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我国德育的启示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5 11:41:4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我国德育的启示

作者:曹仕燕

来源:《青年与社会》2013年第06期

【摘要】科尔伯格在继承皮亚杰道德发展三阶段理论的基础之上,提出了道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模型。道德发展的阶段模型是科尔伯格整个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核心内容。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为西方道德心理学和德育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对我国德育也有着现实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德育 一、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

认知——发展的道德教育方法是由约翰·杜威提出的,并在后来的心理学理论研究中得到发展。科尔伯格在继承皮亚杰道德发展三阶段理论的基础之上,提出了道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模型。这一模型科尔伯格最初在其博士论文中提出,而后经过多次修订。1981年,科尔伯格提出了最新的、最全面的道德发展阶段模型,道德发展阶段模型在《道德教育的哲学》中是这样阐释的:

第一水平为前习俗水平。在这一水平,儿童已具备了用来辨别是非善恶的社会准则与道德要求,但是,处于这一水平上的儿童,主要是以行动的结果和自己的利害关系来做辨别的。这一水平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惩罚与服从的定向阶段,二是工具性的相对主义的定向阶段。在第一个阶段中,儿童会以权威人物的选择为辨别标准,权威人物赞扬的就是好的,权威人物批评的就是不好的。儿童们是依据是否受到惩罚或服从权力来做道德判断,在这一阶段,儿童们不会考虑惩罚或权威背后的道德准则,而是仅以自己的水平作出了避免惩罚和无条件服从权威的决定。在第二阶段中,儿童的道德判断发生了改变,主要是以自己的需要为准则,有时也会考虑到他人的需要。处于这一阶段的儿童总是以自己的利益作为判断的准则,对自己有利的就是好的,不利的就是不好的。

第二水平为习俗水平。在这一水平,儿童已经有了满足社会的愿望,进而较为关心他人的需要。这一水平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人际关系的定向阶段或称为“好孩子”定向阶段,二是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在第一阶段中,儿童主要是以“别人是否喜爱、对别人是否有帮助以及别人是否称赞”来判断一个人的行为是否正确。在第二阶段中,儿童对普遍的社会秩序有了一定的认知,并通过强调服从法律来维持社会秩序,并且要求他人与他们一起遵守社会法则和尊重权威。

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我国德育的启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1hur5b2gw7f1wl0k4bu3bj0w6iihw013jn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