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019枣庄,23)用一个动滑轮在5s内将一重为300N的物体匀速向上提升3m,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75%,则拉力大小为 N,若忽略绳重与摩擦,动滑轮的重力为 N。 【答案】200;100
4.(2019泰安,19)一位泰山挑山工用一根长1.8m的扁担挑起货物,如图为扁担示意图,若在扁担的A端挂200N的物体,B端挂300N的物体,挑起重物时使扁担水平平衡,则挑山工肩膀需顶在距A端 m远的位置(不计扁担的重力)。
【答案】1.08
5.(2019怀化,23)如图所示,用滑轮组将重为100 N的物体匀速提升3m,拉力F所做的总功为400 J,则在这个过程中拉力F做了 J的有用功,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
【答案】300;75% 三、实验题
1.(2019巴彦淖尔,10)如图是“利用杠杆测量石块密度”的实验。(ρ水=1.0×103kg/m3)
(1)在实验前,杠杆静止在图甲所示的位置,此时杠杆处于 (选填“平衡”或“不平衡”)状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这样做的目的是 ,并消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
(2)在溢水杯中装满水,如图乙所示,将石块缓慢浸没在水中,让溢出的水流入小桶A中,此时小桶A中水的体积 石块的体积。
.
.
(3)将石块从溢水杯中取出,擦干后放入另一相同小桶B中,将装有水和石块的A、B两个小桶分别挂在调好的杠杆两端,移动小桶在杠杆上的位置,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回复平衡,如图丙所示。此时小桶A、B的悬挂点距支点O分别为13cm和5cm,若不考虑小桶重力,则石块密度的测量值为 kg/m3;若考虑小桶重力,石块的实际密度将比上述测量值 。
【答案】(1)平衡;右;便于从杠杆上测量力臂;(2)等于;(3)2.6×103;偏大。 2.(2019 青岛,16)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实验装置和数据记录如下:
①第 4 次实验测得的机械效率为 。
②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利用相同的滑轮组提升同一物体,物体上升的高度不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提升不同的物体,物体的重力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 。 【答案】83.3%;相同;大 四、计算题
1.(2019黔东南,22)如图是某科技小组设计的在岸边打捞水中金属块的装置示意图,每个滑轮重为100N,均匀实心金属块的密度为8×103kg/m3,金属块的质量为80kg。绳重和摩擦、滑轮与轴及杠杆支点处的摩擦、水对金属块的阻力均忽略不计,金属块一直匀速上升。(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g取10N/kg)
(1)在金属块还未露出水面时,求此时金属块所受到的浮力; (2)在金属块未露出水面时,求人的拉力F;
(3)金属块在水中匀速上升2m,且金属块未露出水面时,求人的拉力所做的功。
.
.
【考查知识点】浮力、滑轮组、功的计算 解:(1)因为金属块浸没水中, 所以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 V排=VA=
=
=0.01m3;
金属块所受的浮力:
F浮=ρ水gV排=1×103kg/m3×10N/kg×0.01m3=100N;
(2)由图知,使用的滑轮组n=2,在金属块未露出水面时,绳重和摩擦、滑轮与轴及杠杆支点处的摩擦、水对金属块的阻力均忽略不计,人的拉力:
F=(GA﹣F浮+G动)=×(80kg×10N/kg﹣100N+100N)=400N; (3)拉力端移动距离s=2h=2×2m=4m, 人的拉力所做的功: W=Fs=400N×4m=1600J。
答:(1)在金属块还未露出水面时,此时金属块所受到的浮力为100N; (2)在金属块未露出水面时,人的拉力F为400N;
(3)金属块在水中匀速上升2m,且金属块未露出水面时,人的拉力所做的功为1600J。 2.(2019湘潭,30)如图所示利用汽车液压起重机从矿井中提升重物。起重机起动时滑轮组将重物竖直向上匀速提起,其中N是柱塞,可向上支撑起起重臂ODC.重物和动滑轮总重为15000N,不计摩擦和滑轮组上钢丝绳重。问: (1)钢丝绳自由端上作用力F的大小为 N。
(2)当柱塞向上支撑起起重管绕固定端O转动时,起重臂ODC是 力杠杆。 (3)当重物以0.4m/s的速度匀速上升时,钢丝绳自由端上作用力F的功率是多少?
.
.
解:(1)由图知,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3,
不计摩擦和滑轮组上钢丝绳重,则钢丝绳自由端上作用力: F=(G+G动)=×15000N=5000N;
(2)起重臂的支点在O点,滑轮组和重物对C端的拉力为阻力,
由图知,柱塞施加动力的力臂明显小于阻力的力臂,所以此设备是费力杠杆; (3)钢丝绳自由端移动速度为v=3×0.4m/s=1.2m/s, 绳自由端上作用力F的功率:P==答:(1)5000;(2)费;
(3)钢丝绳自由端上作用力F的功率是6000W。
3.(2019泰安,25)如图所示,人的重力为850N,双脚与地面接触面积为250cm2,用滑轮组拉重210N的物体沿竖直方向以0.1m/s的速度匀速向上运动了5s。人对绳子竖直向下的拉力为100N。求:
=Fv=5000N×1.2m/s=6000W。
(1)物体A上升的高度;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人对地面的压强。
解:(1)物体上升的高度:h = vt = 0.1m/s×5s = 0.5m (2)滑轮组做的有用功:W有用 = Gh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