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探索生命的奥秘 第一章周围的生物世界 第一节我们周围的生物
1、 自然界是由 有生命的物体 和 无生命的物体 组成的。 2、 有生命的物体叫做 生物 。
植物:地球上的植物大约有 30多 万种。 动物:种类最多,约有 150 多万种。
真菌 微生物
病毒 细菌
3、生物
4、生物的生命现象:(6点) 1)、生物有一定的结构 。除 病毒 外,生物都是有 细胞 构成的;细胞 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 基本单位 。 2)、生物体能 由小长大 。(既生长发育)
3)、生物体具有 新陈代谢 现象。从外界不断的获取物质和能量,并把体内的代谢废物等排出体外。 4)、生物体具有繁殖,遗传 和 变异现象 。
5)、生物体具有 应激性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一定反应。 6)、生物能 适应一定的环境 ,也能 影响环境 。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 生态因素: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
2、生态因素
非生物因素:主要包括阳光、水分、温度、空气、土壤等。 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1)、适应:生物的生存能够适应一定的环境。生物都有适应环境的形态特征和生活方式。
比如:①、生活在沙漠中的仙人掌,叶退化成刺可以减少水的散失;②、蚯蚓的刚毛有助于它在洞穴中运动,身体表面的黏液有助于它在土壤中钻穴和呼吸。 2)、影响:生物的生存也会影响环境。
比如:蚯蚓的钻穴和取食等活动可使土壤变得更加疏松和肥沃。
3、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4、 生物和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第三节我们身边的生物学
1、 我们把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叫做 生物学 。
2、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生物:世界人口剧增 、资源匮乏 、能源危机 、粮食短缺 、环境污染 、人类赖以生
存的环境 日益恶化。心血管疾病 、癌症、艾滋病 等,也严重威胁者我们人类的健康,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都
1
离不开生物学 的发展。
3、 生物学对农业、医药、卫生等方面也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第二章探索生命 第一节探索生命的器具
一、 1、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物镜、目镜:放大物象
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调焦距 压片夹:固定玻片标本 转换器:调换物镜 遮光器:调节光线强弱 反光镜:是光线射入镜筒
通光孔:光线通过的孔道,位于载物台中央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 二、显微镜使用步骤:
1、取镜安放:一手握住镜臂,一手托住镜座,放在偏左方、距实验台边缘约5cm,从镜箱里取出目镜和物镜,分
别安装在镜筒和转换器上。
2、对光:选最大光圈 和 低倍物镜 对准通光孔,转动反光镜,将光线反射到镜筒里,直到整个视野呈 雪白色 为
止。(即可看到一个白亮的圆形视野)
3、放置玻片标本:玻片标本要正对通光孔 中心。
4、观察:①从侧面注视物镜、双手缓 慢顺时针 方向转动 粗准焦螺旋 使镜筒下降、知道物镜距离玻片标本2-3mm
为止;
②再 逆时针方向 转动 粗准焦螺旋 是镜筒上升直至视野中出现物像; ③再微调 细准焦螺旋 ,使物像更加清晰。
5、收放:观察完毕,先提升镜筒,取下玻片标本。用纱布将显微镜外表是擦拭干净。转动转换器,使两个物镜伸
向前方(即两个物镜偏向两旁),将镜筒降至最低处。 三、注意事项: 1、判断污点:
①旋转目镜、若污点不动,则污点不在目镜;若动则在目镜上。
②再移动玻片标本,如果污点不动则是在物镜上,若动则在玻片标本上。 2、视野白亮但无物像原因:
①物像没有正对通光孔 ②转动粗准焦螺旋的速度过快 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目镜
2
4、物镜有螺纹,物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小;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从低倍物镜转为高倍物镜,视野变暗 5、高倍镜下物像特点:
细胞体积大,细胞数目少,视野亮度变暗,视野清晰度变模糊
6、 显微镜里看到的物像是倒像。玻片标本移动的方向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要注意三个方向:物像所在方向、
物像移动方向、玻片移动方向)
7、 显微镜用纱布擦拭,目镜和物镜用擦镜纸擦拭。
8、 光线明暗应调节遮光器选择不同的光圈和调节反光镜选择平面镜或凹面镜。
光线调暗应选择小光圈和平面镜 光线调亮应选择大光圈和凹面镜 要使模糊物像变清晰,应调节细准焦螺旋 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物镜。
四、 制作并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① 擦:用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干净 ② 滴: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③ 撕:用镊子撕去洋葱鳞片叶的内表皮,置于载玻片的清水中 ④ 展:用解剖针将表皮展平(防止细胞重叠)
⑤ 盖:用镊子夹取盖玻片,使其一边接触液体、然后缓慢地盖下去(防止产生气泡) ⑥ 染:先在盖玻片一侧滴一滴碘液,再用吸水纸从盖玻片对侧引流 五、制作并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①擦:用纱布把载玻片的盖玻片擦干净
②滴: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 生理盐水 (滴生理盐水目的是维持细胞正常形态)
③刮:先用清水漱口(清除口腔中的食物碎屑),用消毒牙签粗的一端在口腔内侧壁上轻轻刮几下。 ④涂:将牙签上附着的碎屑放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中涂抹几下
⑤盖:用镊子夹取盖玻片,使其一边接触液体、然后缓慢地盖下去(防止气泡产生) ⑦ 染:先在盖玻片一侧滴一滴碘液,再用吸水纸从盖玻片对侧引流(先滴后吸) 1、显微镜 是常用的探究器具。 2、显微镜里呈现的是 倒立的虚像 。
3、其它常用的探究器具:根据 功能的不同 分为 ①、观察器具:放大镜
②、解剖器具:解剖盘、解剖剪、镊子、刀片。 ③、计量器具:量筒、天平。
④、加热器具: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
3
⑤、通用器具:烧杯、试管、试剂瓶、培养皿、硏钵、滴管、药匙。
4、在探究过程中,常常需要制作用于临时观察的玻片标本,这些标本被称为临时玻片标本。 5、 临时玻片标本制作的过程:擦(载玻片)、滴(水)、撕、展(表皮展开)、盖(盖盖玻片)、染。 6、 用于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生物材料,必须 薄而透明 。
第二节探索生命的方法
1、科学探究的方法包括:①提出问题 ②作出假设 ③实验 ④得出结论 ⑤表达交流 2、科学探究常常需要进行对照实验。在对照实验中,除了实验变量不同外,其它因素都相同。
3、对照实验的设计原则是:一组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且只能以所研究的条件为变量,其它条件应相同。这样便于排除其他条件干扰试验。
第三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第一节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壁:保护细胞内部结构,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起支持和保护作用。 细胞膜: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保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叶绿体: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关,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是能量转换器。
1、植物细胞
细胞质:进行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 基本相似线粒体:与呼吸作用有关,为细胞的生命活2、科学研究表明,各种植物细胞的结构 。
动提供能量。是能量转换器。
液泡:成熟的植物细胞有中央大液泡,其中含有4
细胞液,与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有关。
细胞核:遗传信息的中心。
2、 观察植物细胞结构实验的步骤: ①、 以紫色洋葱鳞片 为材料。 ②、 撕取紫色的鳞片叶外表皮 。 ③、 用 碘液 染色。
3、 如果把一个植物细胞看成一个完整的现代化的“工厂”,则这个工厂的“围墙”和“门卫”相当于植物细胞的 细
胞壁 ;工厂的“管理和调控部门”相当于植物细胞的 细胞核 ;工厂的“动力车间”相当于植物细胞的 线粒体 ;工厂的“生产产品的车间”相当于植物细胞的 叶绿体 。
第二节人和动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1、 人和动物细胞的结构与植物细胞的结构基本相似,也有 细胞膜 、 细胞质 和 细胞核 。 2、 与植物细胞相比:人和动物细胞都没有 细胞壁 ,其细胞质中也没有 叶绿体 和 中央大液泡 。
3、 人和动物细胞的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在功能上与植物细胞的基本相同;细胞质中的线粒体也与呼吸作用
有关。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起保护作用。 细胞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物质与结构。
线粒体:与呼吸作用有关, 细胞核:遗传信息的中心。
4、人和动物细胞
4、 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 细胞核 中。
5、 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脱氧核糖核酸(DNA)和 蛋白质 。
6、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它能 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控制 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 。 7、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中: ①、用牙签在 口腔内侧壁上 轻轻刮一下。 ②、用的是 0.9%的生理盐水 。 ④、 用 碘液 进行染色。
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