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内蒙古包头市中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1.(2分)(2015?包头)物质的下列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白醋用于清除水壶中的水垢 B.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稀盐酸用于金属表面除锈 C.D. 苏打水用于缓解胃酸过多 考点: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解答: 解:A、白醋用于清除水壶中的水垢是利用了白醋中的醋酸与水垢能发生反应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错误;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的物理性质﹣﹣升华时能够吸收热量.正确; C、稀盐酸用于金属表面除锈是利用了盐酸与氧化铁能发生反应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错误; D、苏打水用于缓解胃酸过多利用了碳酸氢钠与盐酸能发生反应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错误; 故选B 点评: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 2.(2分)(2015?包头)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 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单质 C. D.元素的化学性质与该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 考点: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原子的定义与构成;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专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物质的分类. 分析: 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因此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单质是错误的,如氧气和臭氧中只有氧元素,但是它们属于混合物;元素的化学性质与该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是正确的. 解答: 解:A、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因此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因此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1
C、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单质是错误的,如氧气和臭氧中只有氧元素,但是它们属于混合物,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D、元素的化学性质与该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是正确的,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原子的概念等,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3.(2分)(2015?包头)下列有关物质除杂、鉴别所用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 A.除去铁粉中混有的锌粉,可加入过量的硫酸亚铁溶液并过滤 用酚酞溶液可一次性鉴别稀硫酸、澄清石灰水、和氯化钠溶液 B. 要除去CO2气体中的少量HCl气体,可将其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 C. D.不加任何试剂即可鉴别KCl溶液、NaOH溶液、K2SO4溶液、CuSO4溶液 考点: 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碱、盐的鉴别. 专题: 物质的鉴别题;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 分析: 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根据三种物质与同种试剂反应产生的不同现象来鉴别它们,若两种物质与同种物质反应的现象相同,则无法鉴别它们. 在不另加试剂就能鉴别的题目中,首先观察有无有特殊颜色的物质,若有,将有颜色的溶液鉴别出来,然后再借用这种溶液鉴别其它溶液把其它没有确定出的物质确定出来;若都没有颜色就将溶液两两混合,根据混合后的现象进行分析鉴别. 解答: 解:A、锌粉能与过量的硫酸亚铁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锌溶液和铁,再进行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稀硫酸、澄清石灰水和氯化钠溶液分别显酸性、碱性、中性,使酚酞溶液分别显示无色、红色、无色,不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现象,不能鉴别,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CO2和HCl气体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CuSO4溶液溶液呈蓝色,首先鉴别出蓝色的CuSO4溶液液;把CuSO4溶液溶液与另外三种溶液混合,出现蓝色沉淀的溶液为KOH溶液;剩余两种溶液为K2SO4、KCl溶液,但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象,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A. 点评: 物质的鉴别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所选试剂需要与待鉴别的物质反应并出现明显不同的现象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4.(2分)(2015?包头)质量为5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钾溶液和质量为5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混合,所得溶液的PH( ) A.小于7 B. 等于7 C. 大于7 D. 不确定 2
考点: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 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 分析: 根据氢氧化钾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析两者反应后哪种物质有剩余,并进一步判断溶液的pH. 解答: 解:根据反应2KOH+H2SO4=K2SO4+2H2O 112 98 50g×20% 50g×20% 可以看出氢氧化钾与硫酸反应时氢氧化钾需要量大,而反应中氢氧化钾和硫酸的质量相等,则硫酸有剩余,溶液显酸性,pH小于7. 故选A. 点评: 此题是酸碱中和反应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能够判断该反应进行时哪种物质过量是解题的关键. 5.(2分)(2015?包头)天平两边各放质量相等的烧杯,分别装入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此时天平平衡,将等质量的MgCO3和Na2CO3分别加入两烧杯中,充分反应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天平不平衡,指针一定偏向加Na2CO3的一边 若天平平衡,两烧杯中的酸一定完全反应 B. 若反应后Na2CO3有剩余,天平一定平衡 C. D.若天平不平衡,两种碳酸盐一定都没有剩余 考点: 盐的化学性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 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 分析: 在天平的两个托盘上,放上质量相等的两个烧杯,在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硫酸,此时天平处于平衡状态,然后分别向两只烧杯中加入等质量的Na2CO3和MgCO3粉末,反应物放在一起不反应的状态时,天平是平衡的,指针的偏转主要是看生成二氧化碳的多少,因此解题时判断二氧化碳多少则成为解题的关键所在,所以可计算相同质量的Na2CO3和MgCO3完全反应放出二氧化碳质量的大小,天平的指针会偏向质量大(下沉)的一方. 解答: 解:Na2CO3+H2SO4=Na2SO4+H2O+CO2↑,根据化学方程式,利用关系式法计算加入碳酸钠,溶液质量的变化. Na2CO3~CO2↑ 溶液质量增加(△m) 106 44 62 106g 62g MgCO3+H2SO4=MgSO4+H2O+CO2↑,根据化学方程式,利用关系式法计算加入碳酸镁,溶液质量的变化. MgCO3~CO2↑ 溶液质量增加(△m) 84 44 40 106g m m=50.5g,所以加入碳酸钠一端溶液质量增重大,故放Na2CO3的一端托盘下沉, 由此可知:
3
A、若天平不平衡,指针一定偏向加Na2CO3的一边,故对; B、酸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相同,天平平衡,故对; C、若反应后Na2CO3有剩余,天平一定平衡,故错; D、若天平不平衡,两种碳酸盐一定都没有剩余,故对. 答案:C 点评: 本题是比较抽象的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解本题的关键是分析左右两盘实际质量的变化,题目难度中等. 6.(2分)(2015?包头)下列有关量的变化图象与其对应叙述相符的是( ) A B C D 常温下,向一定量的饱t℃时,向等质量的甲、向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向等质量的铁和镁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乙、丙三种物质中分别加的水溶液中加入二氧化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钙 水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锰 稀盐酸 液质量最小的是丙 A B C D A.B. C. D. 考点: 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金属的化学性质. 专题: 元素化合物知识型;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A、根据氧化钙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进行分析; B、据该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分析解答; C、根据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中含有水,所以开始水的质量不为0,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生成水和氧气,所以随着反应的进行,水的质量不断增加,当反应完毕后水的质量不再增加进行解答; D、分别向等质量的镁和铁中滴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当盐酸少量时,生成的气体由盐酸的量决定,所以开始二者放出气体一直相等,但由于盐酸过量,等质量的镁放出的气体大于铁放出的气体. 解答: 解:A、由于氧化钙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氧化钙反应消耗了饱和溶液中的水,而使饱和溶液因减少溶剂水而析出固体,饱和溶液的溶质、溶剂质量同时减少,所以溶液的质量减少,故错误; B、t℃时甲的溶解度>乙>丙,则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物质加水溶解配成饱和溶液,丙需要水的质量多,故丙所得溶液的质量最大,故错误; C、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中含有水,所以开始水的质量不为0,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生成水和氧气,所以随着反应的进行,水的质量不断增加,当反应完毕后水的质量不再增加,为一定值,故正确; D、分别向等质量的镁和铁中滴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当盐酸少量时,生成的气体由盐酸的量决定,所以开始二者放出气体一直相等,但由于盐酸过量,等质量 4
的镁放出的气体大于铁放出的气体,所以图象错误. 故选:C 点评: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理解图象的物理意义和所代表的反应的反应原理和相关物质的定量反应关系. 二、填空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共21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 7.(8分)(2015?包头)用化学符号填空:
①两个铁离子 2Fe ②硫酸中硫元素的化合价 H2﹣
3+
O4 ③表示的是 Cl
(2)汽油中加入适量的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可适当节省石油资源,并减少污染,写出乙醇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C2H5OH+3O22CO2+3H2O .
(3)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数据如下: A B C D 物质 3.2 4.0 2.8 反应前的质量/g 6.4 7.2 2.0 反应后的质量/g 5.2 待测 反应后待测的B的质量是 2.2 克,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化合反应 . (4)现有铁、氧化铜、稀盐酸、氢氧化镁、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六种物质,两两混合能发生的反应有 6 个. 考点: 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金属的化学性质;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 分析: 根据已有的化学用语的书写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书写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在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据此推出待测值,然后根据物质质量的改变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进而确定反应的类型;根据物质的性质确定物质间的反应. 解答: 解:(1)①铁离子带有3个单位的正电荷,两个铁离子就是在铁离子的前面加上数3+字2,故填:2Fe; ②硫酸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书写在硫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故填:H2O4; ③的核内有17个质子,表示的是氯元素,核外有18个电子,说明表示﹣的是氯离子,故填:Cl; (2)乙醇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填:C2H5OH+3O22CO2+3H2O. (3)反应后待测的B的质量=6.4g+3.2g+4.0g+2.8g﹣5.2g﹣7.2g﹣2.0g=2.2克,A反应后减少,是反应物,B反应后减少,是反应物,C反应后增加,是生成物,D反应后减少是反应物,故该反应是三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故填:2.2,化合反应.
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