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教学对策
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的教学是一个看似简单,但却不容易讲解的一个环节!如何对统计与概率这一课程讲解?我们应该做到那几点? 1.加强对小学统计与概率的教学目标的具体化。
小学数学教师在统计与概率教学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与课程标准对该领域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有一定的关系。教师的教学是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反映的直接舞台。因此,课程标准对小学统计与概率的教学目标更加具体化,教学目标和要求难度应适当的降低或者整合。
2.对教材进行完善。
教材是教师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中介,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教师在“统计与概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与教材内容的选取以及编写者的理念和意图关系十分密切。根据笔者的研究,建议修订教材时注意以下几点(1)使教材中“统计与概率”内容的难度降低,这样教师教起来容易,学生学起来也轻松。(2)应该使教材中内容的层次性、梯度更加清晰化,使教师能够更容易地把握目标和要求。(3)对于“统计与概率”领域的活动应加强可操作性,使活动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更易控制。(4)“统计与概率”与人们的生活联系十分密切,在教材中素材的选取上,应更多地考虑到适合农村生活的素材。使广大的农村教师教和学生学都相对容易。(5)教材中应该
更多地把统计与概率相关内容作为一个整体来设计。在低学段可以不再单独地列出概率知识,而是把概率教学融入到统计的教学中。(6)概率方法也可以更多,概率游戏并不仅仅是抛硬币、摸彩球和转转盘这些,可以多样化,如摸不同颜色的豆子、掷三色球等。(7)教材相应的辅导资料的编排应使广大的一线教师参与进来,使教辅与教材配套。
3.加大教师培训力度。
在数学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在统计与概率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与教师培训工作有十分密切的关系。85%的教师认为新教科书实验的最大不足是师资培训跟不上。在课程改革初期,对教师进行课改理念的渗透十分重要,但是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培训工作者在提升理念的同时,应加强对教师统计与概率专业知识及教学方法培训的深度和力度,使教师执教统计与概率的水平和能力不断得以提升。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0%以上,那里的教师根本没有系统地学习过统计与概率知识,又怎么去理解这些知识?更不用说教好学生了。教师培训是解决这个问题的较好途径。
使学生从小开始学习“统计与概率”知识,掌握统计与概率的思想方法,具有统计与概率的意识显得十分必要。《数学课程标准》把统计与概率作为小学数学课程中一个领域独立列出,既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生活的需要。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过程中,我们不能过于积极乐观而忽视在实际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而应该深刻反思这些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