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教育· 公考领袖第一品牌
(六)本题限报考省级(含副省级)以上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作答。
请以“人与自然”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 参考给定材料,观点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生动。2. 对在“人与自然”问题上的某种错误倾向,应恰当阐述,给予澄清。3.总字数1000-1200字。(40分)
一、在怒江开发水电资源问题上有重大争议。请根据给定资料1-8指出争议的焦点是什么,并对主张怒江水电开发和反对怒江水电开发的理由分别加以概述。(20分)
要求:指明“焦点”,概括全面,条理清楚,语言流畅,不超过500字。 【答案】
在怒江开发水电资源问题上双方争议的焦点是:是否按云南省提出的两库十三级开发方案对怒江水电进行开发,即方案是否合理可行。
主张开发的理由主要有:一是从国家角度考虑,水电替代火电可减少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二是怒江地区地理条件好,符合水电开发条件,对解决当地群众贫困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三是社会经济效益明显,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可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税收增长和财政增收,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四是符合循环经济的要求,利用水电开发资金进行生态移民,可避免当地生态环境被居民破坏;五是开发怒江水电输出华东、华中和国外,有利于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优先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反对开发的理由主要有:一是从规划工作科学性的角度,不反对科学开发,但若按照“两库十三级”方案进行开发是掠夺性的;二是从民生的角度反对开发,认为开发水电并不一定能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移民问题将使水电开发得不偿失;三是从人类文化的多样性角度反对开发,认为将民族传统和“三江并流”的世界自然遗产;四是从环保的角度反对开发,
中公教育· 公考领袖第一品牌
认为水电开发破坏生态环境,影响生态安全;五是从地质情况可行性的角度反对开发,认为怒江地质环境不具备开发水电的条件。
二、请根据给定资料9、10,分析这两个资料对搞好水电开发提供了哪些启示。(15分)
要求:分析简明扼要,条理清楚,不超过200字。 【答案】
9、10两个资料对搞好水电开发提供了以下启示:一是应加大对移民的资金扶持力度,防止因开发导致当地居民的收入下降。二是应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防止附近居民无工可做。三是应通过植树造林等措施改善生态环境,防止生态环境退化,水土流失加剧。四是应设置专门机构处理水电开发所带来的相关问题,防止只享受收益不承担责任的局面。五是应通过水电开发带动农、林、渔、煤矿、旅游等行业全面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繁荣。
三、本题仅限报考行政执法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职业的考生作答。 1.“给定资料7”引了上海某研究所G所长的话:“美国人把搁浅的鲸鱼推入大海,这值得赞扬;鲸鱼被非洲难民捕食,这也应赞扬,因为它救活了一群人”,请说明,这表达了G所长怎样的观点。(10分)
要求:简明、准确地阐释观点,不超过200字。 【答案】
G所长的观点是:应该辩证地看问题,抓主要矛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鲸鱼被不同国家的人放生或捕食为喻,说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国情不同,要优先解决的矛盾问题也不同,处理问题的出发点和方式也就各异。发达国家可对水电资源采取环保优先原则,不予开发;发展中国家则要考虑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保障人民的基本生存权,进行开发。因此,具体到怒江水电开发而言,应当根据实际开发怒江水电,发展经济以满足当地居民的生存需求。
2.“给定资料6”引述了某学报C主编提出的意见,请你站在水电规划部门的立场,对C主编的意见做出答复。(15分)
中公教育· 公考领袖第一品牌
要求:有条理的写出答复内容,有理有据,不考虑行文格式,不超过300字。 【答案】
C主编,非常感谢您的宝贵意见,经过我们的认真研究,现对您的意见作出如下答复:
第一,怒江已规划开发,已不是原生态河流。完全不开发、作为生态江保留的条件事实上已不具备,我们会科学开发使其对怒江流域科学研究价值的影响降到最低。
第二,科学地合理地开发与有效保护当地自然环境并不矛盾。我们会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充分考虑到自然遗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采取环境监测和修复等多种措施,避免施工对环境的破坏,尽最大可能保持当地的原始生态。
第三,由于国情的不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田纳西河的成功开发说明,只要水电规划部门进行科学规划和开发,就可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请相信怒江水电建设完全符合循环经济的要求。
四、本题仅为限报考行政执法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职业的考生作答。请以“从‘怒江水电开发’说开去”为题,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1.结合给定材料,自选角度。
2.符合题意,观点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流畅。 3.总字数800-1000字。 【答案】
从“怒江水电开发”说开去
党的十七大提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践中一些地方政府的施政与这一要求存在距离,怒江州所推动的“两库十三级”水电开发方案,就是发展方式与科学发展观矛盾的体现。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务是发展,只要开发水电能够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富裕,就是可取的途径;但另一方面,在什么地方开发水电、怎样开发水电,又是一个需要慎重对待的问题。经济发展必须符合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要求,决不能片面追求经济发展,无视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制约。如果在发展的同时不能做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统筹兼顾,如
中公教育· 公考领袖第一品牌
果发展的最终成果不能由全体人民共享,就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样的发展方式也就不可能得到人民的拥护。
从怒江的具体情况来看,当地对开发水电有十分迫切的要求,这对解决当前的经济落后和群众贫困问题确有必要;然而,怒江流域是一笔具有特殊重要价值的自然宝藏,处于“三江并流”的世界自然遗产区,根据国家法律和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这里属于禁止水电开发的区域。为什么要禁止开发?为什么当地的经济发展要求要让步于保护生态环境?正是因为国家和地方所站的层次不同,看问题有局部与全局、当前与长远之别。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有利于国家长治久安,也有利于当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这才是唯一可取的发展途径。
要实现科学发展,就要保证各级政府有足够的动力。在怒江水电开发问题上,我们可以看到地方官员追求GDP政绩的内动力,正是由于当前以GDP为主导的官员绩效考核评价体系,造成了官员经济发展高于一切的观念。要转变这种观念,促使官员把环境保护放到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必须倡导绿色GDP,树立新型政绩观,改革官员绩效考评体系,建立以保护生态功能为主的政绩考核标准。所谓绿色GDP,就是充分考虑环保要素、扣除了环境损失的GDP。建立以绿色GDP为导向的绩效考评体系,就是要使注重节能环保、创造了更高效益,给人民带来了全面优质生活的官员具有晋升空间,使这样的官员在官场上能够生存下去,并能得到相对更好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对官员形成正确的导向,才能使科学发展成为他们的目标,具有追求科学发展的动力。
政府的一切工作是为了造福人民,发展的一切最终是为了人民幸福。让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让人民享有幸福生活,让子孙后代拥有可靠的未来!
五、本题限报考省级(含副省级)以上考生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作答。给定材料11列出了其职能部门准备对反对意见给予答复的基本内容,请指出这样答复存在哪些明显问题,并就存在的问题分别说明怎样修改补充。(25分)
要求:1.不从格式,语言上谈问题,仅从内容上指出主要问题。 2.分条作答,指出一个问题,接着写出修改补充的内容。 3.条理清楚,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500字。 【答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