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行性研究报告
法规。同时,LNG与CNG相比,一是续航里程长,LNG是液化后的天然气,在提高气体质量的同时,克服了以上以CNG为燃料汽车不可克服的缺点。使用LNG作为燃料,一个335L的钢瓶,就能行驶500公里以上,完全解决了车辆的行驶里程问题;其次,LNG气瓶装载效率高,一个335L的LNG钢瓶自身重量225kg,充装满后的重量为353kg,相当于同样柴油车辆油箱加满油以后的重量。并且是在车架上安装,大大降低了车辆的重心。在提高使用经济性的同时,也同样提高了车辆的行驶安全性;另外目前LNG加气站较少。
综上可见建设汽车加油、加气、充电站市场前景广阔。 1.2.4产业政策符合性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2011年第9号),本项目不属于限制类和淘汰类,为允许类。
1.3 可行性研究的范围
本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在***有限公司提供的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对汽车加油加气充电站项目在技术上的先进性、成熟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进行较全面的论证。本报告根据项目的具体内容,对所涉及的市场需求、产品方案及规模、工艺技术方案、建厂条件和装置布置、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方案、环境保护、劳动安全、项目实施计划、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财务评价等问题进行可行性研究论证。
1.4 可行性研究结论
1.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2011年第9号),本项目属于允许类。本项目工艺技术整体技术水平高,经济效益可观。本项目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有很强的后续发展潜力和市场竞争力,是公司抓住发展机遇、发挥产业优势、调整产品结构、提高竞争实力切实可行的项目,具有投资省、见效快、与市场紧密配套的特点,是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9
可行性研究报告
2.从市场情况看,近几年来,随着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全球汽车总保有量不断增加,同时,混合动力汽车、充电汽车、加气汽车数量也不断增加。国内外市场对此需求量呈逐年上升趋势,本项目建设将更好的满足其用量不断增长的需要,完全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
3.项目工艺技术成熟,厂区有较为完善的公用配套设施,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能够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
4.建设装置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产品质量好、消耗低,对环境污染少,全厂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较好的水平;环境保护能够满足所在地区的要求;
5.经济效益好,项目经过经济评估,财务盈利能力及各项经济指标较好,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
综上所述,本项目无论从技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来看,都是可行的。
1.5 经济效益指标
表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一 1 2 3 二 三 1 2 3 项目 生产规模 加油能力 充电能力 加气能力 年操作时间 主要原辅料用量 进油 进气 用电 单位 吨/年 万度/年 万Nm3/年 天 吨/年 万Nm3/年 万度/年 指标 约10000 约3600 约300 360 约10000 约300 约3600 10
可行性研究报告
序号 四 1 2 五 六 七 八 1 2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项目 动力消耗量 水 电 劳动定员 厂区占地面积 本项目建构筑物占地面积 项目总投资 建设投资 流动资金 正常年销售收入 总成本费用 正常年份利润 全年投资内部收益率(税后) 投资回收期(税后) 盈亏平衡点 单位 吨/年 千瓦时/年 人 亩 平方米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年 万元/年 万元/年 % 年 % 指标 330 36000 15 约12 980 5000 3100.4 1719.6 6400 3024.4 1180.09 59.79 2.92 78.81 1.6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
本项目的建设属于新建项目,公司应加强技术人员培训。一方面由于本项目生产工艺要求严格、生产过程存在可燃、易燃化学品,希望安全消防设施等配套设施与本项目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另一方面在下一步的经营过程中注意进一步在改进,不断地进行节能挖潜,从而达到安全生产、降低能耗的效果。应按规范设计和施工,争取建成规范清洁的现代化工厂。
11
可行性研究报告
2 市场预测
2.1 市场情况及预测
近年来,成品油消费量快速增长。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特别是投资型经济增长明显、重大工程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汽车保有量的大幅增加以及农业生产用油数量增加等因素,拉动了成品油市场,尤其是柴油需求的快速增长。
2006 年起,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新车市场。业内人士认为,目前中国汽车保有量每千人不到 30 辆,与世界平均每千人 120 辆相差甚远,市场发展潜力巨大,特别是私人汽车消费,在未来 20 年将持续高速增长。截至 2005 年底,中国有公路 192 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 4.1 万公里,居世界第 2 位。到 2010 年,中国将建设九纵十八横的高速公路网,总里程将达 230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 6.5 万公里。到 2010 年,中国要建成以公路网为载体的快速运输网络,在400至500公里内实现当日往返,800至1000公里实现当日到达。今后,中国还要加快公路客运发展,汽车数量的增长已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
据资料统计,近几年来我国私人汽车拥有量每年以 20%的增速在增长。截至2007 年 6 月,全国汽车保有量达到 5356 万辆,其中私人汽车达 3239 万辆,占总量的 60.5%。即便如此,我国的人均汽车拥有量与发达国家相比,百人汽车拥有率还比较低。消费者购买能力较低以及油价不断增长等诸多因素制约了汽车产业的发展。此外,节能减排已成为我国经济焦点问题之一。在这种的形势下,电动汽车应运而生、悄然兴起。
为普通燃油汽车提供能源的石油资源日益紧张。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但石油自给仅占全部需求的 55%,每年要从国际市场购买2.5 亿吨石油,因此中央高度关注节能降耗工作。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石油资源的缺乏日益明显。2000 年我国机动车消耗石油 4560 万 t,占全
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