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竞赛题库
A、造成公民身体伤害的,其误工减少的收入的最高赔偿额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5倍
B、造成公民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最高赔偿额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15倍
C、造成公民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最高赔偿额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20倍
D、造成公民死亡的,应当支付死亡赔偿金,其数额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20倍 228、下列关于《国家赔偿》规定的2年请求时效的表述,哪一项不正确?( BCD ) A、无时效中止的规定
B、羁押期间不计算在请求时效内 C、无时效中断的规定
D、请求时效自违法职权行为被依法确认为违法之日起计算 229、行政赔偿诉讼的基本原则包括下列哪些选项?( ABCD ) A、行政赔偿诉讼当事人有平等的诉讼权利
B、人民法院审理行政赔偿案件时,当事人有权进行辩论
C、人民法院审理行政赔偿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D、赔偿请求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分自己的请求国家赔偿的权利和有关诉讼权利
230、下列选项中,哪些可成为行政追偿的对象?( ABC ) A、实施造成受害人合法权益损害的侵权行为的受委托的组织 B、故意实施造成受害人合法权益损害的侵权行为的
C、因重在过失实施造成受害人合法权益损害的侵权行为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D、实施造成受害人合法权益损害的侵权行为的有过失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231、下列事项中( ABC )是属于国家最高立法机关的专属立法权。 A、税收 B、诉讼
C、限制人身自由 D、罚款
232、( ABCD )可以向全国人大提出法律案。 A、国务院 B、中央军委 C、最高法院 D、最高检察院
233、( ABCD )可以向地方人大提出地方性法规案。 A、人大主席团 B、本级政府 C、常委会
D、专门委员会
234、法律创制程序包括( ABCD )。 A、提出法律案 B、审议法律案 C、通过法律案
25
法律知识竞赛题库
D、公布
235、国务院创制行政法规的程序包括( ABCD )。 A、立项 B、起草 C、审查
D、决定和公布
236、依据宪法规定,下列情况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的有( BD )。 A、遵守宪法和法律 B、劳动
C、获得物质帮助 D、受教育
E、获得人格尊严
237、我国的主刑包括( ACE )。 A、拘役 B、罚金 C、管制
D、剥夺政治权利 E、死刑
238、下列民事权利中,属于财产权的是( ABC )。 A、债权 B、所有权 C、继承权 D、肖像权
239、法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其基本特征包括( ABCD )。 A、法是调整人的行为或社会关系的规范
B、法是由国家创制或认可并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 C、法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 D、法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
240、下列分类属于法的一般分类的有( ACD )。 A、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B、公法和私法 C、实体法和程序法 D、根本法和普通法
241、宪法的特征有( ABCD )。 A、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性问题 B、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C、宪法的制定要通过特定的程序 D、宪法的修改要通过特定的程序
242、法的规范作用包括( ABCD )。 A、指引作用 B、评价作用 C、预测作用 D、强制作用
243、社会公共事务方面的法律包括( ABCD )。
26
法律知识竞赛题库
A、维护人类社会基本生活条件的法律 B、有关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法律
C、有关技术规范和生产管理方面的法律 D、有关推进教育、科学、文化的发展的法律 244、法律的社会作用包括( BD )。 A、指引作用
B、维护统治阶级的阶级统治 C、强制作用
D、执行社会公共事务
245、下列选项中属于刑事制裁措施的有( ABCDE )。 A、罚金 B、拘役 C、没收财产
D、剥夺政治权利
E、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
246、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哪些权利属于公民的政治自由?( ABC ) A、言论自由 B、出版自由
C、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D、宗教信仰自由 247、依据《物权法》,下列财产不得抵押:( ACD )
A、土地所有权 B、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
C、所有权、使用权不明或者有争议的财产 D、依法被查封、扣押、监管的财产 248、以下属于我国《刑法》规定的主刑种类的是:( ABC ) A、管制 B、拘役 C、有期徒刑 D、剥夺政治权利 249、根据《公务员法》,公务员交流的方式包括:( ABC ) A、调任 B、转任 C、挂职锻炼 D、轮换 250、法律关系的三要素是指( ABC )。
A、主体 B、客体 C、内容 D、责任 E、权力
27
法律知识竞赛题库
三、填空题(共100题)
251、行政许可的实施和结果,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外,应当公开。
252、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的法定事项,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行政许可。 253、行政许可申请可以通过信函、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方式提出。
254、除可以当场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外,行政机关应当自受理行政许可申请之日起20日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但是,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255、行政机关应当指定审查该行政许可申请的工作人员以外的人员为听证主持人,申请人、利害关系人认为主持人与该行政许可事项有直接利害关系的,有权申请回避。
256、违反法定程序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行政机关或者其上级行政机关,根据利害关系人的请求或者依据职权,可以撤消行政许可。 257、行政许可有效期届满未延续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办理有关行政许可的注销手续。
258、行政许可直接涉及申请人与他人之间重大利益关系的,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许可决定前,应当告知申请人、利害关系人享有要求听证的权利。
259、申请事项依法不需要取得行政许可的,行政机关应当即时告知申请人不受理。
260、行政机关受理或者不予受理行政许可申请,应当出具加盖本行政机关专用印章和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
261、行政机关对于申请人申请延续行政许可的申请逾期未作决定的,视为准予延续。
262、被许可人需要延续依法取得的行政许可的有效期的,应当在该行政许可有效期届满三十日前向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行政机关提出申请,但是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除外。
263、公民、法人或者其它组织依法取得的行政许可受法律保护,行政机关不得擅自改变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
264、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在法定授范围内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许可。
265、根据《行政许可法》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享有申辩权、陈述权。
266、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行政机关应当当场或者在五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
267、行政机关应当建立和完善有关制度,推行电子政务。
268、根据法定条件和程序,需要对申请材料的实质内容进行核实的,行政机关应当指派两名以上工作人员进行核查。
269、行政机关依法作出不予行政许可的书面决定的,应当说明理由,并告知申请人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270、实施行政许可,应当遵循便民的原则,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优质服务。 271、没有法定依据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处罚无效。
272、实施行政处罚,纠正违法行为,应当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教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觉守法。
2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