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试题解析地理分类汇编
专题17 海洋地理
(2011年高考福建卷) A.【选修2——海洋地理】
图19 示意某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该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分布规律,并分析其原因。(9分) (2)简述M附近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异常对沿岸气候产生的影响。(6分)
(2011年高考江苏卷) A.【海洋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图22为太平洋西部部分海域海洋初级生产力分布图。
图22
材料二:海洋初级生产力是指浮游植物、底栖植物及自养细菌等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
物的能力,以每年单位面积所固定的有机碳或能量来表示。海洋初级生产力主要受光照、温度、营养盐、海水垂直运动等因素影响。 材料三:海洋初级生产力决定了鱼虾蟹等海洋生物饵料的多少,进而影响海产品产量的
高低。
(1)图示海区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E地海洋初级生产力高的原因是,位于长江口附近,海水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较为丰富;海底地形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深度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较为充足(4分)
(3)①、②、③地中,渔业资源最丰富的是___________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沿海易发生赤潮,其危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答案】
(1)由沿海向外海递减
(2)营养盐 大陆架 浅 光照
(3)③ 海洋初级生产力较高,饵料丰富 (4)威胁海洋生物生产;破坏海域生态环境 【解析】
(1)根据图22初级生产力等值线分布图可知,图示海区海洋初级生产力由沿海向外海递减。
(2)E地海洋初级生产力高的原因是,位于长江口附近,长江河水带来大量营养物质,海水中的营养盐较为丰富;海底地形类型是大陆架,深度较浅,饵料丰富较为充足。 (3)①、②、③地中,从图22可知③地海洋初级生产力最高,饵料丰富,根据材料三:海洋初级生产力决定了鱼虾蟹等海洋生物饵料的多少,进而影响海产品产量的高低,可知渔业资源最丰富的是③地。
(4)赤潮的危害可以参照教材,主要是威胁海洋生物生产和破坏海域生态环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