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九 仪器连接分析型
1.[2017太·原市高三模拟考试 (一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 是(
)
选项 A B C
① 稀盐酸 浓硫酸 浓氨水 浓硝酸
② CaCO3 蔗糖 生石灰 Fe
③
Na2SiO 3 溶液 Ba(NO 3)2 溶液
酚酞溶液 NaOH 溶液
实验结论
非金属性: Cl>C>Si
验证 SO2 与可溶性钡盐可生成白色沉淀
氨气的水溶液呈碱性 铁和浓硝酸反应可生成 NO2
D
答案 解析
C
盐酸易挥发,挥发出的
HCl 能够与硅酸钠反应生成硅酸沉淀,且盐酸不是最高价含
氧酸, A 错误; SO2 通入硝酸钡溶液中,溶液显酸性,硝酸根能把
误;浓氨水与生石灰反应生成氨气,
SO2 氧化为硫酸根, B 错
氨气通入酚酞溶液中溶液显碱性,
溶液变红色, C 正确;
常温下浓硝酸与
Fe 发生钝化现象,无法观察到有二氧化氮气体生成,
D 错误。
2. (2017 ·水中学高三最后一卷衡 )向下图装置中缓慢地通入气体
溶液无变化,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若打开活塞 据此判断气体 X 和洗气瓶内溶液
K ,则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又恢复红色。
X ,若关闭活塞 K ,则品红
Y 分别可能是 ( )
选项 X
A SO2
饱和 NaHCO3
B H 2S 浓硫酸
C CO2 Na2SO3
D Cl 2 NaHCO 3
Y
答案
A
解析 若打开活塞
K ,品红溶液褪色, X 气体只可能是
SO2 或 Cl 2;关闭活塞 K ,若 X 气体
为 SO2 ,通入饱和 NaHCO3 溶液后发生反应: SO2+ 2NaHCO 3 ===Na2SO3+ 2CO2+ H 2O,SO2
被吸收而放出 CO2,所以品红溶液无变化, 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若 X 是 Cl 2 ,Cl2 通入 NaHCO3 溶液时, Cl2 不能被吸收,也无 CO2 气体放出。显然只有 A 符合,故选 A 。
3. (2017 昌·平区高三上学期期末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
是( 选项 A B C
)
①
② ③
Na2SiO3 溶液
溴水 NaOH 溶液
实验结论
浓盐酸Na2CO3 食盐水 浓硝酸
非金属性: C>Si
乙炔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 铝和浓硝酸反应可生成
电石 Al Na2SO3
NO2
KMnO 4 酸性溶液
SO2 具有还原性
D 浓硫酸
答案 解析
D
浓盐酸容易挥发,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氯化氢也能使 Na2SiO 3
溶液变浑浊,不能说明碳酸的酸性比硅酸强,也不能说明非金属性: 石与水反应生成的气体中往往混有硫化氢等杂质气体, 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故
C>Si ,故 A 错误;电
也能使溴水褪色, 不能证明乙炔是否
C 错误;
B 错误;浓硝酸常温下与铝发生钝化,没有气体放出,故
浓硫酸与亚硫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故D正确。
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 能够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4. (2017 白·城市高三教学质量监测 )下列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试剂
实验目的
Z 品红溶液
证明 SO2 具有漂 白性
比较 Cl 2 与 I2 的氧
实验装置
X
A
Na2SO3
Y 稀 HNO3
B MnO 2 浓盐酸 KI- 淀粉溶液
化性强弱 证明酸性:
C
NaCl
浓硫酸 AgNO 3 溶液
H2SO4>HCl 证明浓硫酸具有 脱水性、氧化性
D
蔗糖 浓硫酸 溴水
答案
D
两者反应不生成二氧化硫,
所以无法证明二氧
解析 亚硫酸钠可以被稀硝酸氧化为硫酸钠,
化硫的漂白性, A 不正确;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常温下不发生反应,所以无法制取氯气,
B 不
并不是
正确; 氯化钠与浓硫酸反应生成氯化氢气体,
是因为浓硫酸难挥发而氯化氢易挥发,
因为硫酸的酸性比盐酸强,所以
C 不正确;蔗糖与浓硫酸反应,首先看到固体变黑,这证
明了浓硫酸的脱水性, 然后看到固体开始膨胀, 同时观察到溴水褪色, 这证明了有二氧化硫
生成,说明硫酸被还原了也就证明浓硫酸表现了强氧化性,所以
5.(2016 葫·芦岛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周考
D 正确。
)某兴趣小组用下图装置制备气体 (酒
精灯可以根据需要选择
),对应说法正确的是 ( )
④中
③中药品
药品
制备 气体
选项
①中药品
②中药品
⑥中药品及作用
NaOH 溶液,尾气
A
浓盐酸
MnO 2
饱和食盐水
浓硫酸
Cl 2
吸收
NaOH 溶液,尾气
B
稀硝酸
Cu
烧碱溶液
浓硫酸
NO
吸收
澄清石灰水,检
C
浓盐酸
大理石
饱和 Na2CO3 溶液
浓硫酸
CO2 H2
验
撤去
D 浓盐酸 Zn 水 浓硫酸
答案 解析
A
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加热反应生成的氯气中含氯化氢和水蒸气, 通过饱和食盐水除去氯
最后剩余的氯气
化氢, 通过浓硫酸除去水蒸气, 氯气比空气密度大可以用向上排气法收集, 有毒,通入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实验过程正确,故 化氮, 气体中含硝酸蒸气和水蒸气,
A 正确;稀硝酸和铜加热反应生成一氧
通过烧碱溶液吸收硝酸, 通过浓硫酸干燥,一氧化氮易
B 错误;浓盐
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二氧化氮,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一氧化氮气体,故 酸和大理石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氯化氢、 化碳,不能得到二氧化碳气体,故
水蒸气, 通过饱和碳酸钠溶液会吸收二氧
C 错误;浓盐酸和锌反应生成的氢气中混有氯化氢和水
蒸气,通过水吸收氯化氢, 浓硫酸干燥氢气, 氢气比空气密度小, 不能用装置 ⑤ 收集到氢气, 剩余氢气点燃处理,不能排放到空气中,故
D 错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