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弄巧成拙。有时范围划定不同,比较的结果也不一样。如云南的抚仙湖是云南省第一深水湖,在中国则是第二深水湖。
3、 针对游客
4、 导游员在研究旅游团的资料时,要注意游客的职业和文化层次,以便在游览时重点讲解员旅游团大多数成员感兴趣的内容。投其所好的讲解员方法往往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案例】游览岳阳楼
面对一般的游客一要介绍岳阳楼的历史悠久,始建于
东汉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在江南三大名楼中历史最悠久;二要介绍岳阳楼独特的风景,岳阳楼的胜景由江、湖、山、城四者构成;三要讲文物珍贵,江南三大名楼中,惟有岳阳楼是保持原址、原貌,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国家级文物。
面对大中专学生、专家学者、领导的旅游团还要介绍岳阳楼的文化深厚,岳阳楼的诗文、楹联、匾屏、书画碑刻众多,尤其是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闻名天下。
(四)简述法
简述法就是用准确、简洁、冷静的语言,把景观介绍给游
9
客,使他们在具体欣赏、品味景观之前对景观有一个初步印象。
【导游示范】金鞭溪
今天首先带大家参观的是有“千年长旱不断流,万年连雨水碧清”美誉的金鞭溪。金鞭溪是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最早开发的景区之一,它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峡谷之一,整个大峡谷全长约7.5千米,宽度为30—50米之间,两旁的山峰相对高度这300—500米。金鞭溪就好比是张家界这位“绝代佳丽”身上的一条蓝色丝巾,人们常把“张家界的山、九寨沟的水”称为当代“中国山水两绝”,张家界最美之处就在金鞭溪这条飘动的彩带上,它把“奇峰三千、秀水八百”的山水美发挥到了极致。
(五)触景生情法
触景生情法是见物生情、借题发挥的导游讲解方法。 触景生情法有两层含义:一是导游不能就事论事地介绍景物,而是要借题发挥,利用所见景物使游客产生联想;二是导游讲解的内容要与所见景物和谐统一,使其情景交融。
【天子山御笔峰】(第二册37页)
瞻仰了贺龙元帅,继续游览天子山的石林奇观。请大家看前方的不远处,有一排秀丽精致的石峰,上粗下细,形如
10
笔杆,并立如削,参差相连。这便是武陵源“十大绝景”之一的“御笔峰”,相传向王天子兵败以后,曾焚毁所有文稿,当他看到这几支御笔时,想到曾经用它们批阅公文,指挥千军万马,如今功败垂成,自己又有何颜面面对家乡父老,于是悲愤地将这几支御笔掷落于山谷之中。然而笔通灵气,落地成峰,形成了“御笔峰”。如果在红霞满天的时候来看,御笔生辉,笔尖还残留着几点朱红墨迹。1994年,国家邮电部发行的“武陵源”邮票和首日封,1999年发行的“张家界国际森林保护节”和“张家界‘穿越天门’国际发行大奖赛”纪念封,2000年发行的“纪念江泽民总书记为张家界题词五周年”纪念封以及武陵源门票图案,都是用“御笔峰”作背景的。
(六)虚实结合法
虚实结合法是在讲解中将典故、传说与景物介绍有机结合,即编织故事情节的讲解手法。就是说导游讲解故事化,从而产生艺术感染力,使气氛变得轻松愉快。 虚实结合法运用建议:
(1)这里的“实”是指景物实体、史实、艺术价值等。“虚”指的是与景点有关的民间传说、神话故事、趣闻轶事等。“虚”与“实”必须有机结合,以“实”为主,以“虚”为辅。并以“虚”加深“实”的存在。在中国,几乎每一个景点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如杭州西湖有“西湖明珠自天降,
11
龙飞凤舞都钱塘”的传说。
(2)在导游讲解过程中,虚实结合法运用得好可以增添游客的游兴。但在虚实结合法的使用过程中,切忌胡编乱造,无中生有。典故、传说等的运用必须以客观存在的事物为依托,以增强可信程度。 (七)问答法
在游客讲解中,导游员应根据不同的情况,有意识地创造一些情境,提出一些问题以引起游客的注意,激起其欲知某事怎样的强烈愿望,使游客由被动地听变成主动地问,使被讲解之景物在其脑海中留下清晰深刻的印象,同时也可使讲解过程生动活泼,融洽导游员和游客的关系。 使用问答法主要有四种形式: 1、自问自答法
自问自答法是由导游员自己提出问题并作适当停顿,让游客猜想,但并不期待他们回答,这样只是为了吸引游客的注意力,促使游客思考,激起游客的兴趣,然后导游员才做简洁明了的回答或生动形象的介绍,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
自问自答法运用建议:这种方法通常用于很难的、客人回答不上来的问题,类似一种疑问式的停顿。导游员使用这种方法是为为了吸引游客的注意,接下来要讲解的内容是比较重要或关键的。
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