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完整word版)安徽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综合知识真题2016年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3 21:10:0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安徽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综合知识真题2016年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30.00)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的发展任务,要求______。 A.全面实施小班化教学 B.农村学校全面实施寄宿制管理 C.大力推广普通话教学 √ D.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两小时

解析: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四章第八条提出“巩固提高几年义务教育水平”的发展任务。其要求包括:深化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逐步推行小班教学;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优先满足留守儿童住宿需求;大力推广普通话教学,使用规范汉字;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因此,A项说法太绝对,B、D项表述错误,只有C项正确。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为了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______。 A.稳定发展 B.持续发展 C.差异发展 D.均衡发展 √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二条指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没重点班和非重点班。因此,本题选D。

3.一位老师未经学生同意将学生的作文收入自己编著出版的作文辅导书中,这种做法侵害了学生的______。 A.著作权 √ B.财产权 C.教育权 D.发展权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十条规定,著作权包括著作人身权和著作财产权,其中,著作人身权是指作者通过创作表现个人风格的作品而依法享有获得名誉、声望和维护作品完整性的权利,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的完整权;著作财产权是作者对其作品的自行使用和被他人使用而享有的以物质利益为内容的权利,包括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等。题干中教师未经学生同意擅自将学生的作文收入自己编著出版的作文辅导书中,其做法侵害了学生的著作权。 4.下列对教育的认识不正确的是______。 A.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 B.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C.教育是促进受教育者社会化的过程 D.教育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

解析: 教育的本质属性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特点,是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促进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是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是教育。因此,本题选D。

5.孟子说:“人性本善良,万物皆备于我心”。这句话反映的是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______。 A.外铄论 B.内发论 √ C.多因素论 D.内外因交互作用论

解析: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良,万物皆备与于我心。人只要善于修身养性,注重“内省”,这些品质就能得到健康发展。这是内发论的观点,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要求。本题选B。

6.影响教育发展规模、速度以及教育结构变化的最重要因素是______。 A.国家意识形态 B.社会生产力 √ C.社会文化 D.人口质量

解析: 礼会生产力的发展影响着教育的规模、速度及内部结构。因此,本题选B。

7.美国斯坦福大学一项研究表明,儿童期的智力测验并不能正确地预测成年以后的工作成就,一个人的成就同智力的高低并无极大的相关。这说明______。 A.遗传素质仅仅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 B.遗传素质的成熟机制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水平 C.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D.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决定性影响

解析: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遗传、环境、学校教育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是人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遗传素质的生理成熟程度制约着人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D项说法错误,B、C两项,与题干所给材料关系不大。故,本题选A。 8.根据学生选择课程的自主性,可将课程分为______。 A.学科课程和经验课程 B.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 C.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

D.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和研究性课程

解析: 课程类型有多种划分方式。按照课程内容的属性,可以分为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或经验课程);根据学生选择课程的自主性或者课程实施的要求,可以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按照课程的组织方式,可以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按照任务的不同,可以分为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和研究型课程。故,本题选B。

9.教师利用美好的事物、优美的环境感染和熏陶学生,所运用的德育方法是______。 A.榜样示范法 B.说服教育法 C.情感陶冶法 √ D.奖励与惩罚法

解析: 情感陶冶法是指教师通过创设和利用一定的情境。对学生进行感化和熏陶,使学生在直观感受中潜移默化地形成思想品德的一种方法。题中教师利用美好的事物、优美的环境感染和熏陶学生,正是运用了情感陶冶法。故,本题选C。

10.教育家布鲁纳提出的课程理论是______。 A.结构主义课程论 √ B.社会本位课程论 C.实用主义课程论 D.人本主义课程论

解析: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提出了结构主义课程论,其主要观点为:以学科结构为课程中心;基本结构要与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相一致;倡导发现式学习法。

11.以教师的语言为主要媒介,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表达情感和培养价值观念的教学方法是______。 A.演示法 B.讲授法 √ C.练习法 D.陶冶法

解析: 演示法指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讲授法指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练习法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陶冶法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运

用情感和环境的因素,以境陶情,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心灵在耳濡目染中心灵受到感化,进而促进其身心发展的方法。

故,题干描述的教学方法是讲授法,本题选B。

12.学习成绩好并不意味着道德修养水平高,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______。 A.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 B.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 C.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结合 D.知识传授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 √

解析: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主要有: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相结合;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题干叙述表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成绩,也要关注学生道德修养的提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相结合。故,本题选D。

1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反映教师劳动特点的______。 A.主体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 D.迟滞性

解析: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意为统治者本身言行正当,即使不下命令,百姓也会跟着行动;统治者本身言行不正当,即使三令五申,百姓也不会听从。这句话运用在教学中,说明教师必须以身作则,在学生中起到表率作用,反映了教师劳动的示范性。故本题选C。

14.教师上课提问时,有的学生急于表现,没有弄清题意便抢先回答。这类学生的认知风格属于______。 A.冲动型 √ B.沉思型 C.场独立型 D.场依存型

解析: 冲动型认知风格的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很快形成自己的看法。在回答问题时,往往根据问题的部分信息或未对问题做透彻的分析就仓促做出决定,反应速度快,但容易发生错误。题中所描述的一类学生的认知风格即属于冲动型,本题选A。

15.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的______。 A.剩余价值说 B.资本和商品学说 C.劳动价值学说

D.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

解析: 马克思在《资本论》等著作中阐述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他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全面协调发展,也包括人的道德的发展。 16.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充分实现所产生的结果是______。 A.学生主动性的丧失 B.教师替代学生学习

C.学生主动性的充分发挥 √ D.课堂纪律的强化

解析: 新课程的理念主要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当教师主体性充分发挥时,学生的主动性也可以充分发挥。因此,本题选C。

17.班主任通过班集体影响学生个体,又通过教育学生个体促进班集体的健康发展。这种班级的管理模式属于______。 A.常规管理 B.平行管理 √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

解析: 平行管理是指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题干的表述属于平行管理的班级管理模式。故,本题选B。 18.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创造机会,让学生在现实世界去感受和体验。这属于______。 A.范例教学 B.探究式教学 C.情境性教学 √ D.传递—接受式教学

解析: 情境性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题干的表述属于情境性教学。

19.“见花落泪,见月伤心,良辰美景也有一种无可奈何之感”,这种情绪状态属于______。 A.心境 √ B.激情 C.应激 D.适应

解析: 情绪状态主要有激情、心境和应激三类。其中,心境是一种平静而持久,带有弥散性的情绪状态,不只表现在某一特定对象上,而是使整个心理活动都染上某种情绪色彩。题干所捕述的情绪状态属于心境。

20.美妙的音乐很悦耳,像春风拂过面颊,这属于______。 A.知觉 B.错觉 C.幻觉 D.联觉 √

解析: 联觉是指由一种感受器官受到刺激而产生一种特定感觉的同时,又产生另一种不同的感觉的现象。美妙的音乐是听觉,春风拂过面颊是皮肤觉,由听觉产生皮肤觉,属于联觉现象。 21.小张时常能够提出一些与众不同的观点,做新颖且有价值的事。他所体现的能力是______。 A.操作能力 B.一般能力 C.创造能力 √ D.社交能力

解析: 创造能力就是运用一切已有信息,创造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或能够提出与众不同的、新颖而有价值的观点的能力。因此,本题选C。 2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是______。 A.低年级学生 B.高年级学生 C.有心理问题的学生 D.全体学生 √

解析: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学生。

23.生活中人们往往认为水果刀只能用来切水果,杯子只能装水,这属于问题解决影响因素中的______。 A.原型启发 B.功能固着 √ C.问题情境 D.动机和情绪

解析: 功能固着指人们熟悉了某种物体的常用或典型功能时,就很难看出该物体所具有的其他潜在的功能。题干的描述属于功能固着。

24.中国人一般把“TOEFL”称为“托福”,这里使用的学习策略是______。 A.谐音联想法 √ B.位置记忆法 C.视觉联想法

D.关键词法

解析: 谐音联想法属于记忆术的一种。这种方法是通过谐音线索,进行人为联想。题干中的描述正是使用了谐音联想法。

25.数学老师对学生说:“今天课堂上练习题都做对的同学,可以不用做家庭作业了。”数学老师的做法属于______。 A.连续强化 B.正强化 C.惩罚 D.负强化 √

解析: 负强化是指撤销一个机体的厌恶刺激,以提高行为产生的概率。教师奖励练习题全做对的学生不用写作业,就是撤销一个厌恶刺激,属于负强化。故,本题选D。

26.对于小学生的数学计算错误,老师既想要他抄写10遍,又担心这样做没有好的效果。这属于______。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 D.多重趋避冲突

解析: 趋避冲突是指心理发展的过程中某一事物对个体具有利和弊的双重意义时,会使人产生两种动机态度:一方面好而趋之,另一方面则恶而远之。题干所述的情况属于趋避冲突。本题选C。 27.夜空中划过的流星容易引起我们的无意注意,引起这种注意的原因是______。 A.刺激物的活动与变化 √ B.刺激物的复杂性 C.刺激物的强度 D.刺激物的对比关系

解析: 引起无意注意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刺激物的特点(客观方面),包括刺激物的强度、对比关系、活动与变化以及新异性;二是人本身的状态(主观方面),包括人的需要和兴趣、情绪状态、知识经验。夜空中划过的流星之所以引起我们的无意注意,主要是通过它的活动与变化。因此,本题选A。 28.丁墨在他的小说《他来了,请闭眼》中,塑造了高智商、严谨和善于推理的犯罪心理学专家薄靳言的形象,这属于______。 A.无意想象 B.再造想象 C.无意记忆 D.创造想象 √

解析: 创造想象是根据一定目的在头脑中独立地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例如作家在头脑中构思了新的人物形象。题干的捕述属于创造想象。

29.小学生初学英语字母时,常常将其读成学过的汉语拼音,这种迁移属于______。 A.顺向、正迁移 B.顺向、负迁移 √ C.逆向、正迁移 D.逆向、负迁移

解析: 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产生触类旁通的学习效果;负迁移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顺向迁移是指先前学习对后续学习的影响;逆向迁移是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根据题干表述,学习英语字母与汉语拼音间相互干扰,且先学过的汉语拼音干扰之后的英语字母的学习,这种迁移属于顺向、负迁移。

30.教师要学生列举筷子的用途,某学生在单位时间内给出了很多的答案,但都在餐饮用具范围内,这表明该学生的发散性思维______。 A.流畅性好,变通性好 B.流畅性好,变通性差 √ C.流畅性差,变通性好 D.流畅性差,变通性差

(完整word版)安徽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综合知识真题2016年.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2soi6k1o59jajr88ky455t2h95x5500wcq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