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径越大。如Fe3+<Fe2+<Fe,H+<H<H。(5)电子数和核电荷数都不同的,可通过一种参
照物进行比较,如比较A13+与S2的半径大小,可找出与A13+电子数相同的O2进行比较,A13+<O2-,且O2-<S2-,故A13+<S2-。
5.氯气氧化HBr提取溴的新工艺反应之一为:6H2SO4+5BaBr2+Ba(BrO3)2=6BaSO4↓+6Br2+6H2O,利用此反应和CCl4得到液溴的实验中不需要用到的实验装置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
A.萃取后得到的Br2的CCl4溶液分离时应选择蒸馏操作,故A正确;B.反应后的液体混合物除BaSO4沉淀时,应选择过滤操作,故B正确;C.过滤后的混合液中的Br2应选择加入CCl4,萃取后再选择分液操作,故C正确;D.固体加热才选择坩埚加热,本实验不涉及此操作,故D错误;故答案为D。
6.将Na2O2与过量NaHCO3混合固体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加热反应后,排出气体后最终剩余固体是( )
9
A.NaOH和Na2O2 C.Na2CO3 【答案】C 【解析】 【分析】
B.NaOH和Na2CO3 D.Na2O2
加热时碳酸氢钠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分别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当碳酸氢钠过量时,生成二氧化碳过量,最终产物为碳酸钠。 【详解】
加热时碳酸氢钠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和水与过氧化钠反应,当碳酸氢钠过量时,生成二氧化碳、水均过量,则反应后生成的固体中不可能存在过氧化钠,过氧化钠先与过量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则最终产物为碳酸钠; 故答案选C。
7.如图是一种综合处理SO2废气的工艺流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酸性:A>B>C
B.溶液B转化为溶液C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H++2Fe2++O2 =2Fe3++2H2O C.向B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可能会变为红色 D.加氧化亚铁可以使溶液C转化为溶液A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流程图可知,A到B过程发生的反应为Fe2(SO4)3+SO2+2H2O= 2FeSO4+ 2H2SO4,B到C发生的反应为4 FeSO4+2H2SO4+O2=4 Fe2(SO4)3+2H2O。 【详解】
A.由于A到B过程中生成H2SO4,酸性增强,B到C过程中消耗H+,酸性减弱,溶液酸性B最强,故选项A错误;
B.溶液B转化为溶液C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H++4Fe2++O2=4Fe3++2H2O,故选项B错误; C.溶液A中通入SO2的反应为:Fe2(SO4)3+SO2+2H2O= 2FeSO4+ 2H2SO4,Fe3+没有完全转化,
10
则滴加KSCN溶液,溶液会变为红色,故选项C正确;
D.溶液C中成分为Fe2(SO4)3和H2SO4,加入氧化亚铁,生成产物仍未Fe2+,故选项D错误; 故选C。
8.在金属Pt、Cu和铱(Ir)的催化作用下,密闭容器中的H2可高效转化酸性溶液中的硝态氮(NO3?)以达到消除污染的目的。其工作原理的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Ir的表面发生反应:H2 + N2O=N2 + H2O B.导电基体上的负极反应:H2-2e?=2H+
C.若导电基体上只有单原子铜,也能消除含氮污染物 D.若导电基体上的Pt颗粒增多,不利于降低溶液中的含氮量 【答案】C 【解析】 【详解】
A、根据图示可知,氢气与一氧化二氮在铱(Ir)的催化作用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氮气,反应为:H2 + N2O=N2 + H2O,A正确;
B、根据图示可知:导电基体上的负极反应:氢气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导电基体上的负
+
极反应:H2-2e?=2H,B正确;
C、若导电基体上只有单原子铜,硝酸根离子被还原为一氧化氮,不能消除含氮污染物,C错误;
D、从图示可知:若导电基体上的Pt颗粒增多,硝酸根离子得电子变为铵根离子,不利于降低溶液中的含氮量,D正确; 正确选项C。
9.屠呦呦因发现治疗疟疾的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结构如图)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一定条件下青蒿素可以转化为双氢青蒿素.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11
A.青蒿素的分子式为C15H20O5
B.双氢青蒿素能发生氧化反应、酯化反应 C.1 mol青蒿素最多能和1 molBr2发生加成反应 D.青蒿素转化为双氢青蒿素发生了氧化反应 【答案】B
【解析】A.由结构可知青蒿素的分子式为C15H22O5,故A错误;B.双氢青蒿素含-OH,能发生氧化反应、酯化反应,故B正确;C.青蒿素不含碳碳双键或三键,则不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故C错误;D.青蒿素转化为双氢青蒿素,H原子数增加,为还原反应,故D错误;故选B。
10.向盛有KMnO4溶液的试管中加入过量的MnSO4溶液,产生黑色沉淀,溶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少量的铋酸钠(NaBiO3)粉末,溶液又变为紫红色。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氧化性:NaBiO3>KMnO4>MnO2 B.生成8.7g黑色沉淀,转移0.2mol电子 C.利用NaBiO3可以检验溶液中的Mn2+
D.NaBiO3可与浓盐酸发生反应:NaBiO3+6HC1=BiCl3+Cl2↑+NaCl+3H2O 【答案】B 【解析】 【分析】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大于氧化产物;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化合价降低。在盛有KMnO4溶液的试管中加入过量的MnSO4溶液,产生黑色沉淀,溶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说明KMnO4溶液可氧化MnSO4 生成MnO2,故氧化性:KMnO4>MnO2,在滤液中加入少量的铋NaBiO3酸钠粉末(NaBiO3),溶液变紫红色,说明NaBiO3可氧化MnSO4 生成KMnO4,故氧化性:>KMnO4,故氧化性:NaBiO3>KMnO4>MnO2,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