独立预习,积极思考,共同探索研究,学会了这么多知识,真了不起。请你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1:这节课我学会了乘法运算定律中的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生2:这节课我知道了乘法运算定律和加法运算定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做题时要注意。

生3:我学会了在计算时能用到简便算法的就很简单了。 ?? 师:同学们的收获真不少,还有好多同学想说说,时间关系就不一一说到了,请你们将自己的收获写在书上,不断积累学习的方法和经验,让数学变得越来越有趣。

【设计意图:课堂总结特别重要,在课堂上几个同学说说自己的收获,时间有限,但绝不能让课堂总结流于形式,在课堂上没有说收获的同学就在书上写出这节课的收获。培养学生善于总结的好习惯。】

4

搜索更多关于: 乘法运算定律课堂实录 的文档
乘法运算定律课堂实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zbcf0ou8v9uewu2soha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