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圆锥的知识有哪些?请整理出知识结构图? 整理要求:(1)重点突出,简洁有条理。
(2)能体现知识间的相互联系。
3.填写下面的表格,想一想圆柱与圆锥的区别和联系。
4、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是底面积×高,如果把这个拼成的长方体底面摆放不同,
长、宽、高不同,你还会总结出哪些圆柱体积计算公式:
我的发现:
三、达标练习
1.填空题。
(1)圆柱有( )条高;圆锥有( )条高。
(2)圆柱的侧面沿着一条( )剪开,展开后会得到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 ),它的宽等于圆柱的( )。
-------------
-------------
(3)有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2cm,高是5cm, 它的侧面积是( ) , 表面积是( ) , 体积是( )。
(4)已知两个圆柱的高相等,它们的底面半径之比是1:2,那么它们的体积之比是( )。
(5)等底等高的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体积的和是64dm3 ,圆柱的体积是( ),圆锥的体积是( )。 2、判断。
(1)底面是两个完全相等的圆,侧面是一个曲面的物体一定是圆柱体。
( )
(2)用一个直径是10cm的圆和一个弧长为10cm的扇形正好可以围成一个圆锥。 ( )
(3)圆柱和圆锥都有无数条高。 ( ) 3、选择。
(1)圆柱的侧面展开不可能是( )。
A、长方形 B 梯形、 C 、正方形 D、平行四边形
(2)把一个圆柱体的侧面沿高展开得到一个边长4dm的正方形,这个圆柱体的侧面积是( )平方分米。
A.16 B.50.24 C.100.48
4. 一个圆锥形沙滩,底面积是28.26平方米,高是2.5米。用这堆沙在10m宽的公路上铺上2cm厚的路面,能铺多少米?
四、拓展练习
5、一支120ml的牙膏管口的直径为5mm,李叔叔每天刷两次牙,每次挤出的牙膏长度是2cm。这支牙膏最多能用多少天?(得数保留整数)
【学习评价】
自评
答案:
☆ ☆ ☆ 师评 1、 (1))无数 1 (2)高 底面周长 高 (3)62.8cm2 87.92cm2
-------------
-------------
62.8cm3 (4))1:4 (5)48 dm3 16 dm3 2、 ××√ 3、 B A
4、 圆锥型沙堆体积:
1/3×28.26×2.5=23.55(立方米) 路的厚度:
2厘米=0.02(米) 路的长度:
23.55÷0.02÷10=117.75(米)
5、 120毫升=120(厘米3)
5÷2=2.5(毫米)=0.25(厘米)
(3.14×0.252×2)×2=0.785(厘米3 ) 120÷0.785≈153(天) 答;最多能用153天
6.4.1 比例的意义(2页)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理解比例的意义,能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成比例。 2.通过观察、比较、计算、交流探索新知。
3.在自主探索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发现数学规律的乐趣。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铺垫
(1)一辆汽车5小时行驶300千米,写出路程与时间的比,并化简。( )(2)小明身高1.2米,小张身高1.4米,写出小明与小张身高的比。( ) 2.求下面各比的比值。
3112:16= := 4.5:2.7= 10:16
48二、自主探究
1.阅读课本第40页的内容。
(1)写出操场上和教室里两面国旗长和宽的比,并求出它们的比值,你有什么发现? 操场上的国旗: : = 教室里的国旗: : = 通过计算,我的发现:
(2)比例的意义是什么?他有几种书写形式,请举例说明。
-------------
1、什么是比?
-------------
(3)在上面的三幅国旗的尺寸中,还有哪些比可以组成比例?找一找,写一写。
2. 结合例子,说一说组成比例的条件有哪些?怎样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3. 比较“比”和“比例”两个概念,上学期我们学习了“比”,现在又知道了“比例”的意义,那么“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呢?
三、达标练习 1.填空
(1)表示( )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2)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要看他们的( )是不是相等。 (3)4:6和8:12,他们的比值都是( ),组成的比例可以写成( ),也可以写成( )。
(4)12的因数有( ),选出其中4个数组成一个比例是( )。 2.把能组成比例的写出来。
3211 :和15:8 7 :和20: 4547
1216和 3.5:2和2:3.5 1520
四、拓展练习 3.写比例。
用0.5、0.1、7、35四个数组成不同的比例,你能写几个?
【学习评价】
自评 答案:
三、达标练习 1.填空
-------------
☆ ☆ ☆ 师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