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才会压缩弹簧,故A错误;
B.若木块受到向右的摩擦力,说明木块相当于小车向左运动或有向左运动的趋势,这种情况应是由于小车突然加速,而木块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而造成的,故B正确;
C.木块、弹簧随小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木块只受重力和支持力,若木块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即受到了摩擦力,说明其相当于车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即小车可能加速,也可能减速,故C错误; D.若小车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即做变速运动,但木块与小车之间只是产生了相对运动的趋势,而并未发生相对运动,则弹簧不会发生形变,但小车却并不是做匀速运动,故D错误。 【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惯性,摩擦力产生的条件,运动和力的关系 7.【答案】电磁波
【解析】超声波属于声波,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由于月球上没有空气,而真空不能传声,电磁波却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所以,探测器通过电磁波把收集的信息传回地球。 【考点】电磁波的应用 8.【答案】焦耳
2【解析】由于超导体在温度降至某一低温时,它的电阻突然变为零,则根据Q?IRt知道,产生的热量即
为零,此时用超导体进行远距离输电,则不会消耗电能产生热量,即减少了在输电过程中的能量损耗,节约了能源。
【考点】超导现象,焦耳定律的应用 9.【答案】增大 内
【解析】[1]柴油机压缩冲程中,随着活塞的运动,外界对气缸内气体做功,密闭气缸内空气体积减小,由
??m知道,缸内空气密度会不断增大; v[2]柴油机压缩冲程中,随着活塞运动,活塞的机械能转化为被压缩空气的内能,使其温度更高、压强更大。 【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柴油机的压缩冲程及能量转化 10.【答案】300 大
【解析】第一空.根据题意知道,玻璃板对桌面的压力等于玻璃板的重力,即F?G?6 N, 又因为受力面积S是0.02 m2,所以,由p?F6 NF?300 Pa; 知道,玻璃板对桌面的压强是:p??2SS0.02 m
9
第二空.由于桌面粗糙,所以,玻璃板与桌面的接触面积小于0.02 m2,即受力面积小于0.02 m2,所以,由p?F知道,实际上玻璃板对桌面的压强比理论值要更大一些。 S【考点】压强的计算 11.【答案】15
【解析】由电路图知道,滑动变阻器与定值电阻R0串联,电压表测量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闭合开关S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某位置时,R0消耗的功率为2.5 W,根据P?UI和串联电路的特点知道,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是:P滑?P总?P0?UI1?2.5 W,
又因为当再次移动滑片至另一位置,R0消耗的功率为10 W,所以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是:
''P滑?P总?P0'?UI2?10 W,
由于前后两次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相同,所以,UI1?2.5 W?UI2?10 W
根据P?I2R知道,前后两次电路中电流之比是:
I1?I2P0R0P0?R0?P02.5 W1?? P0?10 W2代入上式解得UI2?15 W,
''由于闭合开关S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某位置时,电压表的示数为5 V,则P滑?U滑I2?5 V?I2
'即P滑?UI2?10 W?5 V?I2
故解得电源电压是:U?15 V。 【考点】串联电路的特点,电功率的计算
12.【答案】①不允许私自砍伐树木;②不允许打扰和猎杀公园内的生物。
【解析】为了留住我们的绿水青山,日常不要破坏公园生态环境,例如做到如下:1、禁止践踏草坪;2、禁止在树木上乱刻乱画;3、禁止乱丢生活垃圾;4、禁止焚烧植被;5、禁止私挖树木、花草,6、不允许私自砍伐树木;7、不允许打扰和猎杀公园内的生物等等。 13.【答案】继续下滑;理由见解析
【解析】当用吸管沿泡沫块上表面吹气时,泡沫块上表面空气流速增大,压强减小,而泡沫块下面受到的大气压强不变,会形成一个向上的压力差,导致泡沫受到的摩擦力减小,泡沫块所受合力会变成沿斜面向
10
下,所以,吹气过程中它将继续下滑。
14.【答案】根据题意知道,在往托盘中加砝码后,木块和砝码都会做加速运动,而且木块在桌面上运动时,需要克服摩擦力做功,所以,砝码重力做的功转化为木块和砝码的动能、及由于摩擦产生的内能,所以木块增加的动能E小于砝码重力做的功W。
15.【答案】
【解析】根据题意知道,两灯并联,开关S在干路上,电流表只通过L1的电流,所以电流表在L1的支路上,在不确定电流大小的情况下,电流表选用大量程与灯串联,故电路如下所示:
【考点】并联电路的连接
16.【答案】
【解析】由于跑步时,脚相对于地面有向后的运动趋势,所以,脚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摩擦力的作用,且摩擦力方向与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即应是向前的,所以,地面受到右脚的摩擦力向后;同时右脚对地面有向下的压力,作用点在地面上,方向垂直于地面向下,故受力如图所示:
11
【考点】压力和摩擦力示意图的做法
17.【答案】
【解析】根据题意知道,光首先从空气垂直入射到玻璃的表面,所以,传播方向不变。因为玻璃砖的截面为顶角为120?的等腰三角形,所以,两个底角都是30?,过入射点做出法线,法线正好平分顶角,即折射光线ED与法线的夹角为30?,又因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也为30?,且反射光线DF垂直玻璃射入空气;当在反射面折射进入空气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折射光线DG如图所示:
【考点】光的折射和反射示意图
18.【答案】
【解析】在O→A过程:小球离开手后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空气阻力作用,小球重力不变,空气阻力不断减小,合力竖直向下,且不断减小,小球进行减速运动,由图知道,小球运动距离为h。 在A点:由于A是最高位置,所以,此时小球的瞬间速度为零;
在A→C过程:小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空气阻力作用,小球重力不变,空气阻力不断增大,合力减小,合力向下,小球进行加速运动,小球运动的距离大于h。
在C点:小球在C点时,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空气阻力是平衡力,且C点低于O点。 在C→B过程:小球进行匀速直线运动,运动到最低点B。
综上所述,小球运动h后速度为零,这段时间内小球进行减速运动,运动到大于2h时,即C点速度最大,这段时间小球进行加速运动,在C点之后匀速直线运动,建立坐标系,横坐标为小球运动距离s,纵坐标为速度v,速度v的大小随路程s变化的大致关系图像如下:
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