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汽(煤、柴)油加氢装置操作工--高级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7 19:37:3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66. 加氢催化剂预硫化结束时,大量硫化氢还吸附在催化剂表面,此时催化剂的( )。 A、碱性功能较强 B、活性较低 C、酸性功能较弱 D、酸性功能较强 67. 常温情况下,为快速检测出换热器的外漏点,最常用的方法是( )。 A、听声音 B、用可燃气体报警仪检测 C、肥皂水气密 D、观测压力降

68. 临氢系统气密时,与其连接的低压系统留有排放口的目的是( )。 A、检查有无阀门内漏 B、置换系统

C、贯通流程 D、防止设备超压 69. 下列关于催化剂结焦说法正确的是( )。 A、催化剂反应初期结焦速度较快

B、催化剂反应后期结焦速度较快

C、为保证催化剂的活性,开工初期要使催化剂快速结焦 D、催化剂的活性与结焦关系不大

70. 当反应流出物高温换热器发生轻微外漏时,为快速检测出换热器的外漏点,最常用的方法是( A、听声音 B、观测压力降

C、肥皂水气密 D、用可燃气体报警仪检测 71. 下列气体会造成人员窒息死亡的是( )。

A、氮气 B、硫化氢 C、氨气 D、二氧化硫 72. 发生露点腐蚀时,是由于( )凝结在低温受热面上,从而发生腐蚀。 A、硫 B、联多硫酸 C、硫化氢 D、硫酸 73. 对于催化剂未进行再生的反应器,催化剂撇头的作业环境是( )。

A、氧气环境 B、氮气环境 C、氢气环境 D、空气环境 74. 进入含有有毒介质设备,其氧含量要求要控制在( )。

A、大于10% B、大于15% C、21%左右 D、大于30% 75. 加热炉因结焦发生炉管偏流后,有效的处理措施是( )。

A、降处理量 B、停工清焦 C、增大循环氢量 D、降低反应温度 76. 对于高压容器,其液位计宜选用( )。

A、金属对夹式液位计 B、玻璃管式液位计 C、套管式液位计 D、焊接式液位计

77. 压力容器出厂前,要进行压力试验,其目的是为了测量( )。

A、强度 B、刚度 C、密封性 D、耐久性 78. 冷氢的引出点一般在( )。

A、循环氢压缩机入口 B、循环氢压缩机出口 C、新氢机入口 D、新氢机出口 79. 往复式压缩机的排量与( )无关。

A、压缩机的负荷 B、活塞的行程 C、出口背压 D、气阀的种类 80. 临氢系统气密时,初始阶段所用的介质一般选择( )。

A、净化风 B、氢气 C、氮气 D、非净化风 81. 为减少污油量,反应系统退油时,其油一般( )。

A、直接走污油线出装置 B、直接排至地下罐出装置

C、直接排至放空罐出装置 D、排至分馏系统走不合格线出装置 82. 加氢装置高压空冷注水量偏低的主要危害是( )。

A、偏流 B、空冷管束堵塞 C、硫化氢腐蚀加剧 D、冷后温度超高

83. 原料油过滤器长时间走短路后,高压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

A、增加 B、没有变化 C、下降 D、不能确定

试卷编码: 06TL80030000-60302011430001 第 5 页 共 36 页

)。 84. 反应器催化剂床层一般设计为多段,主要考虑到( )。

A、易控制温升 B、便于催化剂装填 C、改善物流分配 D、减少压降 85. 原料油过滤器走短路后,对反应器的影响是( )。

A、温升增加 B、内构件损坏 C、催化剂床层压降增加 D、催化剂破碎

86. 加氢装置开工前系统氮气置换合格标准为:连续二次采样分析氧含量低于( )。 A、0.5% B、1.0% C、1.5% D、2% 87. 热管式空气预热器工作时,高温烟气应与热管( )接触。

A、中间部位 B、整个管子 C、高端 D、低端 88. 在同样的压力下,氢气在钢材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

A、降低 B、增加 C、不变 D、不能确定 89. 加氢装置在升温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是( )。

A、先升温,后提量 B、先提量,后升温 C、同时进行 D、无所谓 90. 装置停蒸汽后,分馏系统应( )。

A、停工 B、降低操作压力 C、改分馏循环 D、降低汽提塔进料量 91. 下列措施中对降低往复机排气温度没有效果的是( )。 A、增大气缸冷却水量 B、降低进气温度 C、提高氢纯度 D、降低压缩比 92. 新装置开工,装置工艺卡片应在( )制定完成。

A、开工前 B、开工过程中

C、开工结束时 D、产品质量合格后

93. 冷氢一般用于控制催化剂( )的温升。

A、上床层 B、下床层 C、整个床层 D、中间部位 94. 加氢装置在升温过程中,当设备温度达到( )时,需进行热紧。

A、150℃左右 B、200℃左右 C、250℃左右 D、350℃左右 95. 反应器催化剂床层间设置冷氢的目的是( )。

A、控制温升 B、提高反应深度 C、减低能耗 D、改善物流分配 96. 炉管结焦后,炉出入口压降( )。

A、降低 B、没有影响 C、增加 D、不能确定 97. 炉管外壁出现亮斑,说明( )。

A、炉管减薄 B、炉管外壁超温 C、炉管内结焦 D、炉管腐蚀 98. 恒温解氢时设备的温度( )。

A、200℃以上 B、越低越好 C、没有关系 D、不能确定 99. 低压分离器超压,可能的原因是( )。

A、高压分离器压力波动 B、低分气流量波动 C、低分温度波动 D、高压分离器液位失灵 100. 冷高分液面超高,可能导致( )。

A、冷高分超压 B、循环氢纯度上升 C、循环氢量减少 D、循环氢脱硫塔带烃

101. 采用丝网波纹填料属于( )。

A、规整填料 B、普通填料 C、半规整填料 D、乱堆填料 102. 热管式空气预热器的热管内工作介质是( )。

A、压缩空气 B、真空 C、水 D、油

试卷编码: 06TL80030000-60302011430001 第 6 页 共 36 页

103. 往复式压缩机的气缸注油器停止注油后,排气温度( )。

A、下降 B、上升 C、不变 D、不能确定 104. 含硫化合物的加氢反应活性与( )密切相关。

A、分子结构 B、分子量 C、密度 D、含硫量 105. 噻吩加氢脱硫反应主要有( )条反应途径。

A、1 B、2 C、3 D、4 106. 加氢装置升温速度一般控制在( )。

A、10℃/h左右 B、15℃/h左右 C、25℃/h左右 D、35℃/h左右 107. 循环氢压缩机带液,应加强( )脱液。

A、循环氢压缩机入口分液罐 B、脱硫塔入口分液罐 C、循环氢压缩机出口 D、冷高分 108. 设备的氢脆性是( )。

A、可逆的 B、不可逆的 C、与设备材料有关 D、没有危害的 109. 为防止装置在停工过程中出现“氢脆”现象,应进行( )。

A、酸洗 B、碱洗 C、恒压解氢 D、恒温解氢 110. 热管式空气预热器的热管应( )安装。

A、直立 B、水平或直立 C、水平 D、倾斜 111. 不锈钢中加入钛,可以提高其( )。

A、抗腐蚀性 B、强度 C、密度 D、熔点 112. 设备硫化亚铁钝化操作时,最经济、高效的方法是( )。

A、钝化剂浸泡法 B、钝化剂循环钝化法 C、钝化剂一次性冲洗法 D、以上都是

113. 正常停工降温降量过程中,停原料油泵时反应加热炉的联锁应( )。

A、切除 B、投用 C、无所谓 D、部分切除 114. 为更换催化剂,装置停工过程中,停循环氢压缩机的时机是( )。 A、切断进料时 B、反应温度小于200℃时

C、系统泄压后 D、催化剂床层最高点温度小于50℃时 115. 4,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脱硫反应活性比较低,可能是由于( )所致。

A、分子量大 B、空间位阻较大 C、苯环多 D、甲基多 116. 反应压力对脱硫、脱氮反应速率常数的影响程度,前者比后者( )。

A、大 B、小 C、差不多 D、不能确定 117. 氢油比提高,反应物在催化剂表面的停留时间( )。

A、缩短 B、增加 C、不变 D、不能确定 118. 高压进料泵停,反应加热炉应( )。

A、保持正常运行 B、停炉

C、视情况而定是否停 D、不能确定

119. 在板式塔的操作过程中,若塔底汽提蒸汽量过大,会导致( )。

A、液泛 B、淹塔 C、雾沫夹带 D、漏液 120. 空塔气速高,雾沫夹带量( )。

A、增加 B、减少 C、没有影响 D、不能确定 121. 正常停工过程中,装置切断进料时反应温度应( )。

A、降低到50℃以下 B、控制在200℃左右 C、控制在热氢带油的温度左右 D、不能确定 122. 高压进料泵停,循环氢压缩机( )。

A、保持正常运行 B、手动停

试卷编码: 06TL80030000-60302011430001 第 7 页 共 36 页

C、视情况而定是否停 D、联锁停炉

123. 对于循环氢压缩机入口分液罐底部排液至溶剂系统的目的是( )。

A、回收凝缩油 B、回收跑损水分 C、回收溶剂 D、环保要求 124. 装置停工氮气置换合格后,不可以敞口的部位是( )。

A、反应器 B、加热炉炉管 C、高压换热器 D、高压分离器 125. 钢材18-10Nb的焊接性能比18-10Ti( )。

A、差 B、好 C、差不多 D、不能确定 126. 最理想的炉管排列形式是( )。

A、多排卧管双面辐射 B、单排卧管双面辐射 C、单排卧管单面辐射 D、双排卧管单面辐射 127. 从换热器压力降角度考虑,粘稠液体应走( )。 A、壳程 B、管程 C、对于单管程换热器宜走管程 D、无所谓

128. 氢油比提高,对提高反应深度总体( )。

A、不利 B、影响不大 C、不能确定 D、有利 129. 一般来说,高温、高压介质应走( )。

A、壳程 B、管程

C、对于U型换热器宜走壳程 D、无所谓

130. 在板式塔的操作过程中,若塔盘孔隙率过大,会导致( )。

A、液泛 B、淹塔 C、雾沫夹带 D、漏液

131. 盲板可以在( )安装。

A、生产过程中 B、物料排尽后 C、物料未排尽前 D、物料排放期间 132. 对于液体流量比较大的板式塔,下面最适合的溢流型式是( )。

A、阶梯式流 B、单溢流 C、双溢流 D、U形流 133. 下面最适合的溢流型式中,塔板上液层厚度最不均匀的是( )。

A、单溢流 B、阶梯式流 C、双溢流 D、U形流 134. 下面最适合的溢流型式中,塔板上液层厚度最均匀的是( )。

A、单溢流 B、阶梯式流 C、双溢流 D、U形流 135. 提高装置的空速,对加氢脱氮反应( )。

A、不利 B、影响不大 C、有利 D、不能确定 136. 在装置实际生产过程中,作为提高反应深度的最主要手段是( )。

A、提高反应压力 B、提高反应温度 C、提高氢油比 D、提高空速 137. 提高装置的空速,对加氢脱硫反应( )。

A、不利 B、影响不大 C、有利 D、不能确定 138. 汽提塔进料温度升高,塔顶气中氢含量会( )。

A、增加 B、降低 C、保持不变 D、不能确定 139. 分馏系统切换低分油时,汽提塔进料温度大于( )才能引汽提蒸汽进塔。 A、100℃ B、150℃ C、180℃ D、250℃ 140. 装置开工初期阶段,升温升压步骤说法正确的是( )。

A、先升温再升压 B、先升压再升温 C、升温、升压同时进行 D、不能确定 141. 分馏系统切换反应生成油后,分馏塔底油( )。

A、改走不合格线 B、改走合格线

C、单塔循环 D、改入地下污油罐

142. 加氢催化剂预硫化过程中,硫化温度高于230℃后,循环氢中硫化氢浓度大于( )%,应适当减少硫化剂注入量。

试卷编码: 06TL80030000-60302011430001 第 8 页 共 36 页

汽(煤、柴)油加氢装置操作工--高级.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0ww888o2c6x2111f55s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