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抗日战争时期太行革命根据地的对敌斗争
作者:张明
来源:《世纪桥》2014年第09期
摘要:太行革命根据地位于河北、河南、山西三省交界地带,缘由太行山脉纵贯南北而得名,其地域大体处在正太路以南,平汉路以西,白晋路以东,黄河以北,由晋东南、冀西、豫北三部分组成。其河北部分,是现今的称谓,即今井陉、鹿泉、元氏、赞皇、高邑、临城、内邱、邢台、沙河、武安、磁县、涉县12县市;就当时而言,井陉(含平定一部)、获鹿、元氏、赞皇、高邑、临城、内邱、磁县属于冀西,而武安、涉县则属于豫北,还有以晋东南黎城的飞地新设的偏城县(今归涉县)建制。太行根据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在抗日战争中,该地区人民为开展敌后游击战争,打败日本侵略者,建立了光辉业绩。磁县属太行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
关键词:磁县;抗日;对敌斗争
磁县古曰磁州,位于河北省南端,北接赵都邯郸,南临相州安阳,西靠太行山麓,东南与曹操三台毗邻,交通便利,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古为兵家必争之地。京广铁路从城西穿过,是通往豫北和太行山革命根据地的战略要地。抗日战争期间,侵华日军有两个大队驻扎在这里,人民深受蹂躏与惨杀。太行根据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在抗日战争中,磁县地区人民为开展敌后游击战争,打败日本侵略者,建立了光辉业绩。 一、 磁县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及七七事变前后的磁县形势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东三省,国民党政府长期采取不抵抗主义,引起全国人民极大愤慨。在国难当头、民族危亡的时刻,受过党教育和革命斗争影响的磁县城乡爱国志士,纷纷行动起来,采取集会、游行、演讲、募捐等形式开展救亡运动。在磁县中心县委的领导和发动下,各机关团体学校成立“反日救国会”。他们组织宣传队到乡村宣传,揭发国民党的卖国行为,声势浩大。1935年,为响应北平“一二九”学生运动,磁县各界以各种形式声援学生。教育界师生站在抗日宣传最前列,多次罢课并游行示威。此外,怡立煤矿工人举行大罢工,声援北平学生运动。1935年12月,中共中央瓦窑堡会议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总方针。1936年,中共北方局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工作重心完成了由土地革命向抗日救亡斗争的转变,同年11月,中共北方局巡视员彭真到磁县彭城镇,召开直陆豫边特委会议,传达中央精神,要求做好迎接抗战到来的准备工作。[1](P.52)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民侵华战争,中国抗战全面爆发。是月,中共平汉线省委成立。省委负责人聂真、李菁玉先后到磁县召开会议,传达党关于统一战线工作的指示。在特委的领导下,磁县30多个抗战前的支部得到恢复,并发展了一些新的支部,磁县共产党人组织各界人士抗日救国,成立抗日后援会。此时国民党政府责令各地训练壮丁,抗日后援会借此在各乡村推动成立壮丁队,为组建抗日武装打下了基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