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9-2020年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第15课 戊戌变法岳麓版拔高训练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5 7:12:3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2019-2020年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

革第15课 戊戌变法岳麓版拔高训练一百

第1题【单选题】

“人人封章,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每日每署封章皆数十。”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

A、戊戌变法得到全国各阶层的热烈欢迎 B、民族资产阶级参与政权的强烈愿望 C、君主专制统治已不得人心 D、统治者的决策有了大量依据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戊戍变法期间,光绪帝共计发布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可见变法失败的原因是( )

A、变法过程过分急于求成 B、变法内容涉及领域过宽 C、变法没有推动社会进步 D、变法主持属于封建皇帝 【答案】:

【解析】:

1 / 9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第3题【单选题】

为进一步巩固自己的统治权力,慈禧太后采取的破坏新政的措施不包括( ) A、解除了支持新政的翁同龢的军机大臣职务 B、任命她的亲信荣禄为直隶总督 C、将人事任免和军权牢牢控制在手中 D、指使袁世凯出卖维新派 【答案】:

2 / 9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下列法令中,与戊戌变法无关的是( ) A、京师设立铁路矿务局和农工商总局 B、实行铁路国有政策

C、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和决算 D、保护农工商业的发展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康有为在研究儒家经典基础上撰写了《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出版后不久便被清政府毁版,其根本原因是这两本书( )

A、学术观念不符合史实

B、推崇光绪帝而批评慈禧太后 C、损害了孔子的威信

D、有力地冲击了顽固守旧势力 【答案】:

【解析】:

3 / 9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第6题【单选题】

《中华文明史》写道:“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 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是指戊戌变法运动( ) A、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加深 B、改革了君主专制体制

C、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维新运动留下的诸多遗产成为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宝贵财富,主要包括( ) ①解放思想 ②建立社团 ③兴办学堂 ④创办报刊 ⑤提倡女学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不昌者也。有之,请从嗣同始。”谭嗣同以身殉难前的这段自白表明了他的( )

A、烈士精神 B、种族成见 C、浪漫性格 D、厌世心态

4 / 9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新政的推行,遭到了守旧势力的强烈抵制和反对,主要原因是( ) A、维新志士要推翻君主制 B、新政法令要推翻清政府统治

C、新政法令损害了封建顽固势力的利益 D、新政反映了人民的反帝要求 【答案】:

【解析】:

第10题【单选题】

戊戌变法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起到的最突出作用是( ) A、变法思想宣传 B、思想解放作用 C、师夷长技以制夷 D、实行君主立宪 【答案】:

【解析】:

第11题【单选题】

5 / 9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今天北京菜市口是繁荣祥和的,而1898年北京菜市口却承载了一段悲痛的历史。刽子手操起屠刀,戊戌六君子的鲜血染红了他们脚下那片多灾多难的大地。他们生命的终结宣告了戊戌变法的悲壮失败。那波澜壮阔的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源是( )

A、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B、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步发展

C、资产阶级维新派改革的策略不当 D、旧势力的阶级根基很深厚 【答案】:

【解析】:

第12题【单选题】

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了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但它给后来奋斗者提供的最重要的历史经验是( )

A、可以走日本明治维新之路 B、可以走俄国农奴制改革之路

C、丢掉改良幻想,应用暴力手段推翻清朝 D、可以走法、美革命之路 【答案】:

【解析】:

第13题【单选题】

1888年康有为第一次上书光绪帝时指出:“倭伺吉林于东,英启藏卫而窥川滇于西,俄筑铁路于北而迫盛京,法煽乱民于南以取滇粤。”由此可知戊戌变法的重要背景是( )

A、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民主思想的传播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民族危机深重

6 / 9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答案】:

【解析】:

第14题【材料分析题】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改易风俗是戊戌变法留给中华文明的一笔宝贵财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戊戌维新时期,康有为在时呈的奏议中曾不止一次地提及“易服”。他认为“王者改制,必易服色”。中国“守旧者固结甚深,非易其衣服不能易人心,成风俗,新政亦不能行”。这种近乎形式主义的看法背后,却有其深刻的道理。中国以礼教立国,服饰不仅仅是民族的外观,而带有深刻的礼的烙印,从服饰上映衬出来的是特权、等级和道德信念。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仍以“易服”为例,当时戊戌变法已进入攻坚阶段,光绪皇帝与慈禧太后的矛盾已呈白热化状态。改革有很多工作要做,维新派需要建立强有力的“统一战线”,变法大业更离不开强大的社会群众基础做后盾。康有为贸然抛出“易服”主张,让人们脱掉穿了二百多年的长袍马褂,换成西装革履。且不说从审美角度上看,当时的人们是否能够接受,就是从更换服装的费用上来说,很多家庭也是一时难以负担的,所以,理所当然地受到了大多数人的抵制。

——余音《百年黄昏:回到戊戌变法历史现场》 请回答:

据材料一、分析维新变法时期为什么主张易服?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易服受到抵制的原因及影响。

从社会史观的角度评价维新变法的这一措施。

7 / 9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答案】: 【解析】:

第15题【材料分析题】

戊戌变法时期,改革科举制度的主张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梁启超提出了比较系统的改革科举制度的方案。他的上中下三策从总体上是要解决旧的科举考试不求实际、摧残人才、于世无补的弊病,引导人们崇尚实学,以新的文化知识来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上策是以学堂制代替科举制;中策则存科举之名,同时设立各种实学考试;下策是对考试内容作本质的变更,摒弃过去八股取士的做法。这样就会涌现一批讲实际、重应用、了解中国和世界的新人。

——摘编自李喜所等《梁启超传》

材料二:康有为代人草拟上疏,请废八股。光绪帝虑及各种变法的奏章多为保守大臣反对,此疏交付廷议必引起大哗。于是决定不付廷议,径下诏:自下科始,乡、会试及岁科各试,废八股,改试策论。后依张之洞建议,乡试以历代掌故为主,兼及五洲各国政艺,“会试亦如之冶”。迂腐的读书人对此“惊怪不知所为”。书商则“乘时射利,猎取中外时报,补缀成篇,标以俗名,如《三场要诀》之类,获利亡算”。

——摘编自杨松等编《中国近代史资料选辑》 完成下列要求: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梁启超要求改革科举制的背景。

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戊戌变法时期的科举制改革。

【答案】: 【解析】:

8 / 9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9 / 9

2019-2020年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第15课 戊戌变法岳麓版拔高训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0rpg9vr5i0n19a8hrgx9da6a52gca00h02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