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学习主题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复习提纲(川教版八年级上)
八年抗战时期/抗日战争时期(1937.7.7—1945.9.2)
一、抗日救亡运动 (一)“九一八事变”/柳条湖事件:
▲2事情经过:1931.9.18,日本关东军策划炸毁南满铁路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所为,接着炮轰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占领沈阳城。不到半年,东北三省全境沦陷。这就是“九一八”事变。(日本发动局部侵华战争) 3、结果:由于蒋介石下令“绝对不抵抗”,不到半年,东北三省全境沦陷。1932年,日本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以长春为“都城”,溥仪任“执政”。
歌谣记忆法
柳条湖一声巨响, “九一八”悲惨流浪,日军预谋炸铁路,借口轰炸我沈阳,
蒋令国军不抵抗,东北三省遭沦亡。日本建“伪满洲国”,长春“都城”,溥仪“执政”。
义勇军与杨靖宇,局部抗战打游击。
(二)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三)西安事变/双十二事变
1、背景:①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华北,使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②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使国民党内部进一步分化。 ③经过中共的大力争取,张、杨接受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 ④蒋介石拒绝抗日。
▲概况:1936.12.12,张学良、杨虎城派兵到西安华清池逮捕了蒋介石,囚禁了城内一些国民党高级将领,接着通电全国,呼吁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这次逼蒋抗日的行动,史称“西安事变”。
3、性质及目的:逼蒋联共抗日。
4、中共态度:中共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正确方针。(解决的依据:民族矛盾开始上升,抗日成为当前的主要任务。)
5、结果/西安谈判:在中共代表(周恩来、秦邦宪、叶剑英)与张学良、杨虎城共同努力下,蒋介石被迫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合红军抗日等条件。 ▲6、和平解决的意义: A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B促进了国共合作抗日局面的出现。 (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
歌谣记忆法
张学良、杨虎城, “西安事变”美名传,实行“兵谏”扣老蒋,停止内战打日本。党派恩来去调停,统一战线初形成。
☆归纳:中共主张和平西安解决西安事变的原因:
①日本大举入侵中国,民族危机严重,“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是全国人民的共同要求。 ②西安事变后,国内外出现错综复杂的形势。 ③中共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的主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