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幸)”,并结合文章内容阐述得2分,如表达空泛,酌情扣分。) 9.(6分)本题采用分层赋分的方式。
第一层:能结合文本,联系生活,由“书”谈到其它,并从“多”与“少”中得出有意义的思考(5-6分)
示例:读了这句话我很有感触。莫言因书少,而不顾一切地去读,他对书的渴望和痴迷,真是让人赞叹!想想自己,坐在明亮的教室,拥有大好的资源,却不去好好地学习,真是惭愧。当然,不仅仅是读书,其实生活中的很多东西都是这样。当我们苦苦追求时总是会不顾一切,可当我们拥有了就开始慢慢地不在意了。面对“多”与“少”,我们应该用一种平和的心态去理性地对待。“少”时我们要维护和珍惜,“多”时我们不能任意妄为。物不应该仅以“稀”为贵,更应该是以“惜”为贵。
第二层:能结合文本,联系生活,由“书”谈到其它,并能得出一些思考(3-4分)
示例:读了这句话我很有感触。莫言的童年因没有书读而苦恼,他为了能读到一本书而不顾一切,他对书的渴望和痴迷,真是让人赞叹!想想我们自己真是惭愧,坐在明亮的教室,拥有大好的资源,却不去好好地学习。而多少身处偏远山区的孩子,他们没有条件却在强烈地渴望着读书。当然,不仅仅是读书,其实生活中的很多东西都是这样。当我们苦苦追求时总是会不顾一切,可当我们拥有了就开始慢慢地不在意了。我觉得生活中无论我们拥有的多还是少,我们都要懂得去好好珍惜。
第三层:能结合文本,联系生活,只是由“读书”而谈到“读书”(1-2分)
示例:童年时候的莫言,家境贫穷,因没有书读而苦恼,他常常为了能读到一本书而不顾一切,他对书的渴望和痴迷,真是让人赞叹!然而,现在的我们坐在明亮的教室里,有着大好的资源,却不知道去好好地学习。那些身处偏远山区的孩子,他们没有条件却在强烈地渴望着读书。想想这些,我们自己真是惭愧不已。
(二)关于“中国诗词大会”的主题阅读(12分)
10.(3分)(1)中国诗词是我们独有的文化瑰宝,能唤醒每个人心底最温暖的记忆。
(2)诗歌与传媒、文化与科技的有机结合,为传统文化搭起了一个最大的、最接地气儿的课堂。 (3)节目精彩的环节设置让观众对中国诗词文化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
⑷选手都是普通人,他们保持的那份心中的恬淡、宁静,让观众感悟到古典诗词滋养的诗意人生。 (评分标准:一点1分,意对即可,直接摘录原句不扣分。)
11.(4分)现在的父母最初让孩子背诵古诗词,很多源于一时兴起的炫耀心理,缺少对古诗词这种传统文化的执着热爱和深入理解。当孩子入学后,时间和精力自然要让位于功利性更强的“奥数”和“考级”。归根结底,人们对于传统文化学习的淡漠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仅依靠百家讲坛、汉字听写大会、成语大会、诗词大会等“综艺清流”还远远不够,中华文化基因的觉醒,仍任重道远。
(评分标准:只涉及到父母的功利心理,给2分;探究到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普遍心理,意对即给4分。)
12.(5分)示例: 邀请函 尊敬的蒋勋老师:
《中国诗词大会》是中央电视台自主研发的一档文化益智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第一、二季播出后,广受关注与好评。现在第三季节目筹备中,想邀请您来担任点评嘉宾,以您那宽广的学养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来展现古诗词的灿烂与华美,引领大众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 2017年×月×日 (评分标准:节目特点2分;邀请理由2分;语言通顺1分。) 三、古文阅读(14分)
(一)如梦令·一抹斜阳沙觜(3分)
13. ⑴“抹”形象地写出了沙洲口的阳光仅剩下淡淡的一道痕迹,“点”字生动地写出了远远的草际间沙鸥渺小依稀的情景,使整个画面犹如一幅水墨画,宁静悠远、高雅脱俗。
(评分标准:“抹”能答到阳光淡淡,1分;“点”能答出渺小依稀,1分;整体画面感,1分。)
⑵表现了诗人惬意、闲适的心境。沙洲口一抹斜阳几近消失,依稀可见的几点沙鸥在草间悠闲觅食,一叶渔舟顺着江水划进白苹花中,处处表现了诗人的惬意、闲适的心境。 (评分标准:答出惬意、闲适,1分;能结合诗句分析,2分。) (二)(11分)
14.(4分)⑴B ⑵A ⑶C ⑷C
15.(2分)善 问 者 如 攻 坚 木 / 先 其 易 者 / 后 其 节 目
16.(2分)爱好学习的人,就好象是在别人的园圃中游玩;乐于学习的人,就好象是自己的东西了。 17.(3分)首先学习一定要勤奋,也要讲究学习方法,特别是要“善问”,再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以学为乐。总之,要想学有所成,关键的要素就是:“善问”“勤学”“乐学”。 (评分标准:能结合文章内容得出“善问”“勤学”“乐学”三个因素各得1分。) 四、语言文字综合运用(30分) 18.作文评分标准。
分类 分数档 文 章 符合题意;写作目的和对象明确;立意深刻,中心突出;一类 30—27分 思考充分,感情真挚;内容充实,选材精当;结构合理,思路清晰;表达准确,语言通畅。 符合题意;写作目的和对象较明确;立意正确,中心明二类 26—24分 确;思考较充分,感情真实;内容具体,选材合理;结构完整,思路较清晰;表达准确,语言通顺。 基本符合题意;写作目的和对象基本明确;中心基本明三类 23—21分 确;有一定思考,有一定内容;结构较完整,思路尚清楚;语言基本通顺。 四类 20—18分 基本符合题意,写作目的和对象较模糊,中心欠明确,内容空泛,结构欠完整,语言欠通顺。 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判为五类文:①文不对题或内容有五类 18分以下 严重错误;②文理不通,结构混乱;③文不成篇,字数不足30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