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春节是中国人一年中的第一个传统佳节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2 10:30:1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春节是中国人一年中的第一个传统佳节。过去,春节被称为“新年”,因为按照中国历史上一直沿用的农历,这天是正月初一,为新一年的开头。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它是由虞舜兴起的。公元前两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算是正月初一。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1911年辛亥革命后,中国采用公历纪年,农历新年便改称“春节”(大约在公历1月下旬到2月中旬之间)。春节时,家家贴春联、贴年画、装饰居室。春节前一夜叫“除夕”,是家庭团聚的重要时刻,全家人欢聚一起,吃一顿丰盛的“年夜饭”;许多人通宵不眠,称“守岁”。次日,大家便开始到亲朋好友家里“拜年”,相互问候,祝愿在新的一年里万事如意。春节期间,传统的文娱活动以狮子舞、龙灯舞、划旱船、踩高跷最为普遍。>> 立春:3000年的岁时节日民俗多多

在古代,过年的时间并不一致。直到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后,才把农历 正月初一改为“春节”,把阳历(又称“公历”)一月一日称为“新年”,一 九四九年进而把“新年”改称为“元旦”。 二、传统春节的习俗和传说

进入腊月后,天寒地冻,农活较闲,人们有了较充裕的时间,可以开展 各种喜庆活动,尽情享受丰收的喜悦,感谢大自然的恩赐。届时,市场上年 货充盈,卖年画、窗花、鞭炮、灯笼、脸谱、春联以及节日食品用品等,人 们摩肩接踵,货摊一个挨一个,讨买叫卖,热闹非凡。

在几千年形成的节日习俗中,像接神、敬天等带有迷信色彩的活动,随 着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已经逐渐被淘汰。其他像贴春联、挂年画、贴剪纸 等习俗延续至今,为节日增添了浓郁的气息。 1.贴春联

春联又名“对联”、“门对”、“对子”等,是春节时贴在门上或楹柱

上的吉祥语,由上联、下联和横披组成,它是中国独创的一种文学形式。每 逢春节,家家户户无不贴春联庆贺。鲜红的春联,抒发了人们美好的愿望, 点缀出一派盎然春色。 春联起源于“桃符”。最初是用桃木雕刻出“神荼”、“郁垒”这两个

神像;挂在大门上,用来镇妖避邪。后来,大概由于雕刻神像太费时,就用 两块木板,画上神像来代替,叫做“桃板”。再以后进一步简化,只在桃板 上写上“神荼”、“郁垒”的名字,往门上一挂就完事,这叫做“桃符”。 这种春节挂“桃符”的习俗从战国延续到唐代。到了五代,桃符上才出现联 语,代替原来的“神荼”、“郁垒”的字样。

桃符改称为“春联”和用红纸写春联,都是开始于明代。因明太祖朱元 璋十分喜欢春联,所以他大力提倡,及后春节贴春联便成为一种风俗,流传 至今。 2.贴年画

按照中国古老的风俗,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精心美化自己的住

舍,人们在屋内墙壁上贴崭新的年画,给人以春意融融、喜气洋洋的感觉。 年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艺术,它是伴随春庆祈年和驱凶避邪的活动 而产生的。年画起源于门画,与桃符有着同样悠久的历史。门画最初的题法 是门神,据南朝《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正月一日,缯二神贴户左右,左 神荼,右郁垒,俗谓之门神。”众所周知,世界上本来就没鬼,然而人们通 过年画来祈求全家平安吉利的愿望却是可以理解的。 3.放鞭炮、燃焰火

春节期间,无论是繁华的城镇,还是偏僻的乡村,“噼噼啪啪”的爆竹 声此起彼伏,给节日增添了热闹的气氛。 鞭炮又叫“爆竹”、“爆仗”、“

春节是中国人一年中的第一个传统佳节.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zmom4sljd3fre28i3pv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