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大纲
课程英文名称:College English 课程编号:
课程类型:公共必修课
学时:256 学分:16
适用专业:全院本科各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大学英语课程是本科院校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
大学英语教学的任务和目标是:经过256学时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二、教学的基本要求
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参照《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所规定的“一般要求”特制定本要求。在达到本基本要求的同时,鼓励那些英语基础较好而且学有余力的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向较高要求或更高要求努力。
学完本课程后,学生应达到如下几方面的基本要求:
1.听力理解能力:能听懂英语授课,能听懂日常英语谈话和一般性题材的讲座,能听懂语速较慢(每分钟130~150词)的英语广播和电视节目,能掌握其中心大意,抓住要点。能运用基本的听力技巧。
2.口语表达能力:能在学习过程中用英语交流,并能就某一主题进行讨论,能就日常话题用英语进行交谈,能经准备后就所熟悉的话题作简短发言,表达比较清楚,语音、语调基本正确。能在交谈中使用基本的会话策略。
3.阅读理解能力:能基本读懂一般性题材的英文文章,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70词。在快速阅读篇幅较长、难度略低的材料时,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100词。能就阅读材料进行略读和寻读。能借助词典阅读本专业的英语教材和题材熟悉的英文报刊文章,掌握中心大意,理解主要事实和有关细节。能读懂工作、生活中常见的应用文体的材料。能在阅读中使用有效的阅读方法。
4.书面表达能力:能完成一般性写作任务,能描述个人经历、观感、情感和发生的事件等,能写常见的应用文,能在半小时内就一般性话题或提纲写出不少于120词的短文,内容基本完整,中心思想明确,用词恰当,语意连贯。能掌握基本的写作技能。
5.翻译能力:能借助词典对题材熟悉的文章进行英汉互译,英汉译速为每小时约300个英语单词,汉英译速为每小时约250个汉字。译文基本准确,无重大的理解和语言表达错误。
6.推荐词汇量:掌握的词汇量应达到约4795个单词和700个词组(含中学应掌握的词汇),其中约2000个单词为积极词汇,即要求学生能够在认知的基础上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两个方面熟练运用的词汇。
三、教学方法与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
1、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学模式应体现英语教学的实用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
2、原则:听说领先,实践为主,词汇跟上,理解到位,翻译流畅,全面提高,
全方位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重点和难点:
注重语言学习的规律,处理好听、说、读、写、译之间的关系,确保各项语言能力的协调发展。第一学年要特别加强听说技能的培养。第二学年则侧重读、写、译能力的培养。
四、建议学时分配
《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第一册 教学内容 讲课学时 听力或上机学时 第一单元 6 2 第二单元 6 2 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 第五单元 6 6 6 2 2 2 备注 课外网络自主学习2学时 课外网络自主学习2学时 课外网络自主学习2学时 课外网络自主学习2学时 课外网络自主学习2学时 课外网络自主学习2学时 课外网络自主学习2学时 0 14 第六单元 6 2 第七单元 6 2 复习及测试 2 0 合计 44 14
《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第二、三、四册 教学内容 讲课学时 听力或上机学时 第一单元 6 2 第二单元 6 2 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 第五单元 第六单元 第七单元 第八单元 复习及测试 合计
6 6 6 6 6 6 2 50 2 2 2 2 2 2 0 16 备注 课外网络自主学习2学时 课外网络自主学习2学时 课外网络自主学习2学时 课外网络自主学习2学时 课外网络自主学习2学时 课外网络自主学习2学时 课外网络自主学习2学时 课外网络自主学习2学时 0 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