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6-1-4 - 和差问题 题库教师版 doc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4 15:39:4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和差问题

教学目标

1. 会判断什么样的应用题属于和差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和以及两个数的差,要分别求这两个数就属和差问题,并掌握和差问题的特性,为以后继续学习和倍、差倍问题做准备. 2. 总结归纳出解决和差问题的方法,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知识精讲

和差问题是已知大小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求大小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

为了解答这种应用题,首先要弄清两个数相差多少的不同叙述方式.有些题目明确给了两个数的差,而有些应用题把两个数的差“暗藏”起来,我们管暗藏的差叫“暗差”。

知道两个数的和,以及它们的差,要求这两个数,解决和差问题需要我们画线段图来分析,方法如下:

方法一: (和+差)÷2=大数 和-大数=小数 方法二: (和-差)÷2=小数 和-小数=大数

例题精讲

板块一、基本的和差问题

【例 1】 两筐水果共重150千克,第一筐比第二筐少10千克,两筐水果各多少千克?

【解析】 本题也是和差问题的基本题型,借助线段图来分析如下:

方法一:把第二筐多的10千克减掉,看成两个第一筐的重量来计算.

(150?10)?2?70(千克)列式:第一筐:,第二筐:70?10?80(千克).

方法二:把第一筐少的10千克补上,看成两个第二筐的重量来计算.

6-1-4.和差问题.题库 教师版 page 1 of 21 (150?10)?2?80(千克)列式:第二筐:,第一筐:80?10?70(千克)

【巩固】 甲、乙两人同时以相同的速度打字,2分钟共打了240个字,已知甲每分钟比乙多打10个字.问

甲、乙两人每分钟各打多少个?

【巩固】 首先要理解2分钟共打了240个字,那么甲、乙两人一分钟就打了240?2?120(个).这样就

转换成典型和差问题了.

(240?2?10)?2?65(个) 乙:65?10?55(个) 方法一:甲:

(240?2?10)?2?55(个) 甲:55?10?65(个) 方法二:乙:

在研究完这两种方法以后,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来总结和差问题的解决方法.解答和差问题的应用题,可以先画出线段图,从线段图上找到大数和小数,并找到解决方法.

(两数的和-两数的差)÷2=较小的数 较小的数+两数的差=较大的数

(两数的和+两数的差)÷2=较大的数 较大的数-两数的差=较小的数

【巩固】 果园共260棵桃树和梨树,其中桃树的棵数比梨树多20棵.桃树和梨树各有多少棵? (260?20)?2?140(棵) 梨树:140?20?120(棵) 【解析】 方法一:桃树:(260?20)?2?120(棵) 桃树:120?20?140(棵) 方法二:梨树:

答:桃树有140棵,梨树有120棵.

【巩固】 有一根钢管长12米,要锯成两段,使第一段比第二段短2米.每段各长多少米? (12?2)?2?5 (米) 第二段:12?5?7 (米) 【解析】 第一段:

答:第一段长5米,第二段长7米.

【巩固】 陈红和李玲平均身高为130厘米,陈红比李玲高8厘米,陈红和李玲身高各是多少厘米? 【解析】 陈红和李玲平均身高为130厘米,她们身高的和为:130?2?260 (厘米)

(260?8)?2 ?134 (厘米) 李玲:134?8?126 (厘米) 方法一:陈红:

6-1-4.和差问题.题库 教师版 page 2 of 21 (260?8)?2 ?126 (厘米) 陈红:126?8?134(厘米) 方法二:李玲:

【例 2】 文具王国的尺子点点和跳跳是一对好朋友,他们一会儿高兴地把自己绑在一起,一会儿又闹起

小别扭,竖起小脑袋比比谁长的高,每天他们总是有使不完的劲儿.同学们!你能根据下面的图,算出点点和跳跳各有多长吗?

【解析】 解决和差问题的应用题,首先学会画线段图是关键,在这里借助两把尺子来进行比较分析,比较

直观和形象,然后再从直观的实物图过渡到抽象的线段图学生比较容易理解.此处是本节课的难点突破所在,对于方法的研究老师要引导学生来思考.

方法一:假设跳跳多4厘米,那么就和点点一样长,这时总长增长到了16?4?20(厘米),

2个点点的长是20厘米,那么点点的长就是20?2?10(厘米),跳跳就是10?4?6(厘米).

(16?4)?2?10(厘米)列式:点点(大数):;跳跳(小数):10?4?6(厘米).

方法二:假设点点少4厘米,那么就和跳跳一样长,这时总长就减少到了16?4?12(厘米),

2个跳跳的长是12厘米,那么跳跳的长就是12?2?6(厘米),点点就是6?4?10(厘米).

(16?4)?2?6(厘米)列式:跳跳(小数):;点点(大数):6?4?10(厘米)

6-1-4.和差问题.题库 教师版 page 3 of 21

【巩固】 二年级一班和二班共有85人,一班比二班多3人.问一班、二班各有多少人?

【解析】 本题是和差问题的基本题型,已知两个数的和与两个数的差,然后求大小两个数各是多少.和差

问题一般可以借助线段图来进行分析.

(85?3)?2?44 (人) ,二班人数:44?3?41(人) 方法一:一班人数:

(85?3)?2?41 (人) ,一班人数:41?3?44(人) 方法二:二班人数:

【巩固】 两个连续奇数的和是36,这两个数分别是多少? 【解析】 两个连续奇数的差是2,利用和差公式解答如下. (36-2)?2?17 较大数:36?17?19 较小数:

【巩固】 一辆公交车里有30位乘客,到大桥站有17人下车,又上来19人,现在车上和原来比,人多了

还是少了,多(或少)几个人? 【解析】 这道题有两种不同的思维方法.

方法一:先求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再和原来车上30人进行比较,就知道人多了还是人少

了,再用减法计算,就能求出多或少了几个人. 列式:现在车上人数:

30?17?19?32(人)

现在车上比原来多几人? 32?30?2(人)

方法二:聪明的学生会想到只要把下车和上车的人数进行比较,就知道答案了,因为下车17

人,上车19人,上车的人比下车的多2人.这样原来车上的“30人”就是多余条件了.列式:19?17?2(人)

答:现在车上人多了,多2人.

6-1-4.和差问题.题库 教师版 page 4 of 21

搜索更多关于: 6-1-4 - 和差问题 题库教师版 doc 的文档
6-1-4 - 和差问题 题库教师版 doc.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2mr94kaas7zlrk1b2xh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