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 【详解】
A、硫酸的颜色是无色,硫酸铜的颜色是蓝色,所以反应后溶液会由无色变为蓝色,选项A正确;
B、从化学方程式中可知:生成物中氧原子个数是10,反应物中的氧原子个数是8,反应物、生成物中的铜原子个数都是2,氢原子的个数都是4,硫原子的个数都是2,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不变,所以反应物X的化学式是O2,选项B正确;
C、铜、硫酸、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了硫酸铜和水,溶液增加了参加反应的氧气、铜的质量,所以溶液质量增大,选项C正确;
D、由化学方程式和化合价原则可知,有些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例如氢元素、硫元素,选项D错误。故选D。
4.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见下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物质 反应前物质质量/g 反应后物质质量/g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甲、乙两种物质间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1:4 D.乙、丁两种物质间反应的质量比为7:5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由反应后质量的变化关系可知甲丁物质为生成物,乙为反应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道乙物质质量的减小等于甲丁物质的增加,故丙物质的X=5,既可以作催化剂也可以是杂质,所以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是正确的叙述;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是正确的叙述;C.甲、乙两种物质间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1:4是错误的叙述,甲、乙两种物质间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2:7;D.乙、丁两种物质间反应的质量比为7:5是正确的叙述,故选C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
5.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A.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则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燃烧一定都伴随发光发热,则有发光发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C.化合物中元素都有一定的化合价,则同种元素在一种化合物中化合价一定相同 D.纯净物只含一种物质,则只含一种物质的一定是纯净物
甲 8 16 乙 32 4 丙 5 x 丁 4 24 【答案】D 【解析】 【详解】
A、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但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例如水,故A错误; B、燃烧一定都伴随发光发热,有发光发热现象的不一定是燃烧,例如电灯的发光,故B错误;
C、同种元素在一种化合物中化合价不一定相同,例如硝酸铵(NH4NO3)中铵根中的氮元素显-3价,硝酸根中的氮元素显+5价,故C错误;
D、纯净物只含一种物质,则只含一种物质的一定是纯净物,故D正确。故选D。 6.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C.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的光 D.打开浓盐酸的瓶塞,瓶口冒白烟 【答案】B 【解析】 【详解】
A、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C、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而不是蓝紫色的光,故选项说法错误。 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装有浓盐酸试剂瓶的瓶塞,瓶口上方有白雾产生,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点睛】
在描述实验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7.苏州盛产杨梅。杨梅中含有丰富的叶酸,对防癌抗癌有积极作用,其化学式为Cl9Hl9N7O6。下列有关叶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叶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1 g
B.叶酸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C.叶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质量比为19:19:7:6
D.叶酸由19个碳原子、19个氢原子、7个氮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 【答案】B 【解析】
A、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错误;B、叶酸分子中氮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大于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故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正确;C、叶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质量比
==228:19:98:96,错误;D、一个叶酸分子是由19个碳原子、19个氢原子、7个氮原
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错误。故选B。
8.现有部分被氧化的铜粉固体混合物,为研究铜粉的组成情况,取4g混合物,先加热完全氧化后,再加入60g9.8%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则固体混合物中铜单质的质量分数为( ) A.80% 【答案】A 【解析】
设参加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为x, CuO + H2SO4=\4+ H2O 80 98 x 60g×9.8% 80/x=98/60g×9.8%
x=4.8g 4g混合物,先加热完全氧化后,质量增加0.8g,增加的量为铜氧化时结合的氧元素的质量;氧化铜中铜和氧的质量比为:64:16,原固体中铜的质量为3.2g 固体混合物中铜单质的质量分数3.2g÷4g×100%=80%; 选A 9.下表是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有关它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物质种类 pH 厕所清洁剂 1 桔子汁 3 牛奶 6.5 草木灰水 11 厨房清洁剂 12.5 B.64%
C.16%
D.96%
A.牛奶的酸性比桔子汁强
B.用湿润的pH试纸蘸取厕所清洁剂测其pH C.胃酸过多的人不宜多吃桔子 D.草木灰水显酸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酸性溶液的pH小于7,且pH越小酸性越强,碱性溶液的pH大于7,且pH越大碱性越强;故A选项错误的叙述;
B、使用湿润的pH试纸蘸取厕所清洁剂测其pH,影响测量结果,是错误的叙述; C、桔子是显酸性,胃酸过多不易多吃,选项是正确的叙述; D、草木灰水溶液显碱性,选项是错误的叙述。 故选C
10.一种新型材料C3N4的硬度比金刚石还大,可做切割工具。在C3N4中,C为+4价,则N元素的化合价是
A.+3 B.+1 C.-1 D.-3 【答案】D
3×(+4)+4 【解析】在C3N4中,C为+4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x =0,则x=-3。故选D。
11.取三套如图1所示的相同的装置、连接好装置和压强传感靠。气密性良好的烧瓶内均充满CO2,三位同学同时分别用注射器向烧瓶中迅速注入等量的水、饱和石灰水和40%的氢氧化钠溶液,关闭活塞,一段时间后再振荡烧瓶。观察传感器所示气压变化如图2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2代表加入的是水
B.AB段气压增大的原因之一是液体的添加使气体体积缩小 C.曲线1中CD段气压“急速减小的原因可能是装置漏气” D.吸收CO2,用石灰水较合适 【答案】B 【解析】 【分析】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二氧化碳会和水、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氢氧化钠反应,二氧化碳被消耗,压强减小,根据三者的差别进行分析。 【详解】
石灰水由水和氢氧化钙组成,氢氧化钠由水和氢氧化钠组成,常温下,氢氧化钠的溶解度比氢氧化钙大,40%的氢氧化钠溶液比饱和石灰水溶液吸收的二氧化碳更多,所以吸收二氧化碳效果最好的是40%的氢氧化钠溶液。曲线1是水、曲线2是饱和石灰水、曲线3是40%的氢氧化钠溶液;AB段压强增大是因为加入液体后瓶中的气体被压缩,气体体积缩小,压强增大;曲线1中CD段气压急速减小是因为振荡烧瓶加速了反应。 故选B。
12.生活处处有化学。下列做法或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为了使发面食品松软可口,制作时可添加适量碳酸氢钠 B.我们每天应摄入一定量的蔬菜、水果以补充维生素
C.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在农业生产中应施用大量化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