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5底部加热功率控制规则表
表中,模式一表示非什锦米的标准、精煮、稍硬、稍软、煲仔模式;模式二表示非什锦米的高速、寿司、咖哩模式;模式三表示非香米的少量米模式;模式四表示香米的少量米模式;模式五表示什锦米模式。
第3章 电饭煲控制系统的设计
前两节给出了电饭煲的炊煮工艺流程和模糊控制器的设计,这一节将重点阐述电饭煲控制系统的的实现。由于电饭煲属于一种家电产品,所以,在硬件实现时要充分考虑到成本、易用性等因素。·
3.1系统的总体控制方案设计
电饭煲工作原理如图2.8所示。上电后,系统进入待机状态,此时系统可接受用户的功能选择,用户所选功能通过显示电路显示出来,当用户按下相应按键时,MCU可以对温度进行检测,对各种功能进行相应的加热控制。各种功能结束时,会发出相应的报警提示。
图2.8电饭煲硬件工作原理框图
3.2电饭煲硬件系统构成
系统选用以低成本、功耗小、性能良好的8位AD with LCD型HT46R65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的控制电路。HT46R65的引脚如图2.9所示。
图2.9 HT46R65引脚配置图
它的主要技术特性如下: (1)高性能RISC结构
(2)低功率完全静态CMOS设计
(3)工作电压:在4MHz下,由2.2V到5.5V;在8MHz下,由3.3V到5.5V (4)功率损耗:在5V8MHz下,典型值为3mA(针对ADC除能时的晶体振荡器);不使用看门狗定时器时,3V下静态(standby)电流小于l uA (5)周期时间:在8MHz系统时钟下指令周期达到0.5us
(6)温度范围:工作温度-40℃到85℃ (工业级规格); 储存温度-50℃到125℃它的主要内核特性: (1)程序存储器:8K X 16 ROM (2)数据存储器:384 X 8 RAM
(3) LCD驱动:41X2, 41X3或40 X 4 Segments (4) 16层硬件堆栈 它的主要周边特性:
(1) 20个具有上拉功能的双向输入输出口 (2) 10位多通道AD转换器
(3)内部LCD驱动及专用的LCD存储器 (4) 2个外部中断输入
(5) PFD输出
3.3电饭煲硬件电路
(1)电源电池供电电路
电源电池供电电路如图2.10所示。带中心抽头的变压器和整流二极管D4, D5构成了全波整流电路,C3和C4为滤波电容。当交流电源供电时,通过对分流电阻R2和限流电阻R3的适当取值,使三级管Q1饱和导通,这样使VDD?V1。而VDD通过负载作用于Q2的发射极,通过估算知,Q2处于放大状态,VDD比Q2发射极电压高出约5V, Q2的发射极构成了数字地。二极管D6处于截止状态,电池电路断路。当电源掉电,电池供电时,Q1和Q2都截止,D6导通,VDD对数字地约等于电池电压3.5V,此时V1悬空。图中有两个保险丝,一个是限流保险丝,另一个是热保险丝。当锅底温度过高时,热保险丝会自动熔断,起保护作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