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化工学院毕业论文
资源,有巨大的甲壳素和壳聚糖产品的潜在市场,若能适时引进国外资金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与研究,必将加速中国甲壳素与壳聚糖产品的开发研究及产业化过程,这也是甲壳素和壳聚糖化学发展的方向及必然趋势。
国外己先后研制出磺化甲壳素、磺化壳聚糖、磺化N-甲基壳聚糖等衍生物,而国内对此研究极少。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食品工业中一个重要的用途就是食品保鲜,因此研究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抑菌能力是很重要的,由于壳聚糖无毒、易于生物降解、成膜性好,使得其在食品保鲜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综上所述,本文研究的内容和思路是:
? 将原料工业壳聚糖与浓硫酸直接进行磺化反应制得磺化壳聚糖;通过不
断的探索实验条件,找出磺化壳聚糖的最佳制备工艺。
? 将改性前后的红外谱图进行对比分析,确定达到磺化改性的目的;再通
过动态法滴定法对磺化壳聚糖进行磺化产率的检验。
? 将改性后的磺化壳聚糖运用于对黄土水溶液的絮凝实验,并运用于丙烯
酸废水的絮凝测定,确定磺化壳聚糖作为絮凝剂的处理效果。
17
吉林化工学院毕业论文
第2章 实验部分
2.1实验原料
本实验主要以工业壳聚糖(80目,DAC>90%,济南海得海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为原料,通过与浓硫酸反应,进行磺化改性。
2.2实验药品及试剂的配制
2.2.1实验药品
浓硫酸(分析纯,H2SO4,含量95%~98%,分子量98.08); 盐酸(分析纯,HCl, 36%~38%,分子量36.46); 氢氧化钠(分析纯,NaOH,含量≥96.0%,分子量 40.00); 无水乙醇(分析纯,CH3CH2OH,含量95%,分子量46.07); 氯化钠(分析纯,NaCl,含量99.5%,分子量58.44); 重铬酸钾(分析纯,K2Cr2O7,分子量294.18); 硫酸银(分析纯,Ag2SO4,分子量311.79); 硫酸汞(分析纯,HgSO4,分子量296.65); 邻菲啰啉(分析纯,C12H8N2·H2O,分子量198.22); 硫酸亚铁(分析纯,FeSO4·7H2O,分子量278.01);
硫酸亚铁铵(分析纯,≥99.5%, Fe(NH4)2(SO4)2 6H2O,分子量392.14); 冰乙酸(分析纯,CH3COOH,分子量60.05);
甲基橙试剂(分析纯,C14H14N3NaO3S,分子量327.33); 酚酞(分析纯,C20H14O4,分子量318.31); 蒸馏水。
2.2.2试剂的配制
①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0.1mol/L):准确称量氢氧化钠固体4.0000g,溶于水,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摇匀,并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滴定(酚
18
吉林化工学院毕业论文
酞为指示剂),浓度为0.09925 mol/L。
②氯化钠标准溶液(1mol/L):准确称量氯化钠固体58.4400g,溶于水,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摇匀。
③50%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准确称量氢氧化钠固体500g,溶于水,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摇匀。
④盐酸标准溶液(1mol/L):将浓盐酸量取100mL,溶于水,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摇匀。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滴定至终点,浓度为1.0068 mol/L。
⑤重铬酸钾标准溶液(C1/6K2Cr2O7=0.2500mol/l):称取预先在120℃烘干2h的基准或优质重铬酸钾12.258g溶于水,移入1000mL容量瓶,稀释至标线,摇匀。
⑥试亚铁灵试剂:称取1.485g邻菲啰啉(C12H8N2·H2O)、0.695g硫酸亚铁(FeSO4·7H2O)溶于水,稀释至100mL,贮于棕色瓶内。
⑦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NH4)2Fe(SO4)2·6H2O≈0.1mol/l]:称取39.0g硫酸亚铁铵溶于水,边搅拌边缓慢加入20mL浓硫酸,冷却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标线,摇匀。临用前,用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标定。
⑧甲基橙-甲苯胺蓝指示剂:把1%的甲基橙和甲苯胺蓝以1:2的体积比混合,摇匀置于试剂瓶中。
⑨甲基橙试剂(5%):准确称量500mg甲基橙固体,溶于水,移入100mL容量瓶,稀释至刻度线,摇匀。
⑩酚酞(0.1%的酒精溶液):称取0.1g酚酞,用50%的酒精溶液溶解,转移到100mL容量瓶,用酒精溶液稀释到刻度线,摇匀。
以上药品均使用蒸馏水配置。
2.3实验仪器
①D25型电动搅拌器(中国杭州仪表电机厂);
②CS101-AB型电热鼓风干燥箱(中国人民共和国重庆实验设备厂制造); ③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SHB-Ⅲ郑州长城仪器厂); ④769YP-15A粉末压片机(天津市科皿高新技术公司);
19
吉林化工学院毕业论文
⑤红外光谱仪;
⑥TG328B分析天平(上海第二天平仪器厂); ⑦CENTRIFUGE TOL—5台式离心机;
⑧7210型分光光度仪(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 ⑨220V 400W电热炉; ⑩回流冷凝装置; 秒表以及常规玻璃仪器。
2.4实验原理
2.4.1壳聚糖磺化改性原理
硫酸软骨素、右旋葡萄糖硫酸酯、褐藻胶硫酸酯等的有机硫均超过10% ,以硫酸为酯化试剂的磺化壳聚糖有机硫含量均不是很高 ,即本反应的平衡常数不高 ,也有可能是磺化发生在2-NH2上 ,一方面由于有乙酰基的存在 ,导致磺化度不高从而有机硫含量不高 ,或者是由于在氨基上形成阳离子而降低了磺化度。因此浓硫酸与壳聚糖反应机理可分析如下:
硫酸在浓度较大的情况下 ,常出现一级电离 ,电离式如下: HOSO2OH OSO3H + H
电离出的H+与壳聚糖的氨基很容易成阳离子 ,而OSO3H-又与壳聚糖氨基阳离子成盐 ,在较大浓度的硫酸存在的情况下 ,此盐很容易以下列形式脱去一分子水 ,最后形成N上取代的磺酸根 ,也就形成了壳聚糖2-NH2上磺化的衍生物。具体表示如下:
CH2OHCH2OH-+
OOHNH2On+H+OOHNH3+On20
相关推荐: