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四川师大红河校区
(2)“小明、老陈、叔叔”是聚合关系,都是表人的名词,充当施事,在句子中做主语;“学习、研究、修理”是聚合关系,都是动词,表示行为,在句子中做述语;“计算机、书法、汽车”都是表物的名词,充当受事,在句子中做宾语。
(3)不能。“修理”的对象应该是具体事物,一般为器材、车辆等,“书法”与“修理”在意义上不能搭配,所以不能组合。
2.说明“张三”、“李四”、“请”、“周日”、“春游”可以构成哪些句子,从符号的系统性说明为什么同样的语言符号单位可以构成不同的说话,表达不同的意思?
【答】①可以组合的句子:A.张三请李四周日去春游;B.李四请张三周日去春游;C. 周日,张三请李四去春游;D.周日,李四请张三去春游。
②是由于语言符号具有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组合关系不同,意义就不同; ③语言符号的组合和聚合关系还具有层级性。 五、思考题
1.听到一个熟人在说话,就能判断出是谁在说话,这个过程是语言符号在传递信息吗?为什么?
【答】这是语言符号在传递信息。因为符号存在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语言符号传递信息都是通过将意义与形式组合的。但是语言符号的形式与一般符号的形式不同,它是一种声音实体。每个人说话都有自己独特之处,如音高、响亮度等发音的特点,我们听一个人说话,长时间地接触后,就将这种声音特点与意义结合了起来,从而理解了这种声音所传送的意义。
2.如何理解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答】(1)什么是语言符号的任意性;(2)语言符号的强制性;(3)语言中的部分叹词和复合符号也许具有理据性,如之所以叫“草帽”、“皮鞋”,不是任意的。但就初始符号“草”“帽”“皮”“鞋”而言,仍然是任意的。(4)语言虽然在创制之初具有一定的任意性,但语言一旦进入社会,开始使用,就具有了一定的强制性。所以语言在自由中,又有一定的不自由。
3.按照聚合关系生成三个如例句的句子:我买到了最近非常流行的一本语法书。 【答】(1)小明得到了今年十分畅销的一套医学作品。(2)她看到了这几年相当走红的两个著名影星。(3)小明碰碎了多年万分珍惜的三个陶瓷马。
4.组合关系与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中的两种根本关系,是组成语言系统的一个纲,请举例说明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在语音和词义中的具体表现。
【答要点】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是相互有内在联系的两条规则。组合规则着眼于结构单位的横向联系,聚合规则着眼于结构单位的纵向替换,所以他们犹如纵、横两轴,每一个结构单位都可以在枞、横两轴的交叉点上找到它的位置,把握了这种交叉点,也就不难了解一个结构单位的性质和特点。正确理解结构的二层性的组合、聚合的运转规则,这是理解语言符号系统的关键。
17
2012年·四川师大红河校区
在词义中的表现:比如说“红”和“花”两个符号可以组成“红花”和“花红”。它们在两个组合中的关系不同,整个组合的性质也不同。“红花”为偏正结构的短语,而“花红”则是主谓结构的短语,它们在句子中的成分就有了很大的不同。符号和符号的组合形成语言的结构。这是组合关系。比如“红花”这个符号的链条,能出现在“红”这个位置上的有“蓝、白、紫、大、小、好、香┅”,能出现在“红”这个位置上的有“光、线、旗、脸蛋、眼睛、房子┅”,这两组词各构成一个聚合。
在语音中的表现:比如普通话里和an有组合关系的有b、p、m、f、d、t、n、l、z、c、s┅,由于这些音能在相同的语音结构位置上出现,所以构成一个聚合━声母。在声母这个大的聚合中,还可以根据发音部位或发音方法的共同性构成小的聚合,例如:汉语拼音方案的声母表,b、p、m、f就是根据相同的发音部位排列的。
在语法中的表现:比如“我进城”,只能一个符号接着一个符号依次说出来。这是它的组合关系。语言链条上由符号组成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卸下来,换上另一个环节,组成新的链条。这是它的聚合关系。如: 1.我 看 书 他 看 书 2.我 看 书 我 买 书 3.我 看 书 我 看 电影
所以,每个符号都处于既可以和别的符号组合,又可以被别的符号替换这样两种关系当中,我们正可以从这两个不同的角度去研究语言符号的系统性。 5.“青草”和“草青”的不同意义反映了组合关系的什么性质?
【答】组合关系体现的是一个语言单位和其前一个语言单位或其后一个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组合关系使语言序列的整体意义大于部分之和,因此组合关系也体现在语言单位组合而成的序列整体中。“草青”和“青草”不同,就在于“草”和“青” 两个语言单位在这两个语言序列中的组合关系不同,前者是主题与陈述的关系,后者是修饰与对象的关系,因此构成的语言序列整体意义也不同,前者是主谓结构,后者是定中结构,两个序列中的语言单位各自在语言序列整体的功能也不同。组合关系体现出语言单位在语言线性序列组合中的句法功能。
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