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我问客答法
我问客答法即由导游提出问题,导游人员引导游客回答或讨论的方法。 我问客答运用建议:
(1) 我问客答法要求导游善于提问,所提问题游客不会毫无所知,但会有不同答案
【实例分析】岳阳楼(导游词一册192页) 关于《岳阳楼记》的提问:《岳阳楼记》是谁写的? 《岳阳楼记》中哪一句话最体现忧患意识?
(2)通常要回答的问题不会很难,只要导游稍加提示,客人就可以答出来。
(3)导游要诱导客人回答,但不要强迫回答,以免尴尬。
(4)游客的回答不论对错,导游都不应打断,要给予鼓励,最后再讲解。 1、 客问我答法 客问我答法运用的建议:
(1) 导游要欢迎游客提问,这样可以减少导游唱“独角
戏”,增强游客与导游交流的机会。
(2) 当游客提出某一问题时,表示他们对某一景物产生
兴趣。导游对游客提出来的问题即使是幼稚的也不
13
能笑话他们,要巧妙的解答。
(3) 导游要掌握主动权,不要让游客的提问干扰了讲解。
不能游客问什么就解答什么,要回答与景点有关的问题。
2、 客问客答法 客问客答法运用建议:
(1) 有时当游客提出某一问题时,导游不作立即回答,
而是把问题转给其他游客,让其他的游客来回答,这样能调动游客的积极性。 (2) 导游要扮好导演的角色。
(八)、悬念法
悬念法是在讲解时提出某些感兴趣的话题,但又故意引而不发,以激起游客急于想知道答案的的欲望的方法。即“欲知后事,且听下回分解”。
悬念法运用建议:
(1) 导游先提出问题但不告知下文或暂不回答,让游客
去思考,最后才讲出结果。
(2) 可借助其他方法来体现悬念,如问答法、引而不发
法、引人入胜、分段讲解法等都可以产生制造悬念的效果。
14
(3) 制造悬念法不能运用过多,过多效果反而不好。
【案例】岳阳楼(先让学生设计一个有悬念的问题) 进入岳阳楼一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岳阳楼记》雕屏,二楼下面也悬挂了一幅《岳阳楼记》雕屏,各位游客哪一块是真迹呢?
(九)、类比法
类比法就是以熟喻生,达到触类旁通效果的导游手法。导游用游客熟悉的事物与眼前的景物做比较,定会使游客感到亲切和便于了解,达到事半功倍的导游效果。
运用类比法可有下面四种方法: 1、 同类相似类比
同类相似类比即将相似的的两物进行比较。 【案例】
今天首先带大家参观的是有“千年长旱不断流,万年连雨水碧清”美誉的金鞭溪。金鞭溪是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最早开发的景区之一,它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峡谷之一,整个大峡谷全长约7.5千米,宽度为30—50米之间,两旁的山峰相对高度这300—500米。金鞭溪就好比是张家界这位“绝代佳丽”身上的一条蓝色丝巾,人们常把“张家界的山、九寨沟的水”称为当代“中国山水两绝”,张家界最美之处就在
15
金鞭溪这条飘动的彩带上,它把“奇峰三千、秀水八百”的山水美发挥到了极致。
2、 同类相异类比
即将两种事物比较其一同点。
【案例】炎帝与舜帝的比较
湖南的炎陵县有炎帝陵,宁远县有舜帝陵。两位都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但各有不同。炎帝是中华农耕文化的创始人,为中华民族的始兴和繁衍作出了开创性的伟大贡献。他教人耕种、发明工具、开创医药、制作陶器、始造明堂、开辟市场等,大家今天的衣、食、住都源于炎帝的创造发明。舜帝是中华民族的道德始祖,他推行孝道:“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倡导诚信、实施德政、协和万邦。
3、 时代之比
导游在讲解时,可进行时代之比。由于各国纪年方式不同,在介绍历史年代时应用游客能理解的表达方式。
【案例分析】介绍岳阳楼历史悠久:岳阳楼的前身为鲁肃修建的阅军楼,始建于东汉建安十九年,唐肃宗乾元二年,始称岳阳楼。这样游客难以理解,如果说“岳阳楼的前身为鲁肃修建的阅军楼,始建于公元214年,公元759始称岳阳
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