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交大理工学院2010 -2011 年度第1学期试卷
《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课程 课程类别:必 闭卷 B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分数 总 分 切后果。 评卷人 一 的 起:引名此签由生担学 承 , 性 重 严 的 弊 作 、号纪学违 试 考 道 知 并 , 律级纪班场 考 守 遵 格 严 将 我 : 诺业承专
一、 说明下列符号及牌号的名称、含义:(每题2分,10分) 得分 1、?b :抗拉强度,试样被拉断前的最大承载能力。 2、?10 :原始长度等于原始直径十倍的试样的伸长率。 3、45 :含碳量为0.45%的优质碳素结构钢 4、T8 :含碳量为0.8%的优质碳素工具钢 5、W18Cr4V :钨系高速钢。
得分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1、固溶体的晶体结构特点是( A )
A.与溶剂相同 B.与溶质相同 C.形成新的晶型 D.保持各自的晶型2、钨的再结晶温度为1200℃,对钨来说在1100℃的温度下进行的加工属于( B )
A.冷加工 B. 热加工 C. 液态加工 D.以上都不是 3、金属结晶时,用向液态金属加入某种难熔杂质来有效细化晶粒的方法称之为( B )。
A. 固溶处理 B. 变质处理 C. 调质处理 D. 球化处理 4、以下板料冲压工序中,不属于分离工序的是( D )
A.修整 B.落料 C.冲孔 D .翻边 5、车刀的前角?0是在( B )中测量的。
第 1 页 共 3 页
A.在基面中测量 B.在主剖面中测量 C .在切削平面中测量。
6、过冷奥氏体向珠光体的转变是( A )
A.扩散型转变 B.半扩散型转变 C.非扩散型转变 D.无法确定
7、具有下列碳质量分数的铁碳合金,流动性最好的是( C ) A.3.5% B.4.0% C.4.3% D.5.0% 8、下列材料中,焊接性最好的是( A )
A.低碳钢 B.中碳钢 C.高碳钢 D.有色金属
四、是非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得分 1、物质从液态到固态冷凝的过程称为结晶。 ( F ) 2、合金的组成相中,金属化合物为强化相。 ( T ) 3、钢的化学热处理是一种仅对工件表面层进行淬火,从而改变表层组织力学性能。 ( F )
4、合金元素溶入铁素体产生固溶强化的作用,从而改善力学性能。 ( F )
5、熔合区和过热源是焊接接头中最薄弱的部分,是焊接结构硬坏的发源地。 ( T )
6、自由锻能方便地锻制出肋板和凸台的零件。 ( F )
7、在铸件厚大,且最后凝固的部位易产生缩孔。 ( T ) 8、有色金属材料的精加工常采用磨削。 ( F ) 9、车刀的主偏角Kr是在基面中测量的。 ( F )
10、铰孔既能提高孔的尺寸精度和降低表面粗糙度,也能纠正原孔轴线的偏斜。 ( T )
五、填空韪:(每空1分,共15分) 得分
第 2 页 共 3 页
1、金属常见的三种晶格类型: 面心立方晶格 , 体心立方晶格 、 和 密排六方晶格 。
2、金属结晶过程的基本规律是 和 。
3、合金收缩分为三个阶段: 液态收缩 凝固收缩 、 和 固态收缩 。
4、金属材料的焊接性包括 工艺焊接性 和 使用焊接性 两个方面。 5、切削用量中, 对刀具寿命影响最大, 影响最小。
6、铁碳合金中的三个基本相为 、 和 。 六、问答题(共11分) 1、说明焊条芯和焊条药皮的基本作用是什么?(6分)
2、 用?200×1.5板料能否一次拉深成直径40的拉深件?为什么?应采取哪些措施才能保证正常生产?(本题5分)
得分七、计算题:计算室温下T8钢的相组成物的质量百分比各是多少?(10 分) 得分 八、某汽车齿轮选用20CrMnTi制造,其工艺路线为:下料→锻造→正火→切削加工→渗碳→淬火
→低温回火→喷丸→磨削。请说明正火、渗碳、淬火、低温回火的目的。 (13分)
得分 第 3 页 共 3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