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9-2020年高三二模生物试卷解析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4 15:18:1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19-2020年高三二模生物试卷解析版

本试卷共14页,共30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120分)

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下列有关生物体内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细胞特有的糖类是葡萄糖 B.细胞内主要的能源物质是脂肪 C. 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是核酸

D. 生物体内调节生命活动的信息分子是蛋白质 答案:C

解析过程:葡萄糖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共有的糖;细胞内主要的能源物质是糖; 激素是生物体内产生的一类可以调节生命活动的信息分子,这种物质量少,发挥作用后立刻灭活,不参与代谢过程,不提供能量,不起催化作用,但是它们可以改变特定细胞的代谢过程,从而影响生命活动。

2. 若连续分裂的细胞处于一个细胞周期中,则细胞内 A.处于分裂期时会大量利用T与U

B.DNA复制和转录过程的每个起点都多次起始 C.染色体的数目与DNA分子的数目始终保持相同 D.严格的调控机制保证了细胞周期的有序运行 答案:D

解析过程:连续分裂的细胞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在一个细胞周期中,在分裂期时染色体高度螺旋化,无法进行D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故不会大量利用T与U;在一个细胞周期中,DNA只复制一次,DNA复制过程的每个起点只有一次起始,蛋白质可多次合成,转录过程的每个起点可多次起始;当出现染色单体时,DNA分子的数目是染色体的数目的2倍。 3.Fabry病是一种遗传性代谢缺陷病,由编码α-半乳糖苷酶A的基因突变所致。下图是该病的某个家系遗传系谱,通过基因测序已知该家系中表现正常的男性不携带致病基因。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该病属于伴X隐性遗传病

B.Ⅲ2一定不携带该病的致病基因

C.该病可通过测定α-半乳糖苷酶A的活性进行初步诊断

D.可利用基因测序技术进行产前诊断来确定胎儿是否患有此病

答案:B

解析过程:已知该家系中表现正常的男性不携带致病基因,而Ⅱ-2患病,说明Ⅱ-2的致病基因只来自于Ⅰ-1,说明该病属于伴X隐性遗传病;正常基因用A表示,致病基因用a表示,

AAaAAAa

则Ⅰ-1的基因型为XY, Ⅰ-2的基因型为XX,Ⅱ-3的基因型为XX或XX,Ⅱ-4为XAY, Ⅲ

由题意知,编码α-半乳糖苷酶A的基因突变,故该病可通过测定α2有可能含有致病基因;

-半乳糖苷酶A的活性进行初步诊断;该病为基因突变引起,可通过基因检测来确定胎儿是否患有该病。

4.为了研究生长素和赤霉素对遗传性矮生植物的作用效应,某课题组选取了甲、乙、丙、丁、戊五种矮生豌豆突变体(它们的生长速率依次递增)。实验中将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和赤霉素溶液分别喷施到五种突变体幼苗上,结果如下图所示。据图分析可知

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生长速率的突变体

B.对照组的结果表明该组的矮生豌豆幼苗均不生长 C.体外喷施生长素溶液能明显促进矮生豌豆的生长 D.生长速率越慢的品种,赤霉素的作用效应越显著 答案:D 解析过程:分析题干可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生长素和赤霉素对遗传性矮生植物的作用效应,实验方法是将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和赤霉素分别喷施到5个不同突变体的矮生豌豆幼苗上,因此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生长速率的突变体,喷施的不同试剂种类;对照组不喷施试剂,作为空白对照.与对照组高度比为100﹪,不是证明矮生豌豆幼苗均不生长 ;由戊组可以看出,该实验不能证明体外喷施生长素溶液明显促进矮生豌豆的生长;由图可以看出,生长速率越慢的品种,赤霉素的作用效应越显著。

5.淀粉酶可通过微生物发酵生产获得,生产菌株在含有淀粉的固体培养基上可释放淀粉酶分解淀粉,在菌落周围形成透明圈。为了提高酶的产量,研究人员欲利用诱变育种的方法获得能产

...

生较多淀粉酶的菌株。下列实验步骤中不正确的是

A.将生产菌株分为两组,实验组用一定剂量的诱变剂处理,对照组不做处理 B.制备含水、淀粉、氮源和无机盐等成分的固体培养基,并进行灭菌处理

C.把实验组的菌株接种于多个配制好的培养基中,同时接种对照组,相同条件下培养 D.观察两组菌株的菌落周围是否出现透明圈,选出有透明圈的菌株即为所需菌株

答案:D 解析过程:本题想利用诱变育种的方法获得高产淀粉酶的菌株,两组菌株的菌落周围都会出现透明圈,应比较两组菌株周围透明圈的大小,选出透明圈大的菌株。

29.(18分)扁担塘是位于长江中游的一个湖泊,是我国重要的淡水渔业基地。

(1)传统渔业只重视水草→草食性鱼这一条食物链。实践中发现,放养的草食性鱼高强度

的摄食使水草量急剧下降,最终会导致草型湖泊变为藻型湖泊,这个过程属于群落的 。为了使渔业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应增加湖泊生态系统中的生物 ,调整食物链(网)结构,调整后的结构如下图。

此食物网中虾类和底栖动物的关系是 。对于该湖泊的鱼类和河蟹产量来说,水草和 极为重要。

(2)科研人员针对底栖动物中的优势种铜锈环棱螺的能量收支进行了相应研究,结果如下表。

-2-1能量KJ·m·a 摄入食物中 用于生长发育呼吸作用 粪便中的能量 动物名称 铜锈环棱螺 铜锈环棱螺的能量来源是食物中的 能,它同化的能量为 KJ·m·a。 (3)铜锈环棱螺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中包含了机体在摄食、消化、吸收等过程中引起的热能散失。科研人员在测定这部分能量时,首先将实验螺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48h的饥饿处理,然后取相同的 (填“白色瓶”或“棕色瓶”)分别标号,进行如下处理,密闭后置于光下。(“+”代表放入,“-”表示不放入) 实验处理 组别 ①预处理的湖水 ②经48h饥饿的铜锈环棱螺5只 ③水生植物(食物) A + + + B + + - -2

-1

所含的能量 516 繁殖的能量 15 散失的能量 231 270

为了排除水生植物对水中溶解氧的影响,需另设置一组对照,对照组的处理应包括 (选填表中实验处理的标号)。实验3h后待A瓶中的螺饱食后再测定各瓶溶氧量,可得铜锈环棱螺在饱食和饥饿状态下的代谢率。然后科研人员除去A瓶中的水生植物,给A、B瓶更换预

处理湖水,每隔3h测定一次溶氧量并计算代谢率,直到A、B两瓶铜锈环棱螺的代谢率 时终止。通过计算得出机体在摄食、消化、吸收等过程中所散失的能量值。 答案:

(1)演替 多样性 捕食和竞争 底栖动物 (2)化学 246

(3) 棕色瓶 ①③ 几乎相等 解析过程:

(1)随着时间的推移,生物群落中一些物种侵入,另一些物种消失,群落组成和环境向一定方向产生有顺序的发展变化,称为演替。草型湖泊变为藻型湖泊属于群落的演替。增加生物多样性,可让渔业可持续发展。由食物链(网)结构可知,虾类和底栖动物同吃水草,底栖动物又被虾类捕食,故虾类和底栖动物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在食物网中鱼类和河蟹都直接或间接以水草和底栖动物为食,对于该湖泊的鱼类和河蟹产量来说,水草和底栖动物极为重要。

搜索更多关于: 2019-2020年高三二模生物试卷解析版 的文档
2019-2020年高三二模生物试卷解析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1g8y2if277s7tu43p391qw0b8cvba00t89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