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完整word版)安徽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综合知识真题2016年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4 4:03:5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D.关键词法

解析: 谐音联想法属于记忆术的一种。这种方法是通过谐音线索,进行人为联想。题干中的描述正是使用了谐音联想法。

25.数学老师对学生说:“今天课堂上练习题都做对的同学,可以不用做家庭作业了。”数学老师的做法属于______。 A.连续强化 B.正强化 C.惩罚 D.负强化 √

解析: 负强化是指撤销一个机体的厌恶刺激,以提高行为产生的概率。教师奖励练习题全做对的学生不用写作业,就是撤销一个厌恶刺激,属于负强化。故,本题选D。

26.对于小学生的数学计算错误,老师既想要他抄写10遍,又担心这样做没有好的效果。这属于______。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 D.多重趋避冲突

解析: 趋避冲突是指心理发展的过程中某一事物对个体具有利和弊的双重意义时,会使人产生两种动机态度:一方面好而趋之,另一方面则恶而远之。题干所述的情况属于趋避冲突。本题选C。 27.夜空中划过的流星容易引起我们的无意注意,引起这种注意的原因是______。 A.刺激物的活动与变化 √ B.刺激物的复杂性 C.刺激物的强度 D.刺激物的对比关系

解析: 引起无意注意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刺激物的特点(客观方面),包括刺激物的强度、对比关系、活动与变化以及新异性;二是人本身的状态(主观方面),包括人的需要和兴趣、情绪状态、知识经验。夜空中划过的流星之所以引起我们的无意注意,主要是通过它的活动与变化。因此,本题选A。 28.丁墨在他的小说《他来了,请闭眼》中,塑造了高智商、严谨和善于推理的犯罪心理学专家薄靳言的形象,这属于______。 A.无意想象 B.再造想象 C.无意记忆 D.创造想象 √

解析: 创造想象是根据一定目的在头脑中独立地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例如作家在头脑中构思了新的人物形象。题干的捕述属于创造想象。

29.小学生初学英语字母时,常常将其读成学过的汉语拼音,这种迁移属于______。 A.顺向、正迁移 B.顺向、负迁移 √ C.逆向、正迁移 D.逆向、负迁移

解析: 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产生触类旁通的学习效果;负迁移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顺向迁移是指先前学习对后续学习的影响;逆向迁移是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根据题干表述,学习英语字母与汉语拼音间相互干扰,且先学过的汉语拼音干扰之后的英语字母的学习,这种迁移属于顺向、负迁移。

30.教师要学生列举筷子的用途,某学生在单位时间内给出了很多的答案,但都在餐饮用具范围内,这表明该学生的发散性思维______。 A.流畅性好,变通性好 B.流畅性好,变通性差 √ C.流畅性差,变通性好 D.流畅性差,变通性差

解析: 发散思维的主要特征包括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其中,流畅性是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的时间内产生不同观念的数量的多少;变通性即灵活性,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题干中学生在单位时间内给出了很多的答案,说明该学生的思维流畅性好;但是都在餐饮范围内,说明该学生的思维有一定的局限性,即变通性差。因此,本题选B。

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0.00)

31.下列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的表述,正确的有______。 A.突出学科本位

B.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 √ C.建立科学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 D.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

解析: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故本题选BCD。

32.小学班队活动是进行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方式,必须遵循______。 A.教育性原则 √ B.可行性原则 C.自主性原则 √ D.计划性原则 √

解析: 班队活动的原则有:教育性原则、针对性原则、自主性原则、多样性原则、计划性原则、生活化原则。因此,本题选ACD。

33.下列关于气质的说法,正确的有______。 A.气质有好坏之分 √ B.气质由血型决定

C.气质影响职业的选择 √

D.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气质差异对其进行教育 √

解析: 气质受神经活动类型影响,受先天因素影响较大,没有好坏之分,能够影响一个人的职业选择,教师需要依据学生的气质类型进行因材施教。因此,本题选ACD。 34.下列关于形成性评价的描述,正确的有______。 A.评价的手段有作业、经常性检查等 √ B.评价的测试内容主要为课题和单元目标样本 √ C.评价目的要为改进学习过程,调整教学方案 √ D.评价的主要作用在于全面评定学生学业成绩

解析: 形成性评价指在教学进行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测定。形成性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学习过程,调整教学方案,主要作用是确定学习效果。 35.下列选项中属于幻想的有______。 A.有个学生将来想成为科学家 √ B.庄周梦蝶

C.夜晚注视天空中的星星久了,觉得星星在动 D.守株待兔 √

解析: 幻想是个人渴望的、指向未来的想象。B项属于梦境,是无意想象的一种;C项属于动觉。只有A、D两项属于幻想。

三、辨析题(总题数:3,分数:15.00)

36.衡量教学方法是否先进、科学,关键看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否很快提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错误。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和学生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共同活动方式,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衡量教法是否先进、科学,关键就是看它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实际需要,能否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能否最大限度地保证教学效果,而不是单从学习成绩上加以判断。

37.班集体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的主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正确。班集体作为学生正式群体,是班主任进行班级组织管理的重点,是教育的对象,同时又是教育的主体。

38.某人从光线明亮的地方进入暗室,开始什么也看不见。慢慢就能看见一些物体了,这种变化是由于学习导致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错误。学习导致的变化不是由成熟或先天的反应倾向所致,是由练习或者反复的经验引起的。从光线明亮的地方进入暗室,由开始看不见到慢慢看见的过程属于暗适应,这种变化是一种感觉适应不属于学习现象。

四、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20.00)

39.简述教育的政治功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教育的政治功能主要包括: (1)促进年轻一代政治社会化的发展; (2)培养和造就政治人才;

(3)制造社会舆论,影响政治时局; (4)促进政治民主。

40.简述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备课、上课、布置课外作业、课堂教学效果的测评。 41.简述现阶段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现阶段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包括:爱国守法、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爱岗敬业。

42.依据记忆规律,如何组织复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依据记忆规律,组织复习的方法有: (1)及时复习;

(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3)试图回忆和反复阅读相结合; (4)采取多样化的复习方式; (5)动员各种感觉器官参与复习。

五、材料分析题(总题数:3,分数:45.00)

有一首歌这样唱:“我不是你们说的那种,那种坏小孩,也不是你们说的那种,虚伪的乖小孩,我现在的想法已经超出,超出你们的时代,请你们替我想想,这是属于我们的时代,好久以前我的脾气,就那么坏;好久以前我的叛逆,就像现在,请你们原谅我,不必为我担心,我有我的理由,希望你们能够明白,我不是坏小孩。”

(1).分析当今小学生成长的文化环境及其身心变化特点。(分数:7.5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当今小学生成长的文化环境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①社会环境的变化:新兴大众传媒(如互联网)、社交软件(如微博、微信)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信息将会直接被小学生接触。

②家庭环境的变化:当前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家庭教养方式整体偏于溺爱型,同时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却又更高。

③学校教育环境的变化:理念方面,建构主义、人本主义和多元智能理论正在引领着一场教育变革,学校教育更加突出以学习者为中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掘和塑造学生的个性等;实践方面,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的影响日益深刻,学生接触互联网、移动设备已不可回避;人际关系方面,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整体朝着民主、平等的方向发展,但其中又夹杂着各种冲突和矛盾。 当今小学生身心变化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①身心发展速度较快,生理、心理早熟现象均比较明显。 ②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对自己有了一定的评价。

③独立意识、批判性思维逐渐发展,彰显个性的需求日益旺盛。

④道德概念从直观具体的、比较肤浅的认识,逐步过渡到比较抽象的、本质的认识。 (2).在“互联网+”时代,教师应如何实现与学生的有效沟通?(分数:7.5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在“互联网时代”,教师要实现与学生的有效沟通,必须:

①建立“互联网+教育”新思维。今天的学生是数字化时代的“原住民”,作为教师,不能坚持固有的传统教育思维,而是要主动和学生一起学习新技术。

②善于运用信息技术与学生沟通。教师可以通过微博、空间、微信、博客等给学生提供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性,传递积极、快乐、阳光的生活理念,让它成为课堂的延续。

③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更加注重学生的交互体验。充分利用互联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④警惕“互联网”的负面效应。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要高度重视网络思想道德建设,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抓好新时期的学校德育工作。

四年级学生小刚特别喜欢小动物,妈妈也很支持他,给他买过蚕宝宝、小仓鼠、小乌龟等,但小刚时常会带小动物去学校,影响了其他同学听课。班主任李老师了解后,并没有批评他,而是组织同学在班里成立了动物兴趣小组。在李老师的引导下,小刚和其他小组成员定期开展活动。通过对小动物的观察、照料,小刚不仅学习了许多生物学知识,还懂得了学习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他还改掉了拖拉、懒散和马虎的毛病,养成了勤奋、自律、认真的好习惯,学习的主动性也有了提高,对各科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小组经常性的合作探究活动,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升。后来,小刚写的作文《我的“好朋友”——小仓鼠》,在全国征文比赛中还获得了二等奖。

(1).从内外两方面分析小刚学习行为改变的原因。(分数:7.5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内在方面:对小动物的直接兴趣促使小刚行为改变: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自我效能感的提高;内部学习动机;正确的学习方法矛¨学习策略。在案例中,教师考虑到小刚活泼好动、有爱心、喜欢养小动物的性格特点,针对学生性格和兴趣特点对学生进行教育,在班级里开展动物兴趣小组,对小刚进行引导。

外在方面:在老师的引导下,老师通过开展活动的方式,引导小刚进行学习和活动;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小刚改掉坏毛病,形成好习惯。

(2).教师应该如何激发和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分数:7.5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培养和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①利用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②提高教学水平,引发学生兴趣;

③引导学生将广泛兴趣与中心兴趣结合起来; ④通过积极的评价使学生的兴趣得以强化; ⑤充分利用原有兴趣的迁移。

期末考试刚刚结束,几位学生几乎是用哀求的语气对班主任说:“别给我们排队了。”孩子们的目光里充满了惶恐与不安。这位教了20多年书的老师心头一热,眼睛湿润了,这一次,他没有按照惯例公布学生的成绩。试卷改完后,王老师分别找到这几位同学,耐心地分析了他们在这次考试中的成败得失,勉励他们认真学习,相信他们通过努力一定会有更大的进步。事后,他对同事说:“通过这件事,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教师的那份责任。”

(1).分析王老师做法的可取之处及当前学生评价存在的问题。(分数:7.5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材料中王老师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其可取之处在于,他试图通过“评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这符合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从班主任工作方法的角度来看,这也是“激励法”的具体体现。王老师的做法揭示了当前学生评价普遍存在的问题,即:偏重于单一评价,只考虑学生的成绩;偏重于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完全由教师决定;偏重于定量评价,只注重名次;偏重于总结性评价,只重视结果。 (2).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树立什么样的评价观?(分数:7.5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依据新课程的基本精神和基本理念,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该树立“以生为本”的评价思想观、发展性的评价目的观、“以学论教”的评价方式观、多元化的评价主体观以及多样化的评价方法观。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 ②注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③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④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⑤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完整word版)安徽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综合知识真题2016年.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2soi6k1o59jajr88ky455t2h95x5500wcq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