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1届高考物理总复习能力检测试题15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9 3:42:0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1

的能量大小的物理量,由Ek=mv2可知,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的动能不变,动能转化

2为势能,由于质量变大,所以上升高度减小,振幅减小,因此振幅改变,所以B正确.根据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知C正确;把耳朵靠近保温瓶的瓶口,听到“嗡嗡”的声音,属于声波的共鸣现象,D错误.

(2)开始计时时,这列波最前端的质点坐标是24 cm,根据波的传播方向,可知这一点沿y轴负方向运动,因此在波前进方向上的每一个质点开始振动的方向都是沿y轴负方向,Δx0.96-0.24故P点开始振动的方向也是沿y轴负方向,P点开始振动的时间t=v= s

0.6λ

=1.2 s;这列波的波长λ=0.24 m,故周期T=v=0.4 s;经过1.2 s,P点开始振动,振3

动时方向沿y轴负方向,因此还要经过T才能第一次到达波峰.故所用时间为1.2 s+

40.3 s=1.5 s.

答案:(1)BC (2)1.2 沿y轴负方向 1.5

6. (1)如图8-21所示,按照狭义相对论的观点,火箭B是“追赶”

光的;火箭A是“迎着”光飞行的,若火箭相对地面的速度为v, 则火箭A上的观察者测出的光速为________,火箭B上的观察者 测出的光速为________.

(2)某同学在做测玻璃折射率的实验中,使用的是半圆形玻璃砖,P1、 P2、P3、P4是按顺序插在软木板上的大头针,如图8-22所示.下述关 于实验操作中的做法,正确的是( )

A.若任意选取P1、P2连线的方向和入射点A的位置,都可以在圆弧 右侧适当位置处插上第三个大头针,使其同时挡住P1、P2的像 B.如果入射点A恰在玻璃砖圆心处,可不使用大头针P4

C.可以用P1、P2连线作为入射光线,也可以用P4、P3连线作为入射光线 D.为减小误差,P1、P2间距和P3、P4间距应适当大一些

解析:(1)根据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假设,光速在任何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所以两

图8-21

图8-22

火箭中的观察者测出的光速都为c.

(2)任何光线都能从空气射进玻璃,但从玻璃射向空气时可能会发生全反射,当AB光线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则在B右侧没有出射光线,A项错误;如果入射点A恰在玻璃砖圆心处,则在A点的折射光线沿半径方向射进棱镜,也将沿半径方向射出棱镜,在界面B处方向不改变,故插上P3后,即可作出折射光线,B项正确;因为光路是可逆的,所以C项正确;D项所述是为减小误差所必须的. 答案:(1)c c (2)BCD

7. (1)华裔科学家高锟获得2009年诺贝尔物理奖,他被誉为“光纤

通讯之父”.光纤通讯中信号传播的主要载体是光导纤维,它的

结构如图8-23所示,其内芯和外套材料不同,光在内芯中传 播.下列关于光导纤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内芯的折射率比外套的大,光传播时在内芯与外套的界面上发生全反射 B.内芯的折射率比外套的小,光传播时在内芯与外套的界面上发生全反射 C.波长越短的光在光纤中传播的速度越大 D.频率越大的光在光纤中传播的速度越大

(2)一均匀介质中选取平衡位置在同一直线上的9个质点,相邻两质点间的距离均为 0.1 m,如图8-24所示.一列横波沿该直线向右传播,t=0时到达质点1,质点1开始向下运动,振幅为0.2 m,经过时间0.3 s第一次出现如图8-25所示的波形.

图8-23

图8-24 图8-25

①求该列横波传播的速度; ②写出质点1的振动方程;

③在介质中还有一质点P,P点距质点1的距离为10.0 m,则再经多长时间P点处于波峰?

解析:(1)光纤内芯比外套折射率大,在内芯与外套的界面上发生全反射,A对,B错; 频率大的光波长短,折射率大,在光纤中传播速度小,C、D错.

(2)①由于质点1起振方向向下,故最前面质点的起振方向也向下,t=0.3 s时的波形为

可知0.3 s内波传播了Δx=1.5λ=1.2 m,故波速v=

Δx1.2

= m/s=4 m/s. Δt0.3

=10π,质点的振动方程为 T

②质点的振动周期等于波传播的周期T=0.2 s,故ω=y=-Asin ωt(m)=-0.2sin 10πt(m).

x7P10-0.6

③t=0.3 s时,最前面的波峰为质点7,故波峰传到P点的时间Δt′=v= s

4=2.35 s.

答案:(1)A (2)①4 m/s ②y=-0.2sin 10πt(m) ③2.35 s

8. (1)一列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如图8-26所示,此时刻质点P

的速度为v,经过0.2 s它的速度大小、方向第一次与v相同,再经 过1.0 s它的速度大小、方向第二次与v相同,则波沿________方 向传播,波速为________ m/s.

图8-26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为使实验结果较为准确,应选用10 cm长的细线和小铁球

B.机械波和电磁波本质上不相同,但它们都能发生反射、折射、干涉和衍射现象 C.X射线是比紫外线频率低的电磁波

D.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与光源的运动和观察者的运动无关

图8-27

(3)如图8-27所示,一束由两种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

以入射角θ射向半径为R的半圆形玻璃砖的圆心,经玻璃砖折射后折射角分别为θ1、 θ2(θ1<θ2),求两种单色光通过半圆形玻璃砖所用的时间差(真空中的光速为c). 解析:(1)由题意知图示时刻质点P沿y轴正方向运动,根据“上坡下坡”法判断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由波形图可知波长为λ=6 m,由题意可得振动周期为T=0.2+1.0=λ

1.2(s),所以波速为v==5 m/s.

T

(2)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为使实验结果较为准确,摆长应远大于摆球直径,选项A错;机械波是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形成的,电磁波是电磁振荡向外传播形成的,它们都具有波的特性,选项B正确;根据电磁波谱可知X射线的频率比紫外线频率高,选项C错误;根据光速不变原理,选项D正确. sin ic

(3)由折射定律n=和n=v可得

sin r

sin θ1sin θ2两种单色光在玻璃中的速度为v1=c,v2=c

sin θsin θ1?RRRsin θ?1

-所以时间差为Δt=-=.

v1v2c?sin θ1sin θ2?1?Rsin θ?1

-答案:(1)x轴正 5 (2)BD (3)

c?sin θ1sin θ2?

9. (1)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t=0时刻的波形如图8-28所 示,经0.3 s时间质点a第一次到达波峰位置,则这列波的传播速度 为________ m/s,质点b第一次出现在波峰的时刻为________ s. (2)某透明物体的横截面如图8-29所示,其中△ABC为直角三角 形,AB为直角边,长度为2L,∠ABC=45°,ADC为一圆弧,其圆 心在AC边的中点.此透明物体的折射率为n=2.0.若一束宽度与AB边长度 相等的平行光从AB边垂直射入透明物体,试由光路图画出光线从ADC圆弧 射出的区域,并求此区域的圆弧长度s.(不考虑经ADC圆弧反射后的 光线)

图8-29

图8-28

解析: (2)如图,作出两条边缘光线,所求光线射出的区域为EDF.

1

从圆弧ADC射出的边缘光线对应的入射角等于材料的临界角θ,因sin θ=,故θ=30°.

n由几何关系得: 圆弧EDF长度为s=2θL 故所求s=πL

3

.

答案:(1)10 0.5 (2)πL

3

搜索更多关于: 2011届高考物理总复习能力检测试题15 的文档
2011届高考物理总复习能力检测试题1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0tx74iok220sz43256o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